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复星外滩中央地处武汉两江交汇的稀缺核心地段,沿长江主轴布局,是汉正街CBD核心区的主要组合部分。受城市历史街道肌理限定,项目地块划分较小且不规则,同时整体开拓强度高,对高度在180-250米、面积段为170-380平方米的超高层住宅设计提出更高的哀求。
▲产品楼座及落位
面对每地块仅有2-3栋楼的高定位、集约化的多功能复合型超高层微社区,我们须要综合考虑两江景不雅观的资源代价,合理方案产品,开释产品力;确保极具未来感的创新性造型有效落地,也是设计面临的主要寻衅。
▲造型深化方案效果展示
立面造型的设计打破传统住宅风格,设计团队在造型落实上进行改进,用去风格化的设计措辞,进一步深化未来动听居的公建化特色。
▲整体造型改进前后比拟
▲流线造型和方正户型的创造性结合
考虑对屋面设备的暗藏性和屋顶配套泳池的影响,设计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屋顶虚高幕墙曲率变革及可履行性。
▲顶部造型改进前后比拟
为了达到天涯泳池的无边视野呈现,屋顶虚高幕墙中间的最佳设置高度为10.1m。
▲改进后的天涯泳池方案
▲天涯泳池剖面
两侧的虚高幕墙曲线形成三段横向飘带,自两端逐渐向中间收分,宽度均由1050mm逐渐缩小为300mm。曲率的优化进一步确保了立面效果。
▲建筑顶部虚高幕墙曲线立面及平面图
▲建筑顶部虚高幕墙曲线放样
方案后期我们对格栅间格及分段办法、格栅构架尺寸、格栅截面变革的标准化进行研究,在细节上增加繁芜性和灵巧性,再次提升核心筒的造型感。
▲核心筒立面造型改进前后比拟
改进后的格栅形状由三角形加圆形倒角调度为方形加圆形倒角,间距由450mm调度为300mm,除顶部部分格栅杆件外,格栅层间间隙掌握100/400。
▲核心筒核心筒构件间距调度
▲核心筒格栅间距调度比拟
将紧缩后的百叶格栅设置多种角度变革,增加视觉效果。三组转角格栅分别为0°、15°、30°,形成无规律搭配模式。
▲背立面格栅系统细节放大及三组转角格栅
在新的住房规范下,为了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事情,新建住宅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取玻璃幕墙体系。因此中部立面采取了窗墙体系创新,并与阳台变革的曲线造型一同实现细节上的“返璞归真”。
▲正立面中部造型
改进方案中的窗墙体系模拟KPF观点方案中的幕墙效果布局,创新形成类玻璃幕墙的窗墙体系,并与幕墙顾问RFR沟通得到确认。
▲窗墙体系布局做法节点
中部的阳台造型通过E&F两种标段曲率组合模块化定制,以还原观点造型为条件,降落施工难度和本钱。
▲阳台E&F两种标段造型
同时,为了减少阳台造型对户型落地窗的影响,设计团队通过对三种立面曲线收分方案比拟,选择了最佳立面收分效果。
▲阳台造型与栏板-立面曲线收分方案比拟
防护上选用玻璃栏板构造,实现与曲线阳台造型的折衷。玻璃的刚度和通透性在起到保护浸染的同时担保安全、都雅、实用、透明隐形和造型的连贯性。
▲阳台栏板系统
12米挑高的单元大堂将简洁、流畅、纯粹和未来感领悟于全体造型,为用户带来独特的场所体验。正立面入口与架空层采取悬浮式全玻璃立面处理,弱化基座的体量感。
▲正立面大堂造型
背立面采取陌生感的一体化设计措辞,位于大堂之上的架空层泛会所形成独具特色的灰色空间。
▲背立面大堂造型
▲薄板超高层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为了避免因构造墙过厚而降落产品的舒适性,在担保经济、合理、安全的同时,对构造墙厚度的把控至关主要。
▲框架-核心筒构造示意(观点方案)
▲《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能规程》
原观点方案中建筑的高宽比高达13.5,若采取框架-核心筒的构造体系,构造墙厚需800mm以上,对建筑的利用会造成严重影响。
▲修正后构造方案
因此在原方案的根本上,我们通过增加核心筒的纵向净深和刚度降落建筑的高宽比,将构造墙厚度掌握在了600mm以内,终极实现薄板户型。
▲修正后构造方案
在充分解读新规范的干系哀求后,通过比拟剖析入户体验、公摊系数、电梯利用率造型匹配度等核心要素,总结出6种筒型核心筒标准设计模块并从中选取2种进行运用。
▲中小户型核心筒标准设计模块
▲大户型核心筒标准设计模块
通过比选决定中小户型采取双电梯厅,大户型采取三电梯厅的方案,在空间构成上实现管井集约的支配,并将公摊掌握到最小。
▲中小户型核心筒终极定稿
▲ 大户型核心筒终极定稿
建筑类型:住宅
建筑面积:345 000平方米
开拓业主:复地产发
方案及造型观点设计:KPF建筑设计事务所
方案及造型深化设计:UA人居创作中央 | UA奇迹十二部
平面设计:UA人居创作中央 | UA奇迹十二部
施工图设计:ECADI华东设计总院 | 中信设计CADI
幕墙设计: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交通顾问:MVA弘达
机电顾问:Arup奥雅纳
构造顾问:广州容柏生建筑构造设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