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桥梁建造领域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走过的进程有何特点?深中通道通车之际,羊城专访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培植株式会社副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能进步奖一等奖,图为孟凡超作为获奖代表在公民大会堂前留影。
受访者供应

重年夜桥梁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港珠澳大桥“对我个人而言,桥亦是桥,而桥又已非桥”

羊城:深中通道通车在即,听说您也参与了一些干系事情,能否先容下。

孟凡超:我以多种办法参与了深中通道主体桥隧工程技能方案的咨询事情,根据自己以往的设计和工程实践履历,针对培植条件和工程特点,建议深中通道超宽的八车道沉管隧道采取钢壳组合构造方案,并对桥梁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媾和见地,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羊城: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您是否还常常去那里?

孟凡超:是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我还因参加央视节目和工程验收等事情回到大桥上,比如2023年4月份大桥竣工验收之时,2024年5月份国家科技奖评审组现场稽核时。
坦白地说,看着自己多年的付出有所收成,可以为国家和国民奉献一座精良的桥梁作品,看着每天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每天到大桥参不雅观游览的人群,自己内心还是非常激动和自满的;也可以说,这座桥对付我个人而言,桥亦是桥,而桥又已非桥。

2024年6月24日,我作为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代表,在北京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能褒奖大会、两院院士大会。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能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获奖代表,我在现场心情无比激动,这个大奖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参建职员的高度肯定和巨大鼓舞。

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彷佛是一对靓丽的姊妹”

羊城: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是珠江口伶仃洋海疆的两个超级工程。
您如何评价这两个工程在桥梁建造史上的地位。

孟凡超: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是伶仃洋海疆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性建筑,它们彷佛是一对靓丽的姊妹,都是我们国家的桥梁名片。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天下上最长的超级跨海通道,最大规模的桥岛隧集群工程,拥有天下上长度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天下上最大规模的跨海钢构造桥梁(用钢量达42万余吨)以及最大规模的钢桥面铺装工程(面积达50万平方米),这座桥的建造走的是一条“无路之路”,是一个我国从“无”到“有”,由0到1的过程,这是第一次在世界面前全方位展现我国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造技能和实力。
港珠澳大桥的高质量成功建造意味着我们由桥梁大国迈入桥梁强国。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个天下级跨海通道,它是天下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天下最大跨径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天下首例水下大型枢纽互通立交工程,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技能打破;可以说,深中通道是我国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建造技能取得进一步打破的工程案例。

羊城:深中通道建造中也采纳了和港珠澳大桥类似的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方法,表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您能否讲讲港珠澳大桥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特殊是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理念与方法。

孟凡超: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深中通道桥位区域也处于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影响范围,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理念必须始终贯穿于大桥的培植过程中。
港珠澳大桥培植期间,为了既保护中华白海豚并对其生存栖息滋扰降到最小,又能够高质量、安全、快速建成大桥,在经多方案综合比选后,我提出和采取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置化”的“四化”培植理念,也便是将桥岛隧的各种大型构件在工厂高质量制造完成后,再运抵海上安装,最大限度减少了海上作业的职员、韶光和装备数量,避免了大量海上作业职员、大量施工装备产生的废物排放和建筑垃圾排放,从而把对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栖息滋扰降到最低,终极使得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建造装置化率达到了95%。

详细而言,采取装置化埋床式全预制墩台技能,极大降落了桥梁墩身及根本施工对海洋水体的扰动、污染和废物排放,采取增加桥梁跨径、减少桥墩数量和将桥墩承台埋入海床等方法,这些技能方法为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栖息供应了广大有利的水下空间;采取装置化的快速筑岛技能避免了泥沙开挖和抛填作业,将土方工程施工对海洋的污染降至最低;为了知足桥岛隧工程对珠江口总阻水率不大于10%的哀求,设计将人工岛长度缩短到最小、将桥梁跨径放大、将桥墩承台埋入海床下,以及采取“四化”创新培植理念,很好办理了珠江口的广大区域生态环保问题。
其余,为了有效掌握桥面径流排放污染,大桥桥面排水系统的泄水槽具备一定的滞留过滤池功能,使得径流水体中的SS(固体悬浮物)可以沉淀于泄水槽底部,从而避免了桥面径流直接排放入海,也起到了良好的环保浸染。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港珠澳大桥工程建成后,珠江口水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被累计识别2367头,大桥培植实现了“零伤亡、零污染、零事件”和“大桥通车,中华白海豚不搬家”的环保安全目标。
事实上,之前对中华白海豚滋扰、侵害的紧张成分是伶仃洋上各个方向的通畅船舶及螺旋桨;大桥建成通车后减少了两岸东西方向的过往船舶数量,进而也会降落对中华白海豚滋扰、侵害。

深中通道。
羊城 曾育文 宋金峪 周巍 王磊 摄

“我国桥梁培植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丽变革”

羊城:作为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您具有20多座重大公路桥梁勘察设计履历,是我国桥梁工业化设计建造技能体系的提出者和奠基者,公路跨海通道大桥培植领域学术带头人。
您与桥梁结缘40多年,能否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这40多年对中国桥梁技能发展的感想熏染。

孟凡超:我作为公路桥梁领域的一名培植者,回望40多年桥梁设计事情,有幸与时期同频,搭乘国家改革开放的快车,先后主持了厦门海沧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钱塘江嘉绍大桥、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厦门翔安大桥、郑州安罗黄河大桥、厦门第三东通道跨海大桥等工程的设计,亲自经历和见证了我国桥梁工程技能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推动中国桥梁奇迹的发展始终是我骨子里的情结、坚持和目标。
我国桥梁培植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期间,我认为,不能再大略重复式地发展培植,当前,桥梁工程领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履行工业化、标准化培植技能,推进构造、艺术、文化的领悟发展,这也是我对很多大桥设计思想的表达。

“桥”是一种链接,一种沟通,它缩短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间隔,它还是联结历史和现在的纽带,承载此刻与未来的载体。
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高质量建成标志着在超级跨海通道领域里我国已经进入强国之列,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启培植“交通强国”新征程。

羊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在您看来,这75年来,我国桥梁走过了若何的发展进程?

孟凡超: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桥梁培植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丽变革。
在长江、珠江上的浩瀚桥梁项目中,无论是武汉长江大桥的首创性意义,还是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天下级跨海工程,都充分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技能的飞跃。
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不仅办理了长江两岸交通的紧迫问题,还为南北经济发展供应了主要的交通枢纽。
港珠澳大桥则以其约55公里的总长,成为连接喷鼻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超级桥梁,不仅在设计和施工技能上达到天下领先水平,也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这些工程不但象征着中国桥梁培植的辉煌造诣,更是我国科技创新和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此外,从厦门海沧大桥到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再到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以及港珠澳大桥等,中国的桥梁培植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示了从追赶到引领的伟大超过。
厦门海沧大桥当时是天下第二、亚洲第一座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其独特的设计和施工技能,不仅提升了厦门市陆岛之间的交通水平,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大桥的成功培植,表示了中国建造大型繁芜构造悬索桥的卓越能力。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作为长江上主要的过江通道,是天下第一座曲线形钢塔斜拉桥,其创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再次证明了中国在桥梁培植领域的前辈地位。
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是当时天下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展示了中国在超长跨海大桥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卓越能力。
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是中国桥梁培植技能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工程,这座大桥的培植不仅提升了马来西亚槟城与其腹地之间的交通水平,还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中的竞争力。

可以说,以上几座桥梁不仅是技能与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国文化与科技聪慧的交响乐章,展现了我国桥梁培植从掉队到前辈、从跟跑到领跑的辉煌进程;这些桥梁工程技能为环球桥梁培植供应了宝贵的履历和创新理念。

羊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建造奇迹走过的进程有什么特点?

孟凡超:中国是天下桥梁文明古国,我认为,天下桥梁培植领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看欧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看日本,二十一世纪则要看中国。
我国当代桥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经历了“学习与跟踪、提高与追赶、创新与超越”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明显的技能特色和范例的代表性桥梁工程,已逐步完成由桥梁弱国向桥梁大国终极向桥梁强国的转变。

75年来,我国的桥梁建造奇迹经历了令人振奋的发展进程,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能掉队、依赖国外技能,到如今节制核心技能、实现自主创新,个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工程技能职员的聪慧和费力付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通过学习和引进苏联桥梁技能逐步积累履历;进入改革开放期间,我们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前辈桥梁技能并不断实践、提高,取得了各种桥梁工程材料、桥型构造和跨江跨海桥梁工程的关键技能打破。
总之,这75年间,我国当代桥梁工程技能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循规蹈矩过程,呈现“学习、模拟、跟踪、追赶、创新、超越”的发展进程特点。

港珠澳大桥。
羊城 宋金裕 摄

“我国的超大型跨海桥梁建造水平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羊城:大型桥梁的建造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之间的紧密度有多大?

孟凡超:我笃信,大型桥梁的建造不仅是一个国家技能实力的表示,更是其综合国力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我深刻体会到每一座宏伟桥梁都是一项辉煌的国家工程,都是一项弘大的系统工程,大型桥梁工程必须办理具有重大寻衅的水文、地质、气候、通航、环保、安全、质量、材料、构造、寿命、艺术、文化、方案、设计、装备、制造、管理等多专业、多行业科技问题。
为此,大型桥梁培植必须依赖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工业综合实力。
正如,早期我国的武汉长江大桥须要依赖苏联的帮助才能完成建造,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正如古人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型桥梁工程的培植过程就犹如烹饪一道繁芜的美味佳肴,既要掌控全局,又要看重细节,终极才能呈现出一座让人叹为不雅观止的桥梁工程。
总而言之,一个掉队的国家不可能建造出一座令众人惊艳的桥梁工程;每一座大型桥梁工程都是一部凝聚聪慧与汗水的史诗,承载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连接着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纽带。

羊城:目前我国的桥梁建造水平在世界上的位置如何?

孟凡超:我国的超大型跨海桥梁建造水平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这不仅表示在诸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这样规模伟大的工程上,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技能创新、工程管理和质量掌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我们在工程材料、构造设计、施工技能、装备技能、技能人才、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不断创新打破,能够应对繁芜的自然环境和技能难题,桥梁培植全行业基本达到了天下前辈水平,大型跨海桥梁领域达到天下领先水平。

羊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您是否有主持或参与新的工程项目培植?作为一名工程师,您对工匠精神有若何的理解?

孟凡超:“桥”对付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奇迹,更是一种家国情怀。
自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我主持开展了厦门翔安大桥、郑州安罗黄河大桥的设计事情,还主持了厦门第三东通道跨海大桥的设计事情。
同时,还带领团队开展了千米级跨径钢构造拱桥关键技能的研发事情,通过多维度研究,占领千米级跨径钢拱桥构造体系、构造布局、超高强钢材、构造稳定、抗风抗震、工业制造、施工安装等诸多技能难题,打造天下上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拱桥,希望有一天能够在长江三峡和山川峡谷架起一座千米级跨径“虹”桥,为交通强国培植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我认为该当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融为一体,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工匠,修炼纯粹的匠心精神。
我一贯认为,一名纯粹的工匠,其匠心精神应包含谦逊之心、恒定之心、仔细之心、执着之心,此外,还应具备降服困难的心、追求品质的心、追求极致的心、百年意识的心、佳构意识的心、不断创新的心、不计名利的心。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我期盼国家早日启动琼州海峡通道、渤海海峡通道、台湾海峡通道的培植操持,最大的期待是能够亲自参加这些超级跨海通道的培植,这些超级跨海通道的培植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彰显我们国家辉煌的发展宏图。

文丨 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