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题:要比“无上限做事”,而不是“无下限流量

  新华网 邱小敏 顾彦

广州博成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近期,直播电商行业某些头部主播的纷争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从“拉踩引战”到直播卖惨,貌似流量有了,但网友要看的真是这样的流量吗?这样的商业逻辑能代表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模式吗?

  这些行业乱象引发了更多人对直播电商的核阅和反思。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规模扩展的速率迅疾。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央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增长至8.16亿人,同比上涨8.66%。
直播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对付带动消费、促进创业就业、推动家当转型发挥了积极浸染。

  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消费场景和业态,电商主播和粉丝之间的连接、互动、信赖,比传统货架电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繁芜得多。
电商主播想要维系粉丝粘性、保持长尾流量、巩固市场地位,比拼的该当是产品、是做事。
做事没有上限,在这上面无论下多大功夫都不为过。
那种一味博出位、博流量,靠拉低下限来进行恶性竞争,只能留下一地鸡毛。

  2024年7月,中心网信办曾专门印发关照,在全国范围内支配开展为期1个月的“豁亮清明·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武断制止“流量向恶”和“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康健有序发展。

  直播电商从野蛮成长走向规范发展,须要干系各方共建豁亮清明的行业环境,尤其是头部主播,更应以弘扬正能量为己任,勾引“流量向善”。
回归商业实质,在货品质量、做事高下功夫,才能让“流量”变“留量”,做长久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