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齐鲁大地上,黄河河道全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2%。

作为黄河中下贱的主要省份,近年来,我省自觉服从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计策,突出山东特色和比较上风,因时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动这一重大国家计策在山东落地落实。

惠鸣建筑设计公司 住宅建筑设计

本日,大众报聚焦我省沿黄部分市县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探索实践,看当地如何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大文章。
敬请关注。

作为黄河中下贱主要的蓄滞洪区,东平湖变了样子容貌

“随河船”转行记

□ 曹儒峰 通讯员 李 娜

初夏的傍晚,漫天的晚霞映照在东平湖上。
壮阔的湖面色彩斑斓、波光粼粼。
一阵风吹过青青的芦苇丛,惊起了几只白色的须浮鸥。

此时,走过一条环湖路,渔民董在云的“随河船鱼馆”迎来了新一拨客人。

“滋啦——”一盘白花花嫩生生的鱼片下了锅,少焉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喷鼻香味。
董在云见告,她最拿手的菜便是这“一鱼三吃”,把一条鱼做出清炖、鱼丸和炸鱼片三种吃法,很受顾客的欢迎。

“老板手艺真好啊!
”顾客边吃边竖起大拇指。

“做鱼算啥妙手艺?我最好的手艺是捕鱼!
”董在云笑着回道。

董在云今年65岁,是东平湖的“原著”渔民。
一贯以来,很多渔民以船为家,被称为“随河船”。
她的家也在船上,三个女儿都是船上生、船上长。

“除了靠湖吃湖,我们没别的营生。
出湖捕鱼是风里来浪里去,收成不多,还得整天心惊肉跳。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真是太苦了!
”忆起往昔岁月,董在云不禁一声嗟叹。

韶光来到1993年,由于安全事件频发,政府逐渐撤消“随河船”。
原来在船上居住的渔民全部被安置到岸上的村落落里。
“一分地皮也没有,还借住在亲戚家,日子还是穷,没多大改不雅观。
”董在云说。

真正的转机涌如今2015年。
作为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大库区移民县,东平县争取成了全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试点县,下决心彻底改变东平湖库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工程总投资41亿元,培植了14个社区,让5.1万名群众搬进了新家。

送走了一桌顾客,董在云端着一杯茶水坐了下来,享受少焉的清闲。
“听到这个的时候那真是高兴,一下子就能住上新楼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真是一辈子都不敢想啊!
”董在云对说:“这回的政策特殊好,一个移民就能拿到两万五千元的补助,我们一家人都能领。

说到这里,她站起身,一边把围裙解开扔给女儿孙兰兰,一边激情亲切地约请:“走,我带你去我们小区看看,很近的。

初夏的傍晚沿湖而行,日光柔和,凉风习习。
创造这条环湖路景致迷人——一侧是天光云影的东平湖,另一侧则是鲜花锦簇的景不雅观绿化带,走在上面颇为惬意。

董在云说:“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这条路都成网红路了,好多游客来拍照,都说东平湖真是越来越美了!

这份俏丽却来之不易。
就在三年前,全体东平湖一半的水域面积都被养鱼的网箱网围侵略,每年投入湖里的饵料就达万吨。
再加上2000多艘采砂船、20多艘餐船,湖边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湖中,不仅水质变差,那味道更是腥臊恶臭。

东平湖不仅是黄河中下贱主要的蓄滞洪区,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枢纽。
东平湖对付全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形,东平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大力开展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包含拆违清障、拆除网箱、餐船撤消等九大攻坚行动,打消违法建筑447处,清理网箱网围12.6万亩,打捞菹草4万吨,清理废弃船只1500艘,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标准以上,东平湖终于碧波再现。

同时,东平县大力履行了环东平湖生态隔离带培植。
改进了区域性小气候,阻隔了污水和垃圾入湖,为东平湖筑起一道生态樊篱。

好风景如何带来好日子?东平县一方面采纳“两区共建”的办法,将移民居住的社区和家当园区建在一起,大力引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家当,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致富;另一方面,依托秀美的山水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秘闻,大力发展文旅家当,培训和勾引群众开办渔家乐、民宿等。
于是,就有了董在云家的“随河船鱼馆”。

“我们渔民别的菜不敢说,便是善于做鱼!
”董在云说:“开这个小鱼馆可比出湖捕鱼好多了,收入稳定又安全,旅游旺季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三千多元。

关于老伴儿,董在云也有自己的安排。

目前,东平县与中林集团互助,成立了山东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还将培植生态渔业家当园,成立专业的护鱼队、捕捞队、采摘队等,接管大量的沿湖渔民加入进来,让他们变成家当工人。
而东平湖也开启了一个“以鱼护水”“以渔富民”的新时期。

“到时候,让老伴儿也去那个公司干活,加入这队那队的,就凭他那老渔民的好把式,绝对干得好!
”提起未来的生活,董在云笑声朗朗。

35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滨州种起5106亩高质量绿化林带

淤背区变“绿廊”

□ 姜斌 通讯员 刁会超 刘倩

大河奔流,莺飞草长,千里黄河穿越广袤的要地本地汇入万顷渤海。
黄河流经滨州市94公里,个中35公里穿城而过。

沿着滨城区黄河大堤一贯西行,南侧是滚滚黄河向东翻涌奔流,北侧则是滨州市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现场,棵棵苗木特立,时时有工人在林中穿梭,对植株进行养护。

“自今年1月起,滨州市高标准履行了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对黄河淤背区原有林带分类进行提档升级,在滨城区、博兴县、滨州高新技能家当开拓区、滨州经济技能开拓区、惠民县以及邹平市的黄河淤背区培植高质量绿化林带。
沿黄六县(市、区)共计完成重新栽植面积3930亩,完成提升改造面积1176亩,任务完成率均为100%。
”滨州市自然资源和方案局二级调研员李永红见告。

截至4月20日,除沾临高速两侧、乐安黄河大桥两侧因重点项目施工占地无法栽植外,滨州市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
在全省沿黄九市中,滨州市履行的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施工韶光跨度全省最短。

据先容,这次绿化提升工程按照“生态优先、统筹景不雅观、适地适树、突出特色”的原则,选取银杏、白蜡、国槐、栾树等树种,构建了“一段一景”的黄河大坝标准示范段绿化景不雅观;同时在交界地段、道路出入口等主要节点采取“乔、灌、花、草”立体化园林绿化模式,通过乔灌花草高低错落与常绿树、彩叶树、落叶树种合理搭配,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彩)的绿化效果。
“春有花海、夏有葱郁、秋有黄叶、冬有翠绿的绿化景致,形成了具有滨州地域特色的‘多树种、景不雅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黄河生态廊道。
”李永红说。

“我们不仅将在沿黄河淤背区打造一片约5106亩的高质量绿化林带,一条‘多树种、景不雅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生态廊道,还将带动沿线文化旅游、餐饮等家当发展,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得到感,在全省叫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李永红先容。

去年“五一”期间,黄河之星生态园对市民开放,包含可容纳2000余人的黄河之星合唱广场、休闲营地、“几”字形黄河微缩景不雅观、亲水平台、花海等板块,与已经建成的景不雅观骑行道、沿黄车行道有机领悟,成为黄河生态保护示范点和市民亲近黄河的文体活动区。

在黄河之星生态园里,一处203亩的葡萄栽种基地分外显眼。
“我便是看中了这里的位置,23座日光温室和16座大拱棚,栽种了六个品种的佳构葡萄供市民休闲采摘,采摘期从5月份一贯能持续到10月份。
”葡萄栽种园卖力人张军乐说。

“去年果园收入40多万元,比2019年增收近10万元。
”在位于邹平市台子镇黄河於背区十公里水果长廊的惠鸣家庭农场,农场卖力人王会明夫妇正在修剪果树枝,王会明说,就连这些修剪下来的果树枝也被东营一位开饭店的客户以每公斤0.26元的价格早早预订了。
“果园里各种水果加起来有三四十个品种。
从5月份杏上市开始,各种水果采摘期一贯持续至10月尾。
”王会明说。

打造黄河流域第一个国际慢城,淄博高青县的治黄之路

小城里的“生态圈”

□ 王佳声 刘磊 通讯员 王克军

立夏后,繁花似锦的淄博市高青县黄河安澜湾景致如画,游人如织。

邢富村落的家就在景区阁下。
作为老高青人,67岁的邢富村落险些每天都会到黄河边的天鹅湖国际慢城、安澜湾等景区转几圈。
5月16日一大早,为了避开周末的客流高峰,他决定改道黄河大堤,带老伴儿去体验“百里绿色长廊”的独特魅力。

邢富村落站在高耸的黄河大堤上,带有黄河水气息的微风迎面而来,满目绿色郁郁葱葱、随风摇荡,成群结队的鸟儿时时在天空飞过。
从小就在黄河风沙里摸爬滚打的邢富村落不禁感慨万千。
在他的影象里,过去的黄河滩便是盐碱、水涝、风沙的代名词,频繁的水患留存下来的只有茅草,细腻的沙尘在肆虐的风暴中漫天飞舞。

过境47公里的黄河,是高青县的符号,也是高青县万物生息的源泉。
在邢富村落的印象里,这几年黄河沿岸生态修复管理的变革险些一年一个样,沙尘肆虐不再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6年前,天鹅湖国际慢城所在的位置还是黄河灌区引水沉沙之地,湿地淤积、杂草丛生、扬尘四起。
高青县依托黄河湿地资源,将高青历史文化、地方风尚和当代文化奥妙融入黄河岸边的自然景不雅观之中,建成了集不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研学科普、康体养生、生态宜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家当园区。
项目实现了对黄河外滩盐碱涝洼地的生态修复,现已规复湿地200万平方米,形成绿化16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0公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秀,拥有树木80余种2万余株,绿化率达80%以上,负氧离子常年达20000个以上,形成了颐养身心的良好环境,被誉为“天然氧吧”,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国际慢城。

进入5月后,慢城内的白鹭迎来繁殖期,成群地在矮小的树杈或灌木丛中营巢。
对鸟类颇有研究的爱鸟人士赵俊杰说,白鹭被称为“生态鸟”,对生存环境哀求非常高,近年来慢城周边白鹭的数量越来越多。
不但白鹭,中华秋沙鸭、侏鸬鹚、鸟中“熊猫”震旦鸦雀等天下性濒危鸟类也在慢城频频“亮相”。
鸟类的增多正是得益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进。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进,生态上风浸染充分显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应运而生。
得益于黄河水的哺育滋养,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牌号认定农产品高达15件,优质的农产品卖出了普通农产品3倍的“天价”。
为了知足市场需求,高青县正着力打造10万头高青黑牛养殖基地、千亩藕虾立体种养基地、万亩稻虾立体种养基地,持续放大生态农业的效益。

不仅卖农产品,高青县黄河岸边的农人还通过“卖风景”,端起了“旅游碗”。
蓑衣樊村落位于黄河南岸,三面环水、植被丰茂,与村落东的天鹅湖国际慢城融为一体,是国家级俏丽村落庄。
在统一方案下,村落民把自家的院落打造成田舍乐和民宿。
村落民卢金霞说:“3间民宿每年能给他家带来10多万元的收益,儿子在城里的婚房便是民宿给挣来的。

上午10:30,邢富村落和老伴儿正玩得尽兴,儿子邢晓宇打来电话催他赶紧回家帮忙,家里的田舍乐已经游客满座。
“得走了,回家给游客当导游去,好好讲讲咱们的好风光!
”邢富村落笑颜满面。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