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杭州大剧院北大厅,来自加拿大的建筑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正瞩目着展陈中杭州大剧院培植时的现场照片。
这位杭州大剧院的设计者感慨万千:“20年前,我问过自己:杭州真的须要这个建筑吗?本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的,杭州须要它。

作为钱塘江畔第一座地标建筑,杭州大剧院已走过7000多个昼夜,秉承“艺术家展示才华的舞台,公民群众享受艺术的殿堂,国际文化互换的平台”的发展定位,这里上演了6000余场国内外剧目,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不雅观众。

杭州剧院简介建筑设计制造 建筑设计

一座城市地标,不是命名出来,而是由人们的口碑造就的。
落成20年,杭州大剧院当之无愧。

2004年8月,杭州大剧院试运营期间,来自中心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这里演出,引发了全城轰动。

如今,杭州大剧院成为钱江新城的核心建筑。
每年策划盛夏、秋冬、新年等多个主题演出季,陆续引进涵盖音乐剧、歌剧、舞蹈、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国内外重磅剧目,四季享盛宴、月月有重磅、周周都精彩、每天有好剧,佳构演出从不间断。

依托杭州演艺集团,杭州大剧院也在不断向外输出专业戏院运营管理履历,目前以杭州大剧院为旗舰的杭州演艺戏院同盟,遍布钱江两岸、辐射长三角都邑圈范围,拥有23家成员单位,以戏院带动文旅家当发展,让各地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舞台艺术佳构,实现文化共富。

20年前播下的那颗艺术种子,发展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但要扛起杭州城市地标的旗帜,杭州大剧院就不能仅仅供应基本的公共文化做事,更要成为艺术教诲向全民开放的主要平台,成为公众打仗艺术的第一现场。

秉持文化惠民的初心,杭州大剧院近年来坚持推出“万张门票做公益”活动,惠及不雅观众群体数达10万人次。
同时,还有“周末戏曲大舞台”“剧汇日”“悦亮艺术团公益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不仅落地剧院,也走进校园、图书馆、美术馆、社区等地,把文化特色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让更多人爱上艺术。

彰显作为城市地标的担当,20年来,杭州大剧院始终和杭州的发展同频共振。
本日,从中国戏剧节、中国歌剧节到G20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等,杭州大剧院积极参与各种大型活动,不断塑造和传播着富含城市精神、彰显文化秘闻的城市形象,为杭州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天下名城供应着有力的文化支撑。

在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高档研究院院长、上海东方艺术中央首任总经理林宏鸣看来,一方面,杭州的经济、文化、山水等构成的人文环境,为大剧院的发展供应了主要根本,另一方面,杭州大剧院涵养了越来越多热爱艺术的人们,整座城市不雅观众的艺术本色和对文化的激情亲切正随着系列高质量演出共同演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