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门》便是大家所熟习的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可谓是网红打卡点,位于南澳县青澳湾北回归线广场,是迄今中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
雕塑采取汉字“门”字进行演化造型,每一个建筑尺寸都有它的分外意义所在。

“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图片,短的悬臂长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长的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门的宽度9.23米对应秋分9月23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恰好对应北纬23°26′。
”《自然之门》的创作者、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常务理事、广东设计师同盟副主席郑少文向大家先容道。

恩字建筑设计讲授片 建筑法规

活动中,郑少文紧张讲述的是如何通过建筑措辞去表达该作品的内涵。
同时还结合了道家、儒家思想,向大家阐述了该标志的人文性,提醒大家要回归到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来。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由正大集团带来的一段《百善孝为先》的视频,视频讲述的是一个老师每天带着他患有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去教室上课,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
但是一次老母亲的走丢,让很多人能够逐渐理解老师的做法,理解母爱,懂得戴德
视频末了老师找到老母亲、与母亲牢牢相拥的镜头,令在场的不雅观众冲动不已,乃至留下眼泪。

“全天下所有的人,出生后学会的第一句话都是叫妈妈”。
雕塑《恩》的创作者、泰国正大集团副总裁、砚峰隐士李闻海说道。

城市雕塑《恩》坐落于汕头市儿童公园,雕塑的一壁是一位有身的年轻妈妈,她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肚子,脸上自傲而骄傲的神色,让人觉得很亲切。
其余一壁是把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手里拿动手杖,深深的皱纹,弯弯的腰,让人急速肃然起敬。
题字内容为“妈妈把青春留给我,把岁月留给自己”,笔墨乃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作品主题——母爱之恩。

李闻海向大家先容了《恩》的设计理念。
作为潮商学研究的发起人,他在当时更是遐想到潮商文化的内核:戴德!
潮人最独一无二的报恩办法——江山易姓,提到韩愈被贬到潮州往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做出的突出贡献,而建韩文公祠、将鳄溪改名韩江等;正大集团在改革开放之初回家乡投资……一系列的事例都是为相识释戴德的主要性,戴德授予艺术永恒热力。

在2017年,李闻海提出捐赠《恩》雕塑获大力支持,并探求了花岗岩作为材料,提到为何选择花岗岩,李闻海说道,“它可以保存良久,一万年都可以。

在活动末了的访谈环节,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陈志民和李昊宇教授上台分享了他们对《恩》和《自然之门》两座雕塑的感想熏染以及专业阐发。
陈志民说,“这两座雕塑都是我们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它们把握住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脉搏,使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叶彤

【拍照】林奕莎

【作者】 叶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