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Z字天桥

新加坡商场建筑设计 设计原则

新加坡这些弯弯曲曲的天桥设计是为了方便轮椅和婴儿车通畅,鼓励残障人士、乐龄人士和带着孩子的妈妈们多出门走走。
现在新加坡大部分这种Z字天桥阁下都设有普通的直行楼梯,没有特殊须要的人可以选择走直行楼梯。

02 地铁免触碰闸门

新加坡地铁站都设计了较为宽大的闸门。
闸门上安装了无线射频识别技能感应器,体障人士只需持具有识别技能的交通卡,或安装特定的手机运用程序,便能在经由安装感应器的闸门时,免触碰扣除用度,轻松进出。

03 双层扶手

双层扶手的奥妙设计让利用者得以根据身高选择得当的扶梯高度。
高扶梯的设计适宜成年人利用,而针对年幼的孩童而设的矮扶梯能够确保他们在楼梯利用中的安全。

04 双层自行车架

新加坡鼓励居民减少开车、多利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以促进环保时,一定须要相应的举动步伐支持。
针对此需求,双层自行车架的增加显得尤为主要。
这种架子的设计非常适宜应对新加坡有限的地皮资源,且利用起来非常方便。

05 遮雨走廊

新加坡的遮雨走廊(Shelter),不仅遮雨还遮阳,而且四通八达,地铁站、巴士站基本都有Shelter一贯连到住家。
纵然在新加坡常常下雨,人们也不常携带雨伞,由于有遮阳雨廊已足够便利。

06 多功能巴士站

在酷热的户外,新加坡巴士站配备了风扇,并且设计开关功能。
搭客只需轻按一下开关,风扇就会持续运行15分钟。
这不仅缓解了等车时的酷热感想熏染,还具有环保意义。

07 巴士上的USB充电头

搭客能在部分公交车上利用内置的充电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免费充电。
而且为鼓励搭客往车内移动,端口位置多数设在后车厢靠窗的座椅旁。
车上的轮椅停放处也备有端口,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利用。

08 轮椅轻松上巴士

新加坡的巴士设计都可供轮椅搭客直接高下车。
司机一旦创造有轮椅搭客,便会打开后门踏板,并帮忙推动轮椅上车。
同样,当轮椅搭客下车时,司机也会重复以上步骤,确保轮椅搭客安全下车。

09 插座都有开关

新加坡的插座设计了一键式开关,打开开关即可供电,关闭开关则停滞供电。
这不仅可以省电省事,还可以有效防止小孩或宠物触电的风险。

10 全力打造舒适公厕

基本每个新加坡的公厕都配备厕纸、洗手液、擦手纸、烘手机、隔板以及废弃卫生巾网络箱。
滨海湾金沙购物商城厕所乃至可以利用智能科技探测人流与异味。

11 家里有垃圾槽

住在新加坡,人们可以从楼上直接扔垃圾,打扫卫生的姨妈可以直接从底部清理垃圾,运走垃圾。
这是由于每个楼道都有一个暗藏的垃圾通道,只要将垃圾扔到垃圾通道里,就能落到底部的垃圾箱里。

12 直饮水遍布全岛

新加坡的大多数公共场所供应公共饮水机(water cooler)。
饮水器装有额外配件和过滤器,能降落自来水的温度。
新加坡四季如夏,这些饮水机放置在全岛各地,不仅可以解渴,还有解暑的功效。

13 老人保护区的蚯蚓路

老人保护区的道路中间设置了1-2米宽的草坪,道路变窄到只容一辆车通过。
原来笔直的直线道路现在到处都曲直折,变成了蚯蚓形,每隔40-50米设有减速带,斑马线的绿灯韶光也被延长了几十秒。

14 随处可见的豪华育婴室

新加坡积极倡导生养,同时在育婴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每座阛阓都设有举动步伐完备的育婴室,除了基本的尿布台、洗手池、椅子、饮水机和垃圾桶外,有些育婴室还配备有喂奶间、舒适沙发、微波炉、儿童娱乐区以及尿布贩卖机等。

15 防内涝水渠

新加坡的绝大多数公路的一侧,必是一条很大的排水沟,房前屋后也设计有排水渠,这些水渠和城市的紧张排水系统相连,担保了雨水能及时排出。

HQ丨编审

爱思教诲丨来源

爱思教诲丨图源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利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通报更多有代价资讯,并不代表本"大众年夜众号赞许其不雅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