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山西东大门,和顺县在“绿色”行动。
和顺县已成立了山西东大门培植领导组,县委布告孙永胜说,和顺县正在以转型为抓手,培植山西东部主要的新型工业基地;以交通为先导,培植山西东部主要的交通枢纽;以资源为根本,培植山西东部主要的当代物流基地;以区位为依托,培植山西东部主要的区域创业互助平台;以县城为核心,培植山西东部明珠新城;以文化为媒体,培植山西东部主要的文化家当园区。

家当——构建新型绿色家当体系

上海晋衡建筑设计德律风 新型材料

2012年3月,和顺县公民政府与都城家当培植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都宝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36.6亿元的《山西和顺煤层气新型工业化利用示范区投资互助协议书》,项目达产后年发卖收入154.39亿元,财政收入将新增22.7亿元。

2013年1月24日,和顺县公民政府与北京中冶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200亿镁合金工业园区互助协议。
又一个重磅项目的签约意味着和顺将进入打造“中国镁都”的新时期。

……

一个个项目互助的达成缘于和顺县这几年始终坚持的依托煤、延伸煤,更要超越煤、跳出煤的家当转型发展思路。
他们按照“传统家当升级次、地面家当增活力、潜力家当长后劲”的原则,推动家当向绿色转型。

在推动传统家当改造提升中,和顺县环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大家当规模,做长家当链条,做强家当竞争力。
他们通过履行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吞并重组和技能改造、淘汰掉队产能,使单井生产规模提升到90万吨以上,主导家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同时,立足资源上风,在延伸家当链条、发展循环经济上做文章。
在发展潜力家当上,和顺县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突出重点领域,开拓特色产品,使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和房地家当发达发展,一批民营企业康健发展,第三家当呈发达发展之势。
在发展新型家当的过程中,和顺县充分发挥开放引进的威力,以 “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园区培植”为抓手,积极对接海内成本家当转移,联高联外联强,引资引智引才。

在和顺县的采访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这块充满绿色和活气的地皮上,和顺县按照“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总体哀求,积极推进煤炭家当优化升级,大力造就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新兴家当,着力打造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倾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路径的工业新型化,奏响了转型跨加倍展的新乐曲,一大批上风传统家当得到改造提升,一大批计策性新兴家当纷纭落地。

物流——培植当代商贸集散地

和顺矿产资源极其丰硕,开拓潜力巨大。
境内已探明的煤炭、灰绿岩、石英砂、金刚砂、铝矾、粘土等矿产品达29种之多,具有巨大的开拓代价和市场前景。
个中,县域含煤面积1852平方公里,是山西六大煤田之一——沁水煤田的资源赋存区,煤炭资源总量128.6亿吨,保有资源储量26.3亿吨,占全市的10%。
储藏量巨大的煤层气和已探明优质高达910亿吨白云矿,其开拓利用代价不言而喻。

当然,和顺作为晋中市版图最大的县,地广人稀,可供给用的地皮较多,制约成分较少,可以作为开放发展的“试验田”。
同时,晋中东山地区矿产资源富集,个中和顺、左权、昔阳、寿阳4个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到“十二五”末,4县煤炭产量估量可达1.1亿吨,占到全市的90%旁边,占到全省的十分之一以上。
和顺肉牛、小杂粮、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畜牧养殖、经济林等资源丰富、特色光鲜农产品,都急迫须要一个平台来承接。

资源、区位、交通等上风,使晋中东山将成为晋中乃至全省的一个包括煤炭生产、物流、交易的“旱码头”。
而向西向南可承接太原、长治等物流基地,向北向东可承接石家庄、北京、白沟、邢台、邯郸等国家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和大型批发市场,出海则可以辐射黄骅港、秦皇岛、天津港的和顺,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一计策支配的核心。

“十二五”以来,和顺便是捉住这些有利成分和“山西综合试验”的先机,在物流基地培植上持续发力。
加强与周边县区的联系,将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在和顺集散,培植太和铁路、和邢铁路新兴经济走廊带;加强与邢台、邯郸等地区的经贸互助,共同打造上风互补,资源共享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央;加强与阳煤、潞安、煤销等入驻和顺大企业、大集团的深层次互助,在发展物流、非煤家当、循环经济等方面实现同步发展。
和顺成为晋冀两省之间具有多省区辐射功能的当代物流基地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城建—— 打造太行宜居新和顺

2011年以来,和顺瞄准“山西东大门”培植的奋斗目标,全力履行大县城、城市扩容提质、产城一体化计策,打响了“两城三路三园两馆一通道”为重点的和顺城市培植战役。

“两城”即和顺新城与旧城主城区改造。
新城培植总占地400余亩,概算投资10亿元。
侧重扩容,为加快城市化和城市当代化进程、拓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公民群众幸福指数而开拓培植的高标准新城区,采纳政府方案设计,投资根本举动步伐,开拓商投资培植。
2012年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了保障房培植、商务酒店、商住小区、道路绿化、亮化等项目。
目前,正在设计学校、医院、河道管理等培植。

旧城改造,侧重提质,主打“三路三园两馆一通道”培植。
自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完成了“三路”之北内环路、西外环路及泰山东路、永宁路培植,南内环路即将竣工;绿化美化上,完成了“一通道”之207国道县城过境段整治,“三园”泰和湿地公园、永和南公园、文昌森林公园以及单位、小区拆墙透绿工程;开工了“两馆”之城市体育馆、展览馆及一中标准操场培植。
与此同时,将城中村落改造与保障房培植同步推进,三年累计投资8.58亿元,培植各种保障性住房4384套,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

至2013年底,县城方案掌握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5.4万人,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5平方米,屯子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供水遍及率达到100%,集中供热遍及率达到77%,燃气遍及率达到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污水处理率达到93%,绿化覆盖率达到39.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9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3.05平方米。
同时,重点推进以义兴镇、李阳镇为主的北部工业主导型城镇组群,以松烟镇、平松乡为主的东部特色文化旅游城镇组群,以横岭镇、阳光占乡为主的西部农、林、牧家当及加工型城镇组群的特色中央镇培植。

位居晋中东山六县区之中的和顺,将成为山西东部“宜居、利居、乐居”明珠新城。

环境——推动环境向绿色转型

实现绿色转型,环境转型是根本。
近年来,和顺县倾力履行“生态立县”计策,以节能减排、生态培植、城市培植和新屯子培植为载体,踏实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工程。

和顺县以绿色低碳为重点,一手抓碳排减少,一手抓碳汇增加。
他们将减排重点聚焦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加快淘汰掉队产能,加大工业污染管理力度。
与此同时,坚持以生态培植和家当开拓并重,环绕培植生态大县和经济林强县的目标,以国省干道和河道为生态廊道,以荒山荒坡为植造重点,踏实推进生态培植,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大生态体系,走出了一条高碳县份的低碳发展新路。

同时,和顺县以统筹城乡培植为重点,同步推进生态城市培植和新屯子培植。
他们环绕培植山水城市目标,全面铺开河道管理培植,“治河、植绿、造景”一步到位,实现了雨污分流、筑坝蓄水,使昔日的污水沟变成了清波荡漾的景不雅观河、护城河;他们坚持身边增绿、见缝插绿,新建了湿地公园等一批园林景不雅观;不断加大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力度,六纵六横路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一座山水合适、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呼之欲出。
在新屯子培植中,和顺县制订了城乡统筹发展方案,着力促进屯子生态环境改进和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培植山西东部一绿洲

为了打造山西东大门的绿色走廊、生态窗口、绿化品牌,和顺负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培植和省培植“六大”工程的支配,大力履行生态兴县计策,坚持以当代林业理念为辅导,以生态经济林业培植为指针,以增绿、增效、增收为目标,以“环城绿化一个圈、通道绿化一条线、村落落绿化一个点、佳构工程一大片”为打破,通过履行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双十”佳构工程,努力打造以城郊绿化和恋思库区绿化为中央的景不雅观林业循环圈,以松烟镇、大东线为中央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循环圈,力争3至5年内把和顺建成太行山区当代林业先导县,全省土石山区生态经济型培植样板县和生态旅游示范县。

2013年,和顺县高出发点、高标准、高质量履行了“双十”佳构造林绿化工程,在9月12日召开山西省造林绿化太原现场推进会上,和顺县被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山西省林业厅付与山西省林业六大工程培植“前辈单位”。
他们坚持把林业生态培植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健全完善“以煤补绿”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投资造林绿化,勾引帮助民间成本投向生态培植,形成了投入多元化的良好格局,2013年总投入达到2.4亿多元。

和顺县坚持“敬天为民”的新理念,增绿与增景相结合、增绿与增收相结合,群众的面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环绕景不雅观林业循环圈和生态经济型林业循环圈进行总体布局。
突出“五化、两结合、一个目的”,“五化”即:通道植树整洁化、林种布局科学化、荒山管理彻底化、耕地地埂生归天、工程包装规范化;“两结合”即:增绿增景相结合、增绿增收相结合;“一个目的”即:打造一个同类型区当代林业的佳构工程。
2014年,和顺县正在环绕上述思路重点履行文昌森林公园、太行山绿化工程封山育林等12项工程。

交通—— 畅通晋冀之咽喉

作为资源大省、全国主要煤炭输出省份的山西,和顺独具“门户”上风,具备培植山西东大门的交通条件。

“十二五”以来,和顺交通就牢牢环绕培植“东大门”,打造交通大通道,全面推进高速、铁路重大项目培植,迅速完善县内公路路网,立体交叉的交通运输网络雏形将初步完成,实现“基本知足”。

截至5月尾,过境的阳(泉)左(权)高速及高速连接线工程已全部落成。
和(顺)榆(社)高速分两个标段履行,个中九标已完玉成体工程量,十标完成总投资6.4亿元,占总投资的84%,完成总工程量的 89%。
两条连接线工程,个中松烟至许村落段完成投资9117万元,占总投资的62%,完成工程量的62%;喂马至平松连接线工程完成投资8900万元,占总投资的53%,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的93%,桥梁工程完成总量的95%,涵洞已全部完成。
估量到年底,和榆高速公路也将落成。
两条高速公路及三条高速连接线的竣工,为培植山西“东大门”,发挥区位上风,抢占交通制高点发挥了打破口效应。

县内公路高速推进。
在干线公路改造上,省道董榆线改造工程2013年开工培植,总投资16.68亿元,到目前已完成投资8.34亿元,年内竣工;在屯子公路培植上,2011年完成屯子街巷硬化341.604公里,率先实现了街巷全覆盖;2012年完成安和线恋思水库16.126公里出境路及南山公园路培植;2013年完成安和线城市过境段(北外环)工程,县道马石线上北舍至石拐段公路改造工程。

据交通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05.76公里,个中二级公路257.089公里,三级公路173.856公里,四级公路674.815公里,公路密度达49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面实现了公路通达深度、通畅质量的提升。

目前,全长480公里的和邢铁路即将开工培植,将成为山西中部东下华 北,直接出海的唯一近间隔铁路大通道;全长94公里的太原至和顺铁路已完成预可研,可与和邢、京广、邢黄铁路贯通,再开辟太原至华北及渤海地区的又一出海通道;力争晋衡高速公路绕行线路靠近县城,实现榆次到和顺半小时通达,交通、区位上风将得到进一步放大。

通讯员 张森林 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