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建筑方向最大的变革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即反套路,重园地。
首先我们来聊聊美院是如何反套路的。如果将韶光退回两年之前,我们将2020年作为一个分边界,我们就可以创造在2020年之前,美院的考题是没有什么太大变革的,2020年初试考题为城市中的8间老年人公寓,而2019年的考题则为城市中的8间青年人公寓。
如果是对美院建筑考研有一定理解的同学就能意识到,这两个题是完备可以互套的。首先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说,两个考题根本哀求是完备相同的,即八个可供单人居住的房间,其次便是配套的公共举动步伐比如卫生场所,社交空间等等,唯一的差异就在于老年公寓须要只管即便避免高差,设计有更多的便利举动步伐如坡道、电梯等等。
这也就意味着两套考题的平面可以做到险些完备相同,只要你准备了一个方案,在空间安排上就险些不会涌现什么问题,且就美院本身的招考来说,在平面上有一些小的瑕疵也是可以接管的。而就建筑本身的形态来说,只要接管过干系培训,理解美院常用的建筑措辞,再带上一点点的表现技法,即可以拿到一个合理的分数。
但如果我们再看近两年的考题,2021年的考题是白领食堂,而到了今年的初试考题直接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园地,直径110米的深坑内的老年公寓,且哀求3500平米的建筑面积。就2021年的考题来说,白领食堂这种题目在过去的考试中是完备没有涌现过的,从功能角度来说可能与茶肆比较类似,但显然食堂须要供应更大的备餐面积,要有更加合理的动线,这也意味着考试有了更高的建筑学根本哀求。但就2022年环艺与建筑的考题则与以往出过的任何题目都不同,有特殊明确且分外的园地哀求,这也就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而且对付研究生初试的六个小时考试韶光来说,建筑的体量也有些过大了,直接导致很多同学没有画完。
园地大概是这样
但实际上,这一套题的重点在于“场所”,理解好场所之后再动笔。美院考试在这里有一个套路,由于园地极其分外,如果不针对园地对自己准备的方案进行调度,贸然套题一定得不到高分。就这一套题来说,最好是让自己的方案与园地发生一定的关系。其次再去考虑老年公寓部分,就这一套题的老年公寓部分来说,其尺度也是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考题的,也就意味着担保卷面完全的情形下,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功能合理,形式感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加分项。如果为了知足独特地形而导致卷面不完全,显然是没有办法通过考试的。(不同专业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面对美院考试园地大小的变革多端,首先是从图面部分提及。如果遇见特殊大的园地,比如上文提到的2022年初试考题,在1:100的比例下,按照以往的画法去细致的表现方案采取的材质、肌理等等细节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哪怕对付手速比较快的同学可能也只够上基本的调子。但对付绝大多的同学来说画完就已经不错了。这种情形下我们就须要优先担保画面线稿的完全,线条干净,建筑节点之间的交卸足够清晰,明确干净的线稿是很能展示一个人的制图功底的。
如果韶光还是不足,可以考虑不用尺子表现立面图和剖面图。一样平常情形下这两张图所占面积比较小,手绘难度也相对较低。自己在平时也可以多多练习剖面图立面图的手绘,学习一些精良手绘作品的表现手腕,比如下图这种剖透视,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建筑的天生逻辑,考试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只不过不会有下图这么繁芜。
Paul Rudolph’s penthouse apartment, 23 Beekman Place, New York City. 1965, Cross section.
而对付方案设计本身来说,以往的情形可能是准备几套方案不断练习,在考场上看到考题再选择一个与自己练习最靠近的方案来画,但我相信大家也感想熏染到了最近的考试彷佛便是在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以至于涌现了非常分外且明确尺寸的园地哀求。
面对这种情形,首先我们该当知道,建筑是一个逻辑的游戏,构造与构造交卸的逻辑,形式与园地组合的逻辑,空间与用户互动的逻辑,以是在面对未知的时候,我们就该当去练习自己对付建筑的逻辑思维,在近年的考题中,园地与形式之间的组合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但明年可能是别的,更多的是去培养自己对建筑天生逻辑的知觉。
我们把问题回到考试本身来说,面对考试的话我们该当要带有一定的类型学思维。在考试之前我们该当准备好自己的原型“空间原型“与”建筑元素“,而这便是通过我们平时的大量练习得出来的。
比如上图这种原型
每当我们完成一张比较好的方案时,就该当去思考如果我们刨去所有的装饰,材质,只留下建筑的体块关系,虚实,流线。把建筑简化到极限。去研讨个中的空间关系,形成一套自己的原型库,就可以在遇见不同的考题时,只对现有的原型进行微调就可以直接套用原型的建筑空间关系。而这在考题园地比较繁芜的情形下就可以大量减少调度方案的韶光。
斯卡帕的建筑细部
在总结空间原型的同时,还须要去网络一些建筑干系元素,比如开窗,转角、入口交卸等细部空间的做法,根据不同的园地条件将这些细部融入到方案中,让自己的方案与园地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这样的建筑也与美院一贯推崇的我国传统因时制宜的建造精神相符合。
很多同学参加了美院的考试之后以为美院的考题切实其实琢磨不定,但我们早就在《园冶》中理解到,造园的第一步应该是“相地”。对付建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在推进一个方案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如何让建筑与园地合拍,如果各位去看看美院的象山校区,可能会对真正园地有不同的理解。而当你真正理解了园地之后,才会明白自己须要做什么。
好友在家中拍摄的象山校区,建筑与山势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