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武汉市育才实验学校
项目地点 | 武汉长江新区谌家矶片
项目类型 | 公建
占地面积 | 27971㎡
建筑面积 | 38300㎡
设计单位 | 联创设计武汉新锐公司
建筑设计 | 付 艺 代纯纯 贾有强 汤义华 闵 泽
构造设计 | 胡显昊 吕一敏 郭伟兵
机电设计 | 陈晶晶 王 飞 杨 明
设计亮点
1
作为长江新区第一校,方案全力呼应了长江新区城市设计中的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三个核心要素。
考虑到方案中的20号线轨道交通对园地的影响,用地被分为了东西两块用地,地铁上方园地支配250米的环形跑道,完美办理了轨道掌握线受限问题。
2
3
实现了“共同屋面”的构想,在不利的景象条件下,学生可以穿过一系列有遮蔽的灰空间到达校园的各个空间。
利用形体旋转围合出多重庭院空间,以廊围园,之间通过架空层相互联系、渗透,营造极具东方意蕴的多层级开放空间。
4
▲ 校园鸟瞰
▲ 校园西区
▲ 校园东区
01
项目区位
长江新区起步区
基地位于长江新区起步区的谌家矶地块北侧。基地北侧大面积绿化,视线良好,景不雅观资源丰富,有良好的隔音、净化空气的效果,南邻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周边公园、体育、医院、养老、文化等公共配套做事举动步伐完好。基地北侧附近三环线,轨道交通阳逻线在园地周边设置谌家矶站与朱家河站,方案中的轨道交通20号线从园地中间穿过,远期方案交通条件发达。
▲ 区位图
02
项目背景
上位城市设计与教诲品牌需求相领悟
上位城市设计对基地片区提出了以下哀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等分别做出了回应。
1
容积率哀求:不超过0.9。
2
建筑高度哀求:小学高度不超过25米,知足区域高度不超过36米的哀求。
3
建筑密度哀求: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
风貌哀求:呼应高档教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需求。
▲ 谌家矶片区鸟瞰图
该校引入全国有名的 “育才”教诲品牌资源全面参与方案培植,定位为长江新区第一所当代化教诲优质学校,承载了大量教诲提升功能,并配置了足够的特色教诲空间。
03
方案布局
地铁穿过园地形成限定性条件
▲ 校园整体鸟瞰
▲ 总平面图
受方案中的20号线轨道掌握线影响,园地中间无法进行培植,用地被切分为了东西两块用地,几经谈论后在地铁上方园地中间支配了250米的环形跑道。
▲ 地铁限定条件下的形态布局
学校主入口位于基地的南面,开向作为岔路支路的余山路,为紧张的人流入口,在用地东北面设置学校次入口以缓解上学放学高峰期接送压力。
▲ 功能布局
主传授教化楼区域设置在地块东侧,靠近用地东侧公园用地,享有良好的景不雅观环境。
少部分传授教化综合楼、创客空间与学生宿舍、报告厅、体育馆等传授教化配套支配在用地西侧。
04
设计灵感
海纳百川,生生不息
作为长江新区的第一所学校,秉承着大武汉大山大水的城市文脉,在空间组织和观点引入中彰显人文主义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质是构筑校园场所精神的主要媒介。从平面和鸟瞰上有机连续的传授教化楼形似蜿蜒的长江,简洁生动的单坡屋顶又彷佛连绵的山脉,象征着学校的成长与发达发展,同时与校园建筑功能有机结合。
▲ 设计天生
▲ 意象提取
设计方案以院落为空间构造组织基本元素,空间层层渗透、开合有度,延续“山形水意”方案观点,打造一所当代化“书院”。
05
设计方案
山形水意,庭院许许
通过对用地现场充分的调研,细致剖析设计哀求,设计团队考试测验了多种不同办法进行布局和建筑造型的研究,终极确定了完全的设计方案。
一、功能组织:和谐而有序
用地东区,紧邻公园绿地,为紧张传授教化区,以单廊为主的连续建筑体内,一层大部分架空,可以被灵巧利用为户外传授教化空间。
▲ 东区传授教化楼
▲ 东区传授教化楼的背面
南侧临街面设置了少部分传授教化综合楼与创客空间,用地北侧相对独立的区域为学生宿舍。南北之间的中庭空间处,支配有容纳千人的大报告厅与体育馆,体育馆包括一层拍浮馆与二层篮球馆。
▲ 西区传授教化楼组团
二、立面设计:取山形之坚
延续“山形水意”方案观点,在建筑立面上融入东方意蕴,取其“山形”,将象征武断不移、脚踏实地的大山抽象为蜿蜒连绵的屋顶,呼应“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
▲ 宿舍楼立面
▲ 体育馆立面
▲ 东区传授教化楼立面
三、空间设计:打水意绵长
在空间设计中取其“水意”。一条S形的建筑长“廊”,由南至北,由东至西串联了传授教化区,行政区与后勤区,营造极具识别性的校园面貌。空间上以“廊”围“园”,形成多个开放庭院,为学生供应了彰显个性发展的空间。
▲ 正门处廊道
▲ 传授教化楼处廊道
四、色彩掌握:以灰白作底
积极呼应长江新区高档教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原则,建筑色调采取浅生僻新的色调,以灰和白为基底,营造安静理性的空间,同时局部点缀一些通亮的跳色,增加活力。
▲ 立面色彩
五、生态环境:让绿水交融
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将建筑、室内和景不雅观领悟在一起,整体打造了一个生态型的校园环境,并利用雨水花园等技能贯彻海绵城市,延续长江新区“绿水交融”的设计理念,将建筑与绿化完美领悟。
▲ 自然院落
▲ 园区小景
•END•
温馨提示: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连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透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间隔等良好卫生习气。不扎堆、不聚拢,文明用餐,把稳咳嗽礼仪。进入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请预约、错峰出行,严格遵守“六必”防控方法(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场所码必扫、康健码必亮、大数据行程码必示、核酸阴性证明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