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和朋友开车经高速公路从文昌返回琼海,途中在冯家湾做事区安歇,被那里的独特建筑和展示形式所吸引,细细看来,印象很深。
冯家湾做事区在海南高速公路海琼段K082处,说它有特色,是由于那里的建筑设计独具南洋风格,融入了海南"华侨之乡"、"南洋影象"等元素;说它印象深,是由于那里的"琼文拾遗馆"内容丰富,以新颖的形式推介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别具一格的指路标志。
南洋书局、椰风咖啡馆、椰喷鼻香鸡饭店、南海大剧院、椰芝林大药房等招牌。
娜娜胭脂行、摩登服装店、波记摄影馆的招牌。
波波椰百货公司、波浪理发店、兴隆典当铺的招牌。
椰记茶楼的饮品和点心种类繁多。
建筑表面还有一些动漫形象点缀个中。
在冯家湾做事区内,有一座"琼文拾遗馆"。这是由海南省交控做事区公司发起,海南省群众艺术馆(非遗文化遗产保护中央)辅导,琼海和文昌两市的文化部门以及海口市有关方面参与共同建立的。
该馆通过"非遗 · 动漫"的创新组合,以生动的项目演绎、有趣的场景还原,先容了琼海、文昌两地的部分非遗项目。
文昌灰雕,"灰雕"又称"灰塑"或"灰批",俗称"墙身画",紧张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等,是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其内容多是山水、花卉、鸟兽、人物、书法和各种传统纹样。
灰雕工艺风雅,用石灰在建筑物上雕塑造型,表现形式有多层次、立体灰雕、浮雕式"半沉浮"灰雕,也有圆雕式单个造型"单体"灰雕等。
明清期间海南灰雕盛极一时,与琼人下南洋的风潮密切干系。相对付石雕、木雕而言,灰雕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可在墙头、尾檐、照壁等其他雕刻工艺不易施展的地方大显技艺。
炭画,又称炭精画,顾名思义因此木炭、炭精条、炭精粉为紧张材料,以擦、揉为紧张技法绘制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故又称为"擦笔画"。
传说炭画发源于1896年的上海,当时的画匠结合西方素描艺术,以炭精粉为质料,以羊毫笔为工具绘制作品。起初紧张用于绘制的是人物,后期经由发展,更多的画家参与制作人物、花鸟、山水画等作品。
文昌竹编,紧张指粗丝竹编工艺(无瓷胎竹编工艺)。粗丝竹编工艺品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盛产,制作流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由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风雅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
"东坡笠"即琼海市的"山坡笠",是民间传统竹篾产品。传说苏东坡贬琼后,对本地的山坡笠爱不释手,笠不离身。海口市五公祠和儋州市苏东坡书院的苏公像就戴此笠。
"东坡笠"是海南琼海民间最简便、最盛行的传统竹篾笠帽,它能遮日挡雨、防风御寒,能当枕头、又可盛水,还可以用于当水缸、铱盖等。
海南省盛产椰子,栽种椰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南椰雕是岭南著名的工艺品之一,在古代曾被誉为"海南贡品"。
海南椰雕以椰子壳、棕、木为基本质料,利用平面浮雕、主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雕刻技法,与贝雕镶嵌等装饰手腕,制成独具特色的茶盒、花瓶、喜罐等传统工艺品。
橄胡,黎族和汉族弓拉弦呜乐器,史称"潮提",又称"小胡",海南方言叫"椰子壳年"。
椰胡因其形似二胡,音色与二胡比较柔和、淳厚,富有地方色彩,深受人们喜好。
琼海市中原镇的王仕国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椰子胡,工艺风雅,音色独特,韵味浓厚。椰胡的胡筒尺寸对音色影响很大,要逐步地磨到得当为止,不能有1毫米的偏差,每把椰胡的胡筒都是独一无二的。
是传承人根据每个椰売的尺寸、厚度、形状、长龄等条件来调度音色制作,音窗转孔的间隔和图样也大都不同。由机器制成的椰胡,演出者只能拉出一至两个手位,而他制作的椰胡拉到第四个手位,音质同样很好。以是,王仕国手工制作的椰胡,享誉海内外。
刺绣蜡染技艺,是传统衣饰的分外工艺,在琼海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霸占十分主要的地位。
苗家女子喜好刺绣,且不打样稿,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用缝衣针在蓝靛染过的黑篮布上,用红、蓝、白等彩线绣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图案比较集中繁芜的头巾,色彩鲜艳,每天绣两个小时,一个月才能完成。通过奥妙组合的几何图案,做工风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文昌公仔戏,又称"木偶戏",是海南地方特色的一个戏曲艺术品种。早在元代期间,海南就已涌现俗"公仔戏"的手托木头班,用于演出的公仔(偶像)头部约40厘米,以木头雕刻,上半身以藤竹编织肩膀,两手用木刻成,下半身用袍裙掩蔽,而以靴、鞋代脚。
为方便操纵,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演出舞台阔一丈旁边,以布幔围遮,演出者在幕后唱戏,同时操纵偶像在幕前演出。
文昌公仔戏是不朽的民间艺术宝贝,它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为一体,在海熏风行四五百年而不衰,具有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代价。
"鲤鱼灯闹春",是琼海沿海渔乡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民间风尚活动,已盛行几百年,特殊是在潭门渔乡尤为盛行,至今仍久盛不衰。
鲤鱼灯闹春,灯舞古已有之,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笔墨的"灯舞"记载。每逢年节(尤其是元宵节)或祈雨、敬拜、祈求丰收等仪式,宫廷和民间每每都会进行灯舞演出。起初,灯舞以摆字为特色,后逐渐发展以彩灯列布局图案,创买卖境的民间舞蹈样式。
南海航道更路经,"更"是古代打算航程的单位,一更即是60里,"路"是指航行的路线图,"更路经"即海南渔民在我国南海海疆航行、捕捞过程中所积累的南海作业与贸易的航海知识和履历,涉及《更路薄》、航海罗盘及南海地理、天象、洋流、岛礁、捕捞等各个方面。
作为海南人创造和开拓南海诸岛的真实历史记录,"南海航道更路经"是认定南海诸岛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为我国外贸史、航海史、南海开拓史的研究供应了宝贵的史料。
冯家湾做事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展示内容和优质的做事质量,在为过往车辆和职员供应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增长了知识和见识。这种"南洋文化主题做事区"的培植,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和考试测验。
2021年12月22日拍摄于海琼高速公路冯家湾做事区,12月23日编辑于琼海悦居万泉小区。
作者:王新民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