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塔庭院侧效果图 ©weico+GDAD

设计联合体 weico建筑事务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派森年夜蛇建筑设计 施工管理

项目地点 广东中山

方案状态 中标候选方案

建筑面积 225010平方米

撰文 孙伟

中广核是中国的一家大型清洁能源企业集团,总部设于深圳。
本次设计针对的用户是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旗下最主要的核电科技研发平台,它为中广核的企业义务“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供应着强有力的技能支撑。

为了给研究院的事情供应更广阔的空间,中广核新科研基地建筑国际设计竞赛应运而生。
weico建筑事务所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的方案在这次竞赛中脱颖而出,历经观点预审、正式竞赛,终极入选中标候选方案之列。

项目位于广东中山,期望建成一座领悟研发、实验、办公、生活配套等综合功能,表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当代科研园区,而“节能环保、创新高效”也是这次用户提出的设计原则。
我们由此遐想到了业主的品牌理念“善用自然的力量”。
如何通过方案设计表示自然之力、建筑之力,并与功能相呼应,使之达到整体和谐,成为这次设计追求的目标。

方案重点

项目地块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中山市翠亨新区。
翠亨新区是深中通道珠江西岸的城市新中央,它以茅龙涌及翠海道为中轴,串联东西向河涌,交织形成景不雅观及视线廊道,凭借山、海、城、河交织的天然上风,造就了水城共融的空间形态。

项目用地由两块不同用地性子的地块组成。
个中地块一位于西侧,用地性子为科研用地;地块二位于东侧,用地性子为新型家当用地。
两块地紧邻彼此,面积均为三万多平方米,但容积率哀求和功能需求却大不相同。

△ 翠亨新区空间构造示意 ©weico+GDAD

△ 用地性子与方案指标示意 ©weico+GDAD

根据任务书哀求,西侧科研用地主要用于放置实验装置厂房及干系配套用房。
工艺条件给定的实验装置厂房尺度已经霸占了大半面积,以是西侧地块的解法大略直接,一览无余。
而东侧新型家当用地则紧张包含了不同单位的办公、研发、实验室、员工宿舍、食堂、停车,以及部分生活做事配套,功能相对更加复合,空间的可能性也更多。

△ 东西两侧功能落位 ©weico+GDAD

针对东侧地块,我们就不同体块和功能的组合进行了大量比照研究。
不同的塔楼数量、不同的塔楼位置、塔楼之间的连接办法,都有各自的优缺陷。
终极经由对办公正面、日照影响、经济性以及城市形象的综合研判,我们选择了以板式双塔为主的布局。

△ 东侧功能—体块关系研究 ©weico+GDAD

紧张的办公研发功能集中在南侧一栋主塔内,临近城市主干道。
塔楼的大体量使得同一层平面内能容纳最多的空间形态,使部门内沟通效率达到最高,不同部门之间的间隔实现最短。
主塔也因此拥有了八十米宽、伸展大气的正立面,这和业主作为央企的形象定位相得益彰。

△ 紧张办公集中在主塔,面南朝向城市中央,展示企业持重大气的形象 ©weico+GDAD

园地内须要容纳的另一大功能则是园区的400套配套公寓。
园地北侧临河,拥有良好的景不雅观视野;河边的次级道路尺度宜人,也是设置生活区出入口的最佳朝向。
我们反复打算了日照与体量的关系,在此处支配了同样为板式塔楼的公寓楼。
板式的平面原则非常适宜住宿单元的排布与组合,公寓楼与办公主塔微微错开,也避开了所有影响日照的不利角度。

△ 公寓靠近河岸,与其他塔楼错开,拥有更好的景不雅观视野 ©weico+GDAD

△ 塔楼落位担保了园区内充足的日照时长 ©weico+GDAD

西侧厂房、东侧两栋紧张建筑的位置、形式一旦确定,全体园区方案也就有了锚点。

△ 整体方案布局效果图 ©weico+GDAD

构造寻衅

大体量的板式建筑看似平常,如需创新,就也要面临不少的寻衅。

80米长的矩形平面供应了超长超大的办公空间,并在原则上被划分为两侧,核心筒中置。
核心筒一侧为大跨度空间,适宜以部门制为根本的央企日常办公利用;另一侧为无柱空间,适宜跨部门会议互换、多场景研发创新事情利用。

△ 园区夜景效果图,塔楼的构造清晰可见 ©weico+GDAD

简言之,办公楼每层都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个中朝向庭院的一半完备无柱,并高下贯通,局部楼层之间可以打通。
这即是是哀求塔楼面向园区外侧落地,面向园区内侧则挂着一个透明的盒子,只管给办公楼构造体系带来相称大的寻衅,但也是一种光鲜简洁的有力手腕。
在后续的整体设计中,我们把这种“切分+悬挑”的手腕运用在了园区的紧张建筑和各连接部分上。

△ 整体与局部构造模型示意 ©weico+GDAD

经由与构造工程师的谈论,我们决定对主塔采取全钢构造的“钢框架—支撑核心筒”抗侧力体系,这一体系能很好地知足抗震、抗风及超限审查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对付无柱空间部分,我们在构造屋顶约二层高的空间设置悬挑桁架,并设局部环带桁架,采取钢吊杆或吊钢柱的形式传力。
考虑到减少楼板构造自重的须要,悬挑桁架下面的楼板体系采取“钢构造—组合楼板”体系。
由此我们实现了内侧“盒子”的悬挂。

主塔园区侧下方是与其他建筑连通的培训和展览空间,也同样采纳了大悬挑的建筑形式。
对付这一大跨度空间部分,构造采取了3层高的V形大转换钢桁架,对上方框架柱进行托换。

△ 悬挑部分外部空间效果图 ©weico+GDAD

△ 主塔内侧室内跨层空间效果图 ©weico+GDAD

整合园区

处理方案的设计思路连续延伸到园区内的方方面面。
在东侧园地的一角,我们补充设置了单独的实验楼副塔,其位置靠近大型实验厂房,方便后勤。
学术互换中央功能被单独做成一个体量,设置在南侧两个地块的中心,奥妙地在空间上平衡了高塔和大厂房之间的几何关系,并成为园区南侧统一的主入口。

△ 南侧报告厅及园区入口效果图 ©weico+GDAD

各建筑之间也由抬升的裙楼相互联系,形成地面之上的贯通和地面层的风雨无阻。
这些联系层也加强了另一个空间特色:裙楼抬升,供应更多庭院自然区域,结合屋面增加了景不雅观层次,也丰富了各级户外公共空间。

△ 塔楼与裙楼体量关系推演 ©weico+GDAD

△ 功能布局与流线示意 ©weico+GDAD

△ 庭院及后侧公寓楼效果图 ©weico+GDAD

这些空间在园区内侧又与塔楼结合,把垂直立体绿化引入高层空间内部,形成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办公与景不雅观相互交叉的复合系统。
除却都雅,这一系统也可改进建筑冷热空气内外循环,形成景象通道,极大增加了建筑的绿色可持续性。

△ 多层次的园区空间构造 ©weico+GDAD

△ 园区内丰富的景不雅观 ©weico+GDAD

立面原则

由于紧张建筑形体大略明了,又需兼顾对外城市形象和对内园区氛围,因此紧张建筑立面均采取复合造型。
同一栋建筑内外分明:对形状象简洁大气、落落大方、规整清晰;对内则力求生态自然、通透领悟、灵巧多变。

△ 建筑群内外界面外不雅观比拟 ©weico+GDAD

△ 公寓楼外不雅观效果图 ©weico+GDAD

充足的自然元素也一贯延伸到西侧地块。
厂房采取太阳能屋面,屋面和外墙结合了立体绿植和室外走廊,既改变了传统的大型厂房建筑形象,也真正实现生态节能。

△ 西侧厂房效果图 ©weico+GDAD

△ 主塔入口空间效果图 ©weico+GDAD

△ 主塔大堂效果图:绿色的原则也渗透到室内呈现中 ©weico+GDAD

结语

项目自身的复合性,让这次的设计任务充满寻衅。
我们并没有第一韶光追求造型,而是从方案原则、平面功能、构造潜力、可持续性等各方面去发掘它自身的潜力,力求做一个平实却不平淡的设计。
希望我们这次的考试测验是对复合型园区解法的一次有益探索,能够帮助项目更好地实现愿景。

△ 整体鸟瞰效果图 ©weico+GDAD

完全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广核新科研基地方案设计和基坑工程设计

项目地点:中山市翠亨新区

项目功能:研发、实验、办公、生活配套

用地面积:71752.4平方米

建筑面积:225010平方米

业主: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联合体: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简称“广东省院”)+weico建筑事务所(唯可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下简称“weico”)

总卖力:洪卫、蚁文凝(广东省院);孙伟(weico)

Weico设计团队

主创设计师:孙伟

竞赛卖力人:孙晨

建筑设计团队:刘嫄、秦伟、袁留艳、薛舒允、冯雪(竞赛);丁宁、曾令岳(资格预审)

室内设计团队:张利宁、赵越、吕旻佳

广东省院设计团队

主创设计师:江山

各专业团队:夏璐、蔡岳、马文佐、方晓宇、郑天翔、何敏俊、熊勃、叶卓豪、廖锋凡、丘健聪、叶柏良、蔡闻宇、刘珽锋

构造顾问:SGI北京萨蒂尼工程顾问公司

景不雅观顾问:苏州合展设计营造株式会社

视觉支持:北京无境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派森大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