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午饭后,我总是要在《日本华侨报》社附近涣散步,虽然没有近代日本作家永井荷风那般“穿着木屐,手持一份旧舆图,探求东京往迹”的“雅兴”,但内心里还是喜好中国那句“饭后百步走,能过九十九”的谚语。
当然,兼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效能,岂不是好事。

那天,经由麴町小学的时候,创造校园里有一座二宫尊德“负薪读书雕像”。
好在日本校园大门的管理并不严格,我就进去“到此一游”,拍了一张照片。
实在,我在日本全国各地许多小学,都瞥见过相同的雕像。

日本小学建筑设计案例 施工管理

我个人的觉得是,日本的这个二宫尊德与中国童歌里面的“小呀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没有太阳晒,没有风雪刮,只怕那师长西席骂我

大略地说,二宫尊德这天本江户时期后期著名的农政家和思想家。
他12岁的时候代替重病的父亲参加治水工程;14岁的时候父亲病故,他就帮助母亲持家照顾小弟;16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他就在劳动之余冒死读中国文籍四书五经,相信“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18岁的时候开始独立,当佣工挣钱,开拓荒地,修缮房屋,不但在24岁的时候成为小地主,还在26岁的时候成为小田原藩家老服部的青年武士。
关键是,他成名后还在小田原藩士中组建了以“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为伦理规范的信用互助组织——“五常讲”,特殊讲究“报德仕法”,这还了得,一个“草根逆袭”的榜样,经由日本近代作家幸田露伴的《二宫尊德翁》(1891年10月初版)一书,活活地出身了。

后来,在中日甲午战役中担当日本第一军司令的山县有朋以为屯子苦孩子出身的二宫尊德有“政治利用”的代价,亲自倡议在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
日本画家小林永兴为此画了一张“负薪读书图”,根据这张绘画而来的雕像也就涌如今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
只管后来有人指出画家小林永兴这幅画是抄袭中国那幅描述汉代家贫好学的“朱买臣图”,但在“造神运动”的时候,这种指摘就叫“不知趣”,不会有人答理的。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山县有朋一方面率军攻打作为日本“文化母国”的中国,恩将仇报;另一方面则在海内树立“懂得报恩”的“样板”,二心坎不感到抵牾吗?这这天本版的“双标”?

美国人有明白的时候。
1945年日本败北往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盘踞军司令部曾哀求日本各地拆除二宫尊德雕像。
那个时候,日本千方百计地想在实行麦克阿瑟的命令上打上一个或者几个折扣,并且为此暗自欣喜。
到1946年,日本中心银行发行的一元日元纸币上居然涌现了二宫尊德的画像,盘踞军司令部对此也睁一眼闭一眼让它过关了。
聪明的日本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动向”,不仅不再拆除这个铜像,反而在此根本上增建水泥的、石头的各种不同材质的相似雕像。

如今,在二宫尊德的出生地小田原市有“报德二宫神社”,在二宫尊德的去世地今市也有“报德二宫神社”,在他从事农业改革的栃木县真冈市有“樱町二宫神社”。
这真的是在造神啊!
不过,我倒是欣赏“报德二宫神社”雕像上的一句话:“没有经济的道德是空话,没有道德的经济是犯罪。
”(2024年3月23日写于东京“乐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