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有“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说的是皇家建筑的精美,木构和墙体部分的表面都施油饰彩,看不出原来的材料。可见对建筑饰以彩画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古建筑大都是土木构造,对其饰以油和彩画,既起到装饰浸染,更有保护意义。
无论是皇家宫苑,道不雅观寺庙,权贵庄园,还是各种园林,乃至普通民居,只要您留神,都会看到彩画。按建筑物的等级不同,彩画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第一流级是和玺彩画,又称为宫殿建筑彩画或官式彩画。清代多用于天子听政、居住等的宫殿建筑以及祈天、祭祖的礼制坛庙建筑上。紧张有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5种。
次于和玺彩画的是旋子彩画。最早涌如今元代,明初终极定型,清代广泛运用。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利用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每个旋子划分为枋心、藻头和箍头三段。
最常见的是苏式彩画。它源于江南,原属于民间彩画的范畴,清代传入宫廷,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种,紧张用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它题材丰富,人物、山水和花鸟均可入画。
在颐和园中随处可见建筑彩画,长廊中就有一万多幅,虽说不少是新画的,但内容和题材都依据的是原有资料。颐和园太大了,无论您是跟团,还是自助,走累了,随便在什么地方坐下,都可边安歇边欣赏这些绚丽多彩的彩画,体会皇家园林中的别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