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台“国防部”公布“全民国防手册”,紧张是战时防灾避难基本知识,民众可在其官网高下载。
“全民防卫动员署”在手册媒介中称,编辑该手册的目的,紧张是供应民众面临军事危急及可能发生灾变时的紧急应变信息,做好生存自助,“而全民国防是民众的整体力量与抗敌意识的展现”。

这本手册参考了日本和瑞典的做法,共分为11个章节,个中与“战时可能发生的状况”有关的部分,包括“空袭警报识别与避难”“空袭毁坏后导致停电及停水信息查询与应处”“战灾产生大量伤员之急救送医”以及“列管后备军人干系动员信息”等。
比如在“户外求生知识”一节中,手册列出求生根本必需品建议表,包括水、食品、衣物、工具、药品、通信器材等,还建议民众平时要准备急救包、3天口粮等战备物资。

建筑设计战时逃亡区规范 新型材料

第6节“医疗急救”的想定是:“军事要塞遭敌炮弹打击,数百名居民不幸被炮弹碎片波及,造成受伤失落血,民众如何应对?”手册为各级机构给出建议:当局机关“卫生福利部”要启动大量伤员应变机制,实时节制医疗信息及跨区资源整合调度;地方政府这块,要成立“提高指挥所”,卫生局、消防局及地区医院开设应变医疗站等,优先处理伤员或把他们转运到适当地方救治;村落里长(里长相称于大陆的街道办事处主任)这一层级,则要在平时倡导并合营万安练习演习训练等,战时要节制民众就医及生理状况。

台“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说,“国防部”和“经济部”等单位在撰写这本手册时,所假想的场景与抗日战役时的“重庆大轰炸”或1940年德军轰炸英国伦敦非常相似,都是那种只有间歇性空袭而没有地面战斗,民众在轰炸结束后还能回到家中。
但日后如果解放军“武力犯台”,在利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战机空袭对台湾履行“联合火力打击”时,也汇合营网络作战,设法瘫痪台湾的民生根本与通信举动步伐;等“联合火力打击”结束,解放军会很快履行联合登岛作战,对台湾海岸线与海岸后方陆地进行多点、全纵深攻击。
也便是说,台湾各县市民众可能同时面临断水、断电、断网,乃至置身于战地中的情景。

这时再看这本“全民国防手册”,就显得太可笑了。
比如手册建议民众在空袭后停水时拨打1910客服专线讯问或通报,难道“经济部”能担保届时民众还能打电话或用手机上网报告?

在揭仲看来,最离谱的是这点——当“民生必需品短缺时”,手册建议民众拿着户口本,依“公告配售之韶光地点,依关照至指定配售站,按规定项目数量计价购买所配额之民生必需品”。
他说,解放军都已经进行“联合登岛作战”了,民众此时被疏散到指定避难地点,当局该当设法确保这些大型避难地点的基本物资供应并直接发放给民众,怎么还能哀求他们凭户口本费钱购买,“难不成要发国难财?如果民众住所毁于空袭,既没钱又没户口本该怎么办?”

有舆论直言,这本手册明显与当代战役情境严重脱节,“不食人间烟火”,呼吁重新反省修订。

蔡英文3月察看“教召”部队

一些绿营人士也对手册表示不满意。
前“台湾基进党”的陈柏惟认为,急救包的内容较为模糊,而且手册缺少军种识别。
没有亚太地区与台海之间在战时可能涌现的军种,比如敌军、援军的军服与装备识别;万一涌现什么情形,普通民众很难第一韶光区分敌我和友军。
在他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当局“格局不足”,高官没有类似“绝不屈膝降服佩服”“任何使你放弃抵抗的都是假信息”的表态。
陈柏惟还说,“全民国防手册,不该是全民逃难守则”。

近一段韶光以来,蔡英文当局备战动作频频: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台“国防部”开始指示各县市盘点避难举动步伐,包括防空洞;3月初,搞了个“史上最强教召”,然后大肆宣扬。
4月这本“全民国防手册”也是出于这个目的,通过渲染解放军“武力威胁”在岛内制造惶恐氛围,利用俄乌场合排场连续炒作台海危急,把环球把稳力吸引过来,梦想实现其“以武拒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