8月23日,省交通运输厅与市政府签订互助框架协议,共建特色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
8月31日,市委布告秦保强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调研,提出要聚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成长、汇聚、勾留、赋能,变要素“流量”为代价“留量”,着力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这意味着我市正迎来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家当的黄金机遇期。
在当代化漯河培植的新征程上,我市正瞄准目标定位,发挥特色上风,奋力书写枢纽经济的大文章,努力在新出发点上实现新发展。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漯河异形铝合金建筑设计 工艺流程

我市负责贯彻落实省委布告楼阳生调研漯河时的讲话精神,加快融入郑州都邑圈,积极推动交通区位上风向枢纽经济上风转变,为打造郑州都邑圈出海口、打造全省主要的物流枢纽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做大枢纽经济供应硬件根本举动步伐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市总体谋划了40余项重大交通根本举动步伐项目,操持总投资1000亿元,积极构建“大框架、大绕城、大连通”的交通网络。

2019年7月,漯河港正式开港运营,标志着漯河开启航运发展新篇章。
江苏的小麦、新疆的纯碱、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木等经由漯河港陆续到达我市企业和全国各地。
同时,洽谈开通漯河港到越南、老挝的大宗货色通道,把中原地区的化工及矿业资源出口到东南亚,把东南亚地区的罕有金属、粮食等运往海内。

当前,我市正加快漯河临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培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促进中、东部地区资源共享、上风互补。

“冷链货色从漯河港运到上海,原来估量须要14天旁边,航线开通后,仅需6天就能到达,大大节约了货色的运输韶光和本钱。
”漯河港干系卖力人说。

临港经济全面起势,陆港经济同样朝气发达。
2022年4月,漯河经北部湾港至泰国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铝合金轮毂、干制喷鼻香菇、陶瓷餐具等被运往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手上。
如今的漯河正借助水陆、河海、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加速崛起。

除此以外,平漯周高铁开工培植,许信高速培植进度加快,周漯平高速实现全线开工,我市“十字形”高铁、“井字形”高速立体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在市内,西环一期(S222开遂线)建成通车,东环路与南环路改造实现贯通,国道107漯河境东移新建工程开工培植,全市大外环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以来,我市交通根本举动步伐完成投资23.41亿元,已完玉成年投资操持的76%。
个中,高速公路完成12.97亿元,干线公路完成7.79亿元,水运完成7106万元。
”在日前举行的省交通运输厅与市政府共建枢纽经济先行区互助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副市长吴玉培说。

我市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当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首创交通运输奇迹高质量发展新局势。

蹚出枢纽经济新路子

2022年8月,我市明确提出要推动交通区位上风向枢纽经济上风转变。
卸车、装车、送货……滑腻调皮、申通、韵达、顺丰、德邦等快递企业每天有序劳碌着,全省50%以上的邮件在漯河中转,日处理1500万件以上。
劳碌的物流园区,正是交通上风带动枢纽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环绕“流量”变“留量”,加快物流上风提质升级,我市研究订定《漯河市促进物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着力履行培大育强、招大引强、集群造就、创新引领和品牌打造5大行动,在上风再造的同时为经济增长供应新支撑。

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传化(二期)聪慧物流家当园,是漯河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的核心项目之一,着力打造做事商贸业的智能物流供应链平台,加快布局“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区域物流运行体系,为打造郑州都邑圈开放枢纽节点、综合物流副中央供应有力支撑。

“目前园区已聚拢商贸物流企业120多家,可实现年度货运周转量约500万吨,年业务额约2亿元。
”该项目卖力人说。

同样,顺丰冷运物流港暨区域总部项目的建成,也将进一步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仓储配送一体化,当代物流与冷链物流兼容的区域物流枢纽港。

今年以来,我市交通物流领域专项再贷款“运通贷”落地257家货运物流企业,金额达1.77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新增营运货车1643辆;1至7月份客货运周转量综合增速15.48%,居全省第一位。
食品家当电商快件在快递业务量中占比超60%,跻身河南省第二大快递分拨转运中央。

在高质量商贸物流的有力支撑下,我市枢纽经济腾飞在即。
对内,辐射全国的物流本钱低、效率高,发展“勾留经济”,加快海内国际资源要素集聚、赋能,真正变要素“流量”为代价“留量”;推动上风家当向漯河转移,打造新的支柱家当、家当集群、家当生态,当代化家当体系上风更加凸显。
对外,创新“快递+食品制造”“快递+农产品供应”“快递+电商发卖”等模式,加快漯河食品、农产品等走向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有机统一。

“这是一条奔驰向前的活力之河,滔滔不息,带来加速奔跑的澎湃动力……”就像《目前漯河》中描述的那样,我市正环绕强枢纽、畅循环、聚家当、匆匆领悟,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上风,加快交通区位上风向枢纽经济上风转变,打造枢纽经济的先行区,为我市高质量培植当代化食品名城供应不竭动能。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 高雪茵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 焦海洋

本文来自【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