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区1号楼72岁陶廉明来说
曾经都是“异想天开”的事
如今已成为日常小确幸
静安区探索为老公房加装电梯的新办法,率先完成加梯舆图体例,推动加装电梯从“个案”走向“量产”。这也是上海民心工程之加装电梯工程的一个缩影,并成为贯彻“公民城市为公民”理念的一个主要内容。
新民“上海时候”
“爬楼房”升级成“电梯房”走进临汾路375弄,小区入口左边第一排第一幢楼便是1号楼,一台灰色的钢构造电梯紧贴着淡黄色的墙壁,乘梯而上,一键直达任意层。
临汾小区不少楼房已经加装好了电梯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由于住得高,‘高下楼难’成为很多邻居的心病。”陶廉明回顾道,他们楼有18户居民,8成居民是退休老人。2015年,一名90多岁的老人突发疾病,等来了120救护车的医护职员和担架,却没办法通过逼仄的楼道,末了由三名热心邻居接力背下楼。事后,很多邻居倡议:“加装一部电梯,打通老人高下楼的‘生命通道’。”
“第一次征询楼道里居民加梯意愿时,超过90%居民表示支持,无反对见地。”陶廉明回顾道,当加梯项目正式提交后,有邻居反悔了:加梯会不会占用公用空间,对房屋质量有没有影响?为此,静安区房管局、临汾街道、临汾路375弄居委会成立了加梯事情小组,多次沟通协商,带领居民去杨浦、虹口等区学习加梯成功履历,花费近一年韶光肃清了居民的顾虑。加梯施工前夕,2号楼03室居民表示“强烈反对”,由于加装电梯紧邻03室窗户。这时,事情小组走进2号楼,挨家挨户先容加梯方案,并听取反对者的建议,将电梯位置向南移动了5米旁边。同时,1号楼加装电梯还得到全体小区三分之二业主的赞许,没有反对见地。2019年1月1号楼电梯竣工投入利用吸引了很多居民来参不雅观、体验好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像一个个孩子乘坐电梯上高下下纷纭为加梯工程竖起大拇指
正在利用加装电梯的居民
利用电梯需刷卡
加装电梯的同时小区各楼房的一楼也进行了各种美化加梯“跑”出加速度看着临汾小区1号楼加梯成功很多心动的居民纷纭走进居委会表达强烈的加梯欲望调查显示临汾小区46栋售后公房超过80%居民表示“支持加梯”
“居民加梯意愿非常急迫,但是,加梯涉及工程审批、施工、验收、运维等多方面事情,每一幢楼须要折衷的问题不一。”
静安区房屋修缮工程管理中央副主任(静安区加梯事情专班专项卖力人)魏联兵先容他们排摸了加梯碰着的常见“难点”“痛点”积极搭建三级平台逐一化解
区层面建立折衷平台,积极与电力、燃气、供排水、通信、地铁等单位加强沟通,办理管线移位等问题;
街镇组建做事平台,通过组建加梯临时党支部等办法建立推进机制,在宣扬勾引、技能支撑、群众事情等方面供应支撑;
居民区构筑协商平台,通过积极发挥居民区党总支核心浸染,依赖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自下而上的社区民主决策,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在三级平台的支撑下,第二批11台电梯加装与之前比较大大提速。
临汾小区不少楼房已经加装好了电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静安区为加梯减负增能,结合“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结合加梯舆图,进一步加大宣扬辅导,引发群众参与激情亲切;结合“俏丽家园”,统筹谋划,提前布局,减轻居民用度支出,避免重复施工,帮助百姓早圆电梯梦。
正在加装电梯的楼房截至今年2月尾,静安区坚持“能加、愿加,则尽加、快加”的原则,在用在建在批加装电梯299台,涉及居民户数达5363户。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静安区将力争加梯开工超1000台。
来源: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