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致特的山水格局 © 永新县公民政府网

物质与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本日

永新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设计

一座桥要连接的不但是物理空间

更要连接人情、生活、街区以及社会经济要素

并在连接上发生故事

于是,它不再是单一的交通功能

更多的是一个在跨学科、多领域思考下的

城市发生器

在城市各要素之间,引发联系,营建生活

鉴于此,

“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

以“BRIDGE-COMPLEX桥综合体”为主题

以丰富桥的内涵为内核

以助力古城再生为目标

打造一座改造传统,引领未来的桥

在环球征集创新又落地的设计方案

发起一场如何激活古城公共空间 ,冲破传统桥梁属性的实践与谈论

01.

文星浮桥,小城重译

在古城永新,禾水河涓涓而过,在此处,古时就存在一道“文星浮桥”,连通南北两岸,方便小城居民,但是嫡黄花已经移除。
它作为当时的水上要道,曾经见证过永新公民临水而居、靠水而生的历史剪影与群体影象。
面对这段小城历史,我们如今发起“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在文星浮桥原址新建一座文星桥,旨在尊重历史文脉,进行当代演绎,打造沟通“山、水、城”的主要纽带,以及不雅观山、不雅观水、不雅观城的主要节点,以此唤醒古城影象,再生古城活力。

雨后的永新古城 © CBC

02.

永新概况

人文育人,赤色精神

永新是一座千年古城,蕴含“人文浓、历史红、生态美”的独特基因,毛泽东曾说“要大力发展永新”,这里也是贺子珍的故乡。
永新自古人文壮盛,现为中国民间书法之乡;赤色文化深厚,曾是湘赣革命的核心,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天春茶馆 © CBC

安谧安宁,期待再生

如今的永新古城,安谧安宁,拥有保存无缺的明、清以及赤色革命期间的大量建筑遗存,以及延续至今的古城山水格局,但是很多建筑遗存年久失落修,古城发展也像中国其它许多县城一样面临着经济缓慢发展,家当缺少活力,人才逐渐流失落,根本举动步伐急需完善,城市情貌亟待提升等问题。
以是,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好永新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基因,是新时期永新再发展的机遇与寻衅。

永新禾河落日 © 永新县公民政府网

“重见永新”古城再生操持

在此背景下,永新县公民政府与CBC建筑中央共同发起了“重见永新”古城再生操持,以永新古城风貌与文化为基底,以设计、文化、艺术的引领,通过事宜、社群、家当为古城赋能,展开了永新古城实操解困、面向未来的更新改造。
至此,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方案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杨保军领衔的方案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领衔的景不雅观团队已经对古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方案设计进行了优化和升级。

03.

“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

“重见永新“古城再生操持的主要再生带

鉴于此,“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应运而生,由永新县公民政府与CBC建筑中央共同发起,希望通过这次竞赛实现禾水河两岸的空间、文化、生活上的链接,营造永新古城的新生活,并以此吸引环球关注,打造永新古城新的城市名片,助力永新古城再生操持。

作为“重见永新“古城再生操持中的主要再生带,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环绕“BRIDGING”展开,以“桥综合体”为切入点,以永新古城禾河两岸为实际环境,以文星桥为载体,以临江楼与湘赣码头为主要节点,缝合禾水河两岸街区与景不雅观带,向环球征集前瞻性、创造性与落地性的“桥综合体”设计方案。

因此,竞赛力求通过创新性设计,打造形式新颖、功能多元的永新古城未来新风景、新地标与新名片,为古城居民与往来游客供应新焦点、新神往、新体验。
同时,以此为契机,延续老城文脉,展望未来城区,促进古城的进一步更新升级,创建领悟两岸、落地生根的修补样本,并引发对“桥”的当代观点与城市更新办法的思考与谈论。

竞赛名称

“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

报名截止韶光

2020年9月1日24:00(北京韶光)

作品提交截止韶光

2020年9月15日18:00(北京韶光)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

组织机构

- 主理单位 -

永新县公民政府

- 承办单位 -

“重见永新”古城再生项目领导小组

CBC建筑中央

- 学术支持 -

环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央

- 媒体支持 -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奖项设置

- 一等奖1组 -

奖金30万元公民币(含税)+获奖证书

- 二等奖1组 -

奖金20万元公民币(含税)+获奖证书

- 三等奖1组 -

奖金10万元公民币(含税)+获奖证书

精良奖多少组,颁发获奖证书

竞赛主题解析

本次“BRIDGING”永新古城文星桥国际设计竞赛,旨在不仅联系两岸的物理空间,更看重于连接古城文化与公民生活,联动新老城区,激活两岸街区与景不雅观带。

竞赛以“BRIDGE-COMPLEX桥综合体”为主题,超脱于常规的交通与不雅观光的“桥”功能,力求多种可能性与落地性的“桥”设计,并且将“楼”作为主要节点领悟个中,联动两岸的空间与生活,进而丰富“桥”的当代类型学内容。
竞赛聚焦于以“桥综合体”的模式推动古城再生,创造古城新的地方“桥”生活,将其作为城市精神与文化生活的发生器,造就新的城市特色,为未来古城生活供应丰富而生动的新视角、新舞台和新亮点。

基地北岸鸟瞰图 © CBC

设计与研究范围

- 设计内容 -

文星桥及临江楼观点方案设计。

- 设计范围 -

选址地北起禾水河北岸古城的湘赣码头,横跨禾水河,南接南岸风情商业街区,连接两岸沿河景不雅观带与街区,桥长约150m;南北两端的桥头空间。

- 研究范围 -

研究文星桥、临江楼、湘赣码头以及周边主要城市和景不雅观节点,在方案设计中应表达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 设计原则 -

(1) 综合性:表示对永新新老城区发展、山水城市格局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2) 前瞻性:担保作品的真实性、先锋性、创意性,预见并引领未来发展;

(3) 落地性:设计应考虑材料、构建形式等方面的可履行性。

设计哀求

“BRIDGE-COMPLEX桥综合体”竞赛是一次对“桥”在功能、形式等方面的一次研究与探索,也是一次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办法的实践。
竞赛哀求着重磋商“桥”在当代的社会性与城市性,并强调“桥、楼、城”三者关系的研究与表达,寻求可落地的创意方案。

根本性哀求

(1) 综合考虑园地周边地形与古城山水格局,重点阐述桥与周边水、塔、城、山的景不雅观效果;

(2) 综合考虑临江楼与湘赣码头的设计,特殊是临江楼与文星桥的位置关系,临江楼层数哀求为2~3层;

(3) 综合考虑文星桥南北两侧桥头空间的设计,集散空间的组织,尤其是与岸边的交卸关系;

(4) 着重考虑桥梁与方案下穿隧道,以及两侧驳岸的连接办法(详细细节参照设计任务书)。

创新性哀求

(1) 形式创新,构造稳定:在构造稳定性条件下,展现吞并创意性与实践性的构造与空间构成,结合实际环境,连接南北两岸;

(2) 动态空间,多元活力:可不雅观、可游、可玩的活力场所,公共、文化、商业等诸多业态的驻扎地,俯瞰两岸景致,远眺古城风貌,步辇儿与互换的生活地带;

(3) 未来生活,全新体验:容纳与催生未来新生活,打造一座全时段的“桥综合体”,哀求考虑例如夜景亮化、夜晚生活、夜晚经济、四季生态栽种等元素,塑造有无尽可能性、不断演进中的桥生活圈。

04.

报名与作品提交

报名

竞赛面向国际、海内的设计师和团体,以及跨专业的个人和团体,征集具有创意性的设计方案。
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如以团队形式参赛需确定1名组长。
参赛团队成员组成中需担保至少有一名建筑学专业背景组员,其他(干系)专业可一同组队参赛。

上岸网址http://wenxingbridge.chinabuildingcentre.com,

点击“注册/报名”报名并填写详细信息。
也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官网报名。

网上提交注册报名表,将得到唯一报名序列号(序列号即为注册手机号)。

作品提交

参赛者一律提交电子版作品(包括图纸及干系文件),详细内容见作品哀求;

作品提交邮箱为:

wenxingbridge@chinabuildingcentre.com;

邮件主题请以“作品提交+参赛作品标题”为格式。
竞赛组委会不吸收任何纸质版作品。
所有参赛作品届时将进行统一打印和展示。

联系办法

中国大陆地区:

张婧钰 +86 18511537507;zhangjingyu@chinabuildingcentre.com

赵志霖 +86 17310012015;zhaozhilin@chinabuildingcentre.com

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Amy DONG +86 15389869269;dongjiarong@uedmagazine.net

竞赛邮箱

wenxingbridge@chinabuildingcentre.com

竞赛官网

http://wenxingbridge.chinabuildingcentre.com

古城在召唤

聪慧大脑行动起来

创新助力古城再生

丰硕奖金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