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特殊振奋,特意带孩子来中轴线上看一看,给他讲讲中轴线的故事。
”一位游客带着6岁的儿子,站在景山公园最高处的万春亭,感想熏染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和北京城独占的壮美秩序。

中轴线申遗成功公布后的一周,景山公园游客接待量比前一周增长了19%。
人们在游园中体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景猴子园现代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作为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的三处,天坛、景山、社稷坛均为北京市属公园。
2018年以来,在各方支持努力下,通过文物腾退、修缮等整体保护,位于中轴线上的市属公园共扩大文物保护区开放面积近9.2万平方米。
市公园管理中央不断加大文物古建活化利用,推动中华精良传统文化在市属公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寿皇殿建筑群全面开放

“原来北京的中轴线全貌是这个样子,以前看到的图片都是平面的,这里可以立体地看到中轴线上每一座建筑。
”在景山公园的寿皇殿内,游客们围拢在北京中轴线沙盘周围,目光随着这条中轴线缓缓移动,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反应。

这个北京中轴线沙盘就位于寿皇殿神厨展厅中。
沙盘近乎完全展示出了北京中轴线上的所有景不雅观点位,使游客更加直不雅观地理解北京中轴线的魅力。

2013年,随着北京市少年宫从寿皇殿古建区域迁出,寿皇殿建筑群正式回归景山公园。
经由4年的方案、修缮、布展之后,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主体建筑正式对外开放。
寿皇殿建筑群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保护过程中腾退规模最大一组古建筑群,它的回归实现了景山公园文物古建的整体亮相。

2018年,公园又腾退出西北区域约2.35万平方米,修缮后对外开放。
2020年,不雅观德殿腾退修缮后也对外开放,增加开放面积约5857平方米。
到了2023年,西区科普园和科普小屋全面开放。
至此,全园游览开放区面积扩大至全园的91.7%。
中轴线历史风貌进一步修复。

“古建腾退后,我们在高水平活化利用高下功夫。
”景山公园副园长汪兵先容,为提高"大众年夜众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景山公园在寿皇殿里办起了“寿皇殿历史文化展”。
腾退修缮后的不雅观德殿如今被改造成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多种题材的展览。
《国粹新辉·紫禁之巅——掐丝珐琅绘画作品展》《“紫禁之巅 春满乾坤”国画展》……一系列“紫禁之巅”系列展览,让游客感想熏染古代皇家园林的文化传承。

登高望中轴成金字招牌

万春亭位于景山最高处,被誉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京华览胜第一处。
游客站在紫禁之巅,南望中轴,可俯瞰全体故宫,宏伟的宫殿和建筑群尽收眼底;向北眺望,北京中轴线北真个钟鼓楼映入眼帘。

登上万春亭,游客惊喜地创造,万春亭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硕大的铜盘镶嵌在地面上,南边的刻着“北京城中央点”六个字,北边的则刻着“北京城南北中轴线”。

“万春亭南北两侧平台是不雅观赏南北中轴线的最佳不雅观赏地。
为加强古都文化与中轴线文化传播,景山公园此前设置了这两个铜制地标。
这两个地标,不仅诠释了景山独特的地理位置,还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增色。
”汪兵先容。

紫禁之巅望中轴,已经成为景山吸引游客打卡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3年春节,景山举行了“中轴登高祈福 紫禁之巅过大年”系列活动;2024年春节,再次为游客奉上一道“乐游中轴景山”的节日大餐,成为“中轴线上过大年”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公众亲自感想熏染京城中轴线的盛景和人文历史,极大地增强了"大众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景山公园作为北京中轴线的主要遗产构成要素,将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利用园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轴线的文化内涵,打造中轴品牌,通过举办系列文旅活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感想熏染中轴线的魅力和文化代价。
”汪兵说。

把“文化遗产”带回家

逛完景山,游客仍旧意犹未尽。
景山公园持续推出以中轴线元素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代价,让游客能把“文化遗产”带回家。

“7月份,我们文创店客流量约增长了38.82%,文创干系产值比较上一个月增长了46.8%。
”汪兵说。

“袅袅中轴,一脉相承”,打开精细的喷鼻香盒,一束精美的线喷鼻香外包装呈镂空状,从上到下分别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午门、景山万春亭、地安门和钟鼓楼的剪影。
点燃一根喷鼻香,烟气沿着中轴线的地标建筑剪影从镂空飘出,宛如彷佛祥云飘在北京城上空,象征历史从古至今的延续。

还有各种各样的印章册、喷鼻香薰、文具……景山的浩瀚文创产品在设计上融入了中轴线的元素,既具有实用代价,又具有文化代价,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消费场景,让文化遗产完美融入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