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景致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这是清代渔洋隐士对扬州的描述之一,个中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与“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样,都是歌咏扬州的名句。

这一名句所写的便是扬州北护城河一带,上世纪50年代,当地利用北护城河西真个园林与建筑创建了红园,成为当地著名的花鸟鱼虫市场,也成为一代“老扬州”的影象。
澎湃新闻获悉,扬州当地去年开始进行了红园改造提升工程,在保留原有几大建筑群与古韵的同时,注入多媒体艺术与当代不雅观念重新“造园”,再现扬州城北第一景——绿杨城郭“城闉清梵”的当代风貌。
新红园“仙次元”在2021年12月30日起揭开面纱。
目前红园已经被列入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整体方案,成为扬州推动“古运河重生”“古城新生”的主要项目。

扬州漕运建筑设计雇用 常用设备

北护城河历史街区与红园的前世与今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向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景致繁华之城。

扬州不仅是淮盐的主要产地,而且附近长江、淮河,又有京杭大运河的漕运通道,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扬州自隋唐起就成为江南商业重镇,隋炀帝曾在此建立行宫、乐而忘返,唐朝时扬州更成为外洋贸易重镇,有“扬一益二”之称;清代的扬州独占漕运、盐政,河务三大要政之利,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使得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一升再升,扬州盐政收入独占朝廷收入的近1/4,海盐、药材、茶叶、珠宝四大物流集散,扬州迎来空前的第三次繁荣,扬州学派,扬州字画,繁盛一时,扬州炒饭、扬州包子成为我国餐饮对天下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独特的扬州生活造就了扬州社会做事业三把刀的发展,“到扬州玩得好吃得好,还要享受剃头洗把澡”早成为近300年来扬州生活的范例写照,而红园一带便是其缩影。

扬州瘦西湖

扬州北护城河,东起古运河,西至瘦西湖的西园曲水景点,沿岸分布了天宁寺、御马头、冶春、史公祠、红园、卷石洞天等景点。
从御马头上,可以看到“乾隆水上游览线”,这条乘船的线路,还原了乾隆船行去瘦西湖的路线。
循着路线可以体验“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起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而红园临近“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始处,对付地处北护城河这一园林,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城北录》中曾记载:“‘城闉清梵’在北门(河)北岸,北岸自慧因寺至虹桥凡三段:‘城闉清梵’一,‘卷石洞天’二,‘西园曲水’三也。
自慧因寺至斗姥宫及毕、闵两园,皆在‘城闉清梵’之内。

红园的冶春茶社

昔日扬州红园

红园花鸟鱼虫民间收藏品市场

扬州盆景

借助北护城河水边环境与历史建筑建成的扬州红园创建于1958年,起初的名称叫“扬州花木商店”,由于办公地点及紧张生产园地在冶春园内,1959年更名为“冶春园花木商店”。
上世纪 70年代末,红园生产的盆景和金鱼、鸟类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尤以扬派盆景销势最旺,最盛时,红园有生产基地30多亩,拥有各式盆景和花木数万盆,金鱼池240余张、养鸟专用三层楼房一座。
红园盆景在历届全国性盆景评比或展览中,多次荣获一等奖、佳作奖,参加过在德国、英国、比利时、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和喷鼻香港、澳门地区举办的盆景艺术展览。
2004年,为整合扬州市旅游资源,扬州市政府将红园盆景并入扬州盆景园,充足了随后创建的“扬派盆景博物馆”。
扬州红园原来的生产基地(绿杨村落一带)则被打造为红园花鸟市场。

红园片区改造现场

可以说,当时的“红园”对付扬州人而言,代表着一种真正接地气的生活,里面不仅有花鸟鱼虫还有许多摊贩在售卖收藏品,小艺术品,且靠近扬州有名的冶春茶社,早上“皮包水”(早茶)后到红园走走,淘宝,逗鸟,遛狗,看花……是老扬州人的一大爱好。

这烟火味十足的生活气息,已深深的镌刻在老一代扬州人的影象里,周末的红园更是孩子们的动物天下,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上风与其悠久的2500年扬州历史造就了“扬州慢”文化,也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扬州人,而这种清闲、笃定滋味己深深渗入到扬州人的生活中。

2017年,红园市场原有的花鸟鱼虫市业态迁居至花都汇,红园的重新整合方案逐渐被提上议程。
这一见证扬州文脉与市民生活的园林如何升级改造也因此备受关注。

新红园效果图

多媒体艺术的改造与当代“造园”

扬州冶春茶社天下有名,改造中的红园紧邻冶春,如今,重新北门桥上看去,丛丛绿树间,可以看到一幢幢粉墙黛瓦的亭台楼阁,中间点缀着园池假山。
临河边有“牌坊铭”三个大字,走进个中,八九幢小楼掩映于竹林古树间,有翘角飞檐,有小瓦花窗,一片古色古喷鼻香。

“扬州作为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这些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这样一个不雅观光城市转变为旅游度假城市。
以红园为例,这个地方以前是花鸟鱼虫市场,相称于是市井文化的集散地,比较接地气。
但后来随着城市的培植,原来的花鸟鱼虫市场迁居到了别处。
市场迁居之后,我们就在想,在老城区边上,在这样的一个有历史人文积淀的地方,能重新打造出一个若何的空间,对此,扬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有很高的期待。
在思考的过程中,红园这个项目就搁置了4年多。
”卖力红园管理方案的扬州瘦西湖旅商集团卖力人于为民接管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实在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这个口号在表面打造红园之前还没有形成。
当前扬州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习总布告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让‘古运河重生’的哀求,全力推进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培植,努力将其打造成‘利益所’扬州的文化旅游新亮点、城市更新新名片,打造成让游客记得住、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成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和文化旅游名城培植的城市佳构工程。
扬州红园-仙次元文旅潮流街区作为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西桥头堡和首发项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
未来以北护城河为连接,将冶春、富春和虹桥坊、瘦西湖连接在一起,也定能成为扬州新的一大旅游新区,真正实现全域旅游。

红园片区改造现场

据先容,红园片区改造项目是扬州文化旅游改造的主要节点性工程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
基本保留原来的几大建筑群,紧张对外立面进行改造,此外,在北护城河岸边也新建了部分古色古喷鼻香的建筑。
扬州瘦西湖旅商集团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上海壹峨野商业管理公司,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多媒体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投入近2000万元,将这块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背靠瘦西湖、古运河、东关街三大自然客群流量高地进行提档升级,既要保留“红园”情怀;又由“园”到“元”,扩宽受众群体及游客,丰富业态,填补缺失落,打造文旅商业新模式、新观点—“仙次元”。

红园片区改造现场

卖力“仙次元”项目运营设计的设计师张德方接管澎湃新闻采访时先容说:“从全体红园项目定位来讲,扬州有很多园林,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为一个年轻人喜好的数字园林,以是我们加入了许多多媒体创作。
在这个根本上,我们尽可能把原来一些花鸟鱼虫等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影像的效果,让全体建筑物上有mapping的效果呈现,讲述花鸟鱼虫的新故事。
此外,我们也想在商业上有所创新,仙次元在打造商业4.0个中一条便是击穿线上与线下,形成我们称之为的元宇宙观点。
让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这也是在年轻人视角里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光影红园耀扬州”活动现场

对付“仙次元”的名称由来,张德方表示,“扬州是一个让人感到仙气的城市,‘次元’的字面意思便是维度,是一种观点性的想法,当下因新时期的消费场景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从实体经济转变为O2O,个中自带科技感的新零售时期颇受年轻一代青睐,特殊是有‘次元’文化也在吸引着新一代年轻人。
红园给人留下的回顾是美好生活办法的表示,而我们希望连续保留老扬州人这种清闲、清闲下积累的文化的传承;但在此根本长进步层次,不单单局限于闲逛的层面,而是能够打开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扬州的历史文脉中走来,带着扬州的仙气,走向年轻,走向更适应当下乃至未来的‘仙’生活状态,开辟一个YOUNG州仙次元,终极形成扬州夜经济与运河文化带上的年轻力担当。

“光影红园耀扬州”活动现场

“我们非常尊重敬仰扬州文化,这里的秘闻太深厚了,以是红园这个项目从设计之初就不断地听取扬州文化界专家学者的见地。
在这次修缮过程中,也一贯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建筑的原始风格。
”张德方说。

据施工现场干系卖力人先容,红园建成已久,内外立面破败严重,这次经由修缮,在保留老建筑群的根本上,进行了地面平整、房屋修缮、园林造景等。
同时,结合当代设计手腕,营造出独具品位的艺术展示空间。

“光影红园耀扬州”现场

对付新红园内的多媒体艺术 “沉浸式”设计,张德方先容,新红园致力于打造一座承载扬州风土人情的开放式街区,推动扬州文化与当代潮流领悟共进,集中展现一个扬州式文化生活的沉浸式商业空间,充分演绎当代扬州的风雅繁盛及市井烟火。
新的红园同时包含演出广场、不雅观景楼台、国潮夜市回廊等业态,打造多媒体互动环境、灯光秀、独立IP形象等。
目前,已签约君亭夜泊酒店、霓虹舞蹈俱乐部、喜捨茶空间、喷鼻香园等多家品牌,组合成一个全新意义的开放式街区图景。

“光影红园耀扬州”活动现场

12月30日下午,“光影红园耀扬州”活动首次开启。
现场海内说唱新势力登台演出,“仙次元”IP人物“EVA”初亮相,新媒体装置“花、鸟、鱼、虫”四大“仙次元”灵宠互动等活动精彩纷呈,可读、可听、可看、可游、可玩、可回味,随着红园片区重现活力,让当地市民、游客感想熏染艺术的暖意和城市的温度。

热心于古琴文化的汪俊峰过去常来红园,当天成为第一批不雅观众来到重新开放的红园,他感叹说:“这里既有古韵,又有新意,和过去比,新更精细了,现在代表着红园的新生。

新红园内的多媒体艺术效果图

新红园内的多媒体艺术效果图

一系列项目见证古运河“重生”

北护城河边新红园项目也是扬州运河“重生”的主要项目之一。

作为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扬州通过戴德运河、守护运河、反哺运河的绵绵情怀融入城市血液和基因。

“北护城河的改造,在看重扬州历史与文脉的传承保护的根本上,紧张环绕全域旅游进行方案。
过去扬州传统的旅游项目是‘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但事实上,旅游产品如果太单一是留不住游客的。
扬州文化旅游的方案是环绕‘统筹、折衷、可持续的发展’进行深度方案,尤其是从北护城河到瘦西湖,把很多文化景点串成一条线,以是到扬州旅游并不仅限于‘烟花三月’而是多时令的,同时也可以夜游扬州。
”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沈伯宏对澎湃新闻先容说,“红园作为在北护城河文化旅游集聚区的主要轴线上,要与北护城河、大运河沿河景不雅观形成联动,遥相呼应。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此前,位于扬州三湾湿地公园,紧邻古运河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于2021年7月1日开馆,从古运河边扬州首座以钢构造为主体培植的唐风“大运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到北护城河边的一系列改造工程,再到古邗沟保护与传承的方案,无不显示古运河孕育的深厚文化秘闻与当下新生。

如果追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则不能不提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在邗沟的根本上开挖南北大运河,扬州由此成为中国大运河的“原点”。

在地处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的邗沟之畔,除了吴王夫差广场、大王庙等名胜,邗沟风光带的提升改造工程也正在方案之中。
参与这一策划的干系卖力人先容,他们准备在2022年初环绕这一主题约请海内名家进行论坛研讨,并策划以文化艺术节为紧张内容的低碳项目,紧张策划者说:“实在我们不是扬州人,但一到扬州就喜好上这了,乃至准备往后安家扬州,运河边的扬州确实是个有着仙气的地方,让人爱恋,参与扬州古城的城市更新与运河边文化项目的培植,更多的是对扬州文化的敬意。

据理解,扬州以特色小镇为载体,结合俏丽田园村落庄培植,也在造就运河沿线10个旅游风情小镇,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项目全域覆盖;以文旅深度领悟为方向,在扬州布局打造了7个旅游度假区,通过履行“运河文化+”工程,环绕培植“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和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让众人在扬州领略古运河重生的魅力。

任务编辑:陈若茜

校正: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