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号称“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系进京的咽喉要道,故清朝的康熙、乾隆二位天子多次出巡时曾在德州城驻跸,时任山东巡抚钮祜禄·爱必达①为谄媚乾隆天子,在德州城南为乾隆帝建筑了一座行宫。

乾隆驻跸恩泉行宫

德州哪里有古建筑设计的 常见问题

根据《乾隆实录》记载,乾隆帝先后六次南巡江南,五次东巡泰山、曲阜,来回共20次驻跸德州。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携皇太后、皇后东巡泰山,仲春十五驻跸德州七里庄。
乾隆写下了《旋跸过德州》一诗,个中有“哀此齐鲁民,何独连歉丁”之诗句。
同年三月,车驾回返。
三月十一,行至德州时弃轿登舟,准备乘船沿运河回京。
不料,当晚随行的皇后富察氏溘然去世在船中。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仲春,乾隆一行东巡祭孔。
仲春廿四驻跸德州大营。
同年三月,祭孔回銮,三月十二,再次驻跸德州,第二天起驾回京。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乾隆又开始南巡。
正月十九到达德州城,第一次驻跸德州“恩泉行宫”即德州“乾隆行宫”。

据干系资料记载:德州乾隆行宫遗迹大约在今华联商厦、公民公园一带。
行宫是时任山东巡抚的满洲镶黄旗人爱必达,为讨天子的欢心,于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建筑落成的。
爱必达为何要在这一带建筑乾隆行宫?

清初,经马市街十字路口向西走,出南营街不远便是大运河码头,这里既离运河码头不远,且又阔别城内和码头的喧华之音比较安静,是当时德州城地理位置最优胜的地方。
可见爱必达真是花了些心思。

可德州乾隆行宫为何又叫“恩泉行宫”哪?原来在行宫西北部,有一口叫“恩泉井”的古井。
传说,明初靖难之役爆发后,燕王朱棣率兵五十万围攻德州城时,所有的井水都被喝干了,唯独城南这口井,不仅井水甜甘清冽,而且取之不尽,可供数万人马饮用。
燕王感叹之余,树碑题名“恩泉井”。
因行宫就在井旁故命名为“恩泉行宫”。

气势宏伟的宫殿

在清乾隆后的诸多德州史志中,对乾隆行宫的建筑韶光、占地、规模、圮废韶光等资料都没有记载,给后来人留下不解的遗憾。
现在只能从散碎的档案中、民间的传说中找些零散的资料来描述它了。

按照有关资料先容,德州行宫规模略逊于承德行宫,但形制则完备具备,是乾隆南巡途中最为奢华的行宫之一。
故德州乾隆行宫绝对是按照古代宫殿的三朝五门、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设计和建造的气势宏伟的皇家宫殿。

经搜集多方资料证明:原德州行宫位于现公民公园和华联商厦一带,它坐北面南宫墙呈正方形。
行宫有三座宫门,宫门之内依次是正门、仪门、中门、旁边便门;沿南北中轴线上是正殿、便殿、寝殿等,皇上办公和接见朝臣官员的地方。
两侧院落应分别是配房、照房、膳房、朝房、军机房、阿哥房等,各项举动步伐一应俱全。
其余还有佛堂和建有标志的连廊和凉亭的御花园。

靠墙设有御林军的住所,随行大臣和做事职员的住所等。
全部行宫内各种房廊共计百间之多,虽规模略逊于承德行宫,但系统编制、功能则完备具备。
今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南巡盛典》一书中的《名胜》篇内的简单媒介说:“德州行宫在德州南门外,古广川地,汉儒董仲舒故里在焉。
川原旷衍,林木丛茂。
前抚臣就其地恭建行宫,皇上南巡,入(山)东省第一程也。
丁丑(1757年)后,屡邀驻跸,叠焕宸章,䕺尔微区,传为圣地矣。
”可见当时其影响之大。
可这么好的“行宫”,而且,乾隆天子还不断的来此驻跸,可为什么德州的志书里不予记载哪!

原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十九,乾隆驻跸新落成的恩泉行宫时。
出乎山东巡抚爱必达的猜想,当乾隆看到奢华的德州行宫深为不满,写下了“未敢深宫自宴居,省方展义每廑予。
按程移帐安犹便,择向开轩费则虚。
一宿迁他赏何有,万民得所乐宁如。
由来不说惟成事,此后无需慎戒诸。
”《德州行宫示山东大小吏》的诗。

诗的大意是说:“山东的大小官员们:我作为天子,不能总待在宫里享乐,须要出来理解各地的情形。
每次出来大家都为我已经安排得很方便了,再修这样的行宫便是劳民伤财了。
折腾这么一阵子,我就住上一宿,哪如省出钱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好呢!
行宫快建完了,你们才见告我,虽然不再深究任务了,但我是不同意的,下不为例吧。
”乾隆批评地方官吏先斩后奏、耗费资财的行为,警示各地官员,以此为戒,下不为例。

但私自修“德州行宫”的爱必达,当时并没有因此而被贬,反而不久就高升了。
批评过后,乾隆天子也就心安理得地住进了行宫。
看来乾隆并不是真生气,只是摆摆“体恤百姓”的样子而已。
四月十七,南巡返京时,又驻跸了德州行宫。

之后,乾隆历次南巡、东巡,来回都驻跸德州行宫。
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等四次南巡;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三次东巡祭孔,来回都是驻跸德州行宫;个中,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正月廿四这天,还在德州行宫召见了告退归里的德州绅士、原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亲书“德水耆英”的匾额赐之。

事实证明,乾隆首次驻跸德州行宫时的警告是作秀,可作为封建王朝的天子,能够想到百姓已经难能名贵了。

值得回味的是,这座宫殿的建筑者爱必达后来并没有得到好了局,而是开罪谪戍伊犁,而这座耗资巨大的建筑群,后来也不知何时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1958年秋,市政府在行宫的旧址上建筑公民公园,在施工中出土了几个石墩,听说是“乾隆行宫”的遗物。
本日,只有它们在默默的诉说,这几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了。

注:

1、钮祜禄·爱必达(?—1771):清将领。
满洲镶黄旗人。
清初名臣钮祜禄家人都是乾隆朝的名臣,姑姑是康熙的孝昭仁皇后。

乾隆九年(1744年),署江苏布政使,兼管织造及浒墅关税务。
十一年(1746年),擢山西巡抚,后历任贵州巡抚、云南巡抚、山东巡抚。
二十一年授江南河道总督,擢云贵总督。
二十六年四月调任湖广总督。
后以袒护下属,被革职发往伊犁军台效力。

2、恩泉井:位于现东风路与马市街的十字路口中央偏西点,系一个上有木制十字花的大口井。
上世纪六十年代修闽江路(东风路)时被填。

(作于2017年12月)

马惠彬,男,1944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
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分外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参与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万余字。
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本上揭橥了260余篇。
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本里揭橥了百余首。
已出版《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本。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