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四四条77号,占地1023平方米,主体建筑于1940年旁边建成,曾是东四派出所的办公驻地,为范例的三进四合院,建筑群落整体基本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完全构造。

东四胡同博物馆是一个旧宅子与镜子、玻璃共同构成的天地,内部设计也大尺度地领悟当代艺术,高达3米的弧形不锈钢艺术装置从空中横跨两个院落,寓意一道“月影”;最里一进院落的正中,安顿着直径近1米的不锈钢金属球,表面镌刻着28星宿,取名“星天”,与“月影”呼应。
就这个设计,个人以为还是多少有些违和感,胡同须要新生、须要宜居但根还是胡同,还是四合院,还是灰砖灰瓦。

碰见博物馆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进院首先看到的是砖雕,右手边是文创店,可以盖章打卡、左手边墙上是关于东四胡同博物馆的先容、示意图等。
院门上“国风静巷”牌匾,进去便是一进院了。
正对着院门的“印象瓦舍”展厅,左手边是“东四印象展区”。
通过图片、笔墨、实物先容了东四胡同的历史变迁、人文民俗等。

参不雅观时,不少老街坊说图片上该当有笔墨,说说这是哪个院、什么韶光、发生了啥事?好照图索骥去一看究竟。
我倒以为,这个挺好,人家有人家的生活,我们何必要去打扰呢?

与之相对的是进二进院的院门。
院门前的方形门墩,见告我们这是此院的主人是文官或提笔写字做文章之人。
两侧院墙依稀能看到“全心全意 为民做事、树都城意识”等标语。
进院后左手边是“文化探访客厅”即阅空间,右手边是“历史文化展区”现为“放空”,该当是可以制作一些手工制品,仍自己身心能够放空一下。
正对着的“文化互换客厅”。
在这里安心坐下,看看东四胡同的改造历史。

穿过“文化互换客厅”便是第三进院了,这里以办公为主,院中间便是上面提到的28星宿球。

忘说了,博物馆一进门旁边各有一辆28大扛,看着十分亲切,个中一辆还带有加重装置。

2018年10月18日上午10点,以胡同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揭牌正式开馆。

特殊提示:东四胡同博物馆每周一、三、五、六、日开放,开放韶光为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在东四四条西口有“恒昌瑞记”,是一座保存较好的二层小洋楼。
从门上砖雕的笔墨看,因此摄影、卖洋货为主的买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