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客家文脉》7月19日版面图
梅州“客侨文化”深厚,是广东省和全国重点侨乡,旅外华人华侨达500多万,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外洋客家半梅州”之誉。
7月10日至11日,梅州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梅城召开,来自外洋(境外)的60位侨胞侨贤和梅州市160名归侨侨眷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审议通过梅州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事情报告,选举产生了梅州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新一届领导机构,进一步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维侨益,共同为苏区融湾先行区培植贡献客侨力量。
梅州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 危健峰 摄
一片侨心向家乡
大会开幕式上,印尼侨领、《国际日报》总裁熊德龙师长西席代表外洋高朋致辞,哈佛大学华南校友会会长、广州源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威师长西席作为新侨代表致辞,梅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仁忠代表梅州市公民团体代表致贺词。
“梅州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客家人刻苦刻苦的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又能捉住机遇融入各国的文化之中,在各行各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熊德龙师长西席认为,客家人爱国、爱乡、爱家的品质以及勇于开拓、不畏困难的精神得到了天下各地公民的认同。“当前梅州正在积极融入大湾区,融入天下发展的格局之中,梅州市侨联要搭建文化互换的平台,通过国内外媒体的联合,让更多的侨二代、侨三代们知晓家乡的情形,通过文化和经济的互换互助共同推动家乡的发展。”熊德龙说。
“2016年年底回到广东创业,团队从5个人发展到100多个人,设计的项目超过200个,个中就包括家乡的曾宪梓纪念馆。能够参与家乡的发展培植,我感到非常荣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返国还乡的张国威深情而自满地提及创业的过程,他表示要武断树立爱国之心,在留学归国青年中起到带头浸染,在国家和家乡培植中展现青年的新作为。
近年来,梅州市各级侨联组织务实笃行、担当尽责,在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维侨益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戴文威在会上希望,梅州市各级侨联组织以本次大会为新出发点,不断初心、接续奋斗,联络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期,为梅州加快振兴、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侨界力量!
“当前,梅州正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突出实体经济、村落庄振兴两大事情重点,全力培植苏区融湾先行区,希望广大侨胞们连续关心关注、支持帮助家乡发展,推动梅州加快振兴、共同富余。”梅州市委布告马正勇希望广大华侨,一是支持家乡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资金、技能、管理、人脉等方面上风条件,为梅州实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推动梅州高质量发展。今年11月,梅州将举办第六届天下客商大会,诚邀广大侨商能够回到家乡,共襄盛会、共赢未来。二是推动中外交流互助,广大侨胞和侨界社团发挥侨界人脉上风,广搭互换之桥,推动梅州经济、科技、文化、教诲、卫生等各领域对外交流互助,进一步加强与南沙、前海、横琴自贸区的互助,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起”沿线国家及客属地区商贸、文化互换互助。三是助力讲好梅州故事,广大侨胞主动当好促进文化互换的“民间青鸟使”,大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诲和培养,讲好中国故事、梅州故事,让天下理解梅州、让梅州走向天下。
汇聚侨力谋发展
大会上,与会职员听取了梅州市侨联主席汤志平代表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所作《勇担新义务 奋进新征程 凝聚侨心侨力做事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培植》的事情报告。
报告指出,梅州市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以来,梅州市侨联坚持思想引领,凝聚侨心画好同心圆;维系乡情纽带,联情意实现新扩展;汇聚侨智侨力,做事发展展现新作为;深挖侨乡秘闻,文化品牌抖擞新魅力;厚植为侨情怀,掩护侨益取得新成效;夯实组织根本,侨联军队彰显新气候。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梅州侨联将坚持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充分履行“做事经济发展、依法掩护侨益、拓展外洋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加社会培植”六大职能,做好新时期“侨”的文章,凝聚侨心侨力做事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培植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侨联奇迹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地方侨联+高校(中学)侨联+校友会”和“基层侨联(涉侨社团组织)+外洋华人华侨社团”机制;依托中国侨乡(梅州)研究中央、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等加强智库培植。二是画好凝聚共识“同心圆”,开展“网上侨联、云端侨联”事情,扩展出访足迹,加强与“一带一起”沿线国家、地区及新建交、未建交国侨团侨胞的联系;深化外洋华人华侨社团联谊,培养侨团带头人,支持侨团侨胞参与公共和人文外交,厚植中外友好的民间根本。三是架起创新创业“连心桥”,聚焦做事苏区融湾先行区培植和“百千万工程”,组织侨商侨企来梅稽核、投资兴业;加强与“一带一起”国家和地区商贸、文化互换互助,推动市留学职员创新创业基地培植,造就打造一批“南粤侨创基地”。四是聚焦侨乡文化品牌培植,大力推广客家文化,持续推动“客家春晚”和客家山歌、广东汉剧走出国门;以移民纪念广场落成10周年和天下客商大会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五是用好“党建带侨建”事情法宝,努力提升为侨做事能力和水平;对接“侨爱南粤”系列活动,做大做强梅州侨界公益“五大行动”;深化涉侨轇轕多元化解机制,依法掩护侨益事情。
大会决定,聘请邓振龙师长西席等14位名誉主席,王俊宏师长西席等64位名誉主席,王陆师长西席等129位顾问,王滨师长西席等60位外洋、港澳委员,并为这些名誉职务参会代表颁发聘书。对七代会以来侨联事情成绩突出的19个集体和31名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侨联事情前辈集体”牌匾和“侨联事情前辈个人”名誉证书。还为首批8个市级侨界文化互换基地授牌。
梅州:客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梅州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客家人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地,是客家人南迁的末了落脚点,也是客家人衍播四海的紧张出发地,更是全天下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被称为“天下客都”。
著名历史学家罗喷鼻香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中提出,客家人经历5次大迁徙,而搬家亡命南洋始于第3次,即南宋灭亡之后。但是,客家人是否就在此时开始迁往外洋,并没有史料证据。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冷剑波通过剖析成书于清嘉庆25年的谢清高《海录》,比对美国人类学家柯雪润《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图像》论文,及研究清乾隆年间嘉应州罗芳伯侨居南洋婆罗州创建“兰芳公司”等历史事宜认为,“客家人真正成规模地播迁马来西亚等南洋地区始于18世纪末……”
“州俗土瘠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自海禁大开,民之趋南洋者如骛,始至为人雇佣,迟之又久囊橐。稍有余积,始能自为经纪。”这段出于光绪《嘉应州志》的笔墨描述了客家人过番的生活场景。晚清著名外交家、大埔人何如璋也曾写道:“三十年以来,谋生外洋者,其数即愈百万。”晚清著名墨客黄遵宪在《番客篇》一诗中写道:“比来放洋众,更如水赴壑。南洋数十岛,到处便插脚。”
可见,近代以来大量梅州籍客家人沿着梅州、韩江“下南洋”,在外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客家人尊亲敬祖、不忘根本,家乡情结、家乡不雅观念特殊浓郁,他们通过一封封“侨批”表达对亲人的思乡,将钱财寄给家人。
由印尼雅加达托带回梅县松口爱春楼收用的侨批封 梅州市侨联供图
梅州市客侨博物馆馆长魏金华在《一纸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一文中提出,从梅江上的松口港火船码头出发到南洋,职员船只往来紧密,经济贸易繁荣,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即侨批、侨物的运输之路。同时,他表示海丝文明遗存的“驿路侨批”,见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对梅州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与主要的意义。
会馆(社团)与华校、华文报刊向来被誉为外洋华人社会的“三宝”。冷剑波博士在东南亚各国稽核创造,“各地历史最为悠久的地缘性会馆大都由客家人所创建”。他在《客家民系:外洋最早建立会馆的华人群体之一》中认为,“外洋客家会馆不仅能够联结同乡感情,而且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处理婚丧嫁娶等华人内部事务,以及兴办教诲等方面均发挥了至关主要的浸染,是外洋客家人长久以来坚持和展现族群凝聚力的主要依托。”
文中梳理了延续至今的各种客家会馆,个中,槟城嘉应会馆创建于1801年,是马来西亚最为悠久的华人地缘性社团之一,该馆至今仍无缺保存着1801年地契原件。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为新加坡唯一冲破省界范围限定的华人地缘性社团,1929年由新加坡丰永大公会、应和会馆、丰顺会馆、永定会馆、惠州会馆、广西暨高州会馆、茶阳(大埔)会馆共同发起,创会会长为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该会馆成为外洋影响最大的客家社团之一。1971年创办的天下客属恳亲大会则是当代最大的跨国性客属社团组织,也是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
侨乡梅州,天下客都。梅州作为天下上客家人的紧张聚拢地和客商的紧张发源地,为维系环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加强海内外客商及商会之间的联系、互换和互助,先后举办了“天下客属联谊大会”“天下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天下客商大会”等品牌活动。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梅州松口镇建造了天下仅七个、中国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这是对梅州作为环球客家民气中的“天下客都”的认可和肯定;2021年12月,梅州成功当选2023年度“东亚文化之都”,成为广东首个被付与此名誉称号的城市。
梅县区南口镇侨村落庄 梅州市侨联供图
【文脉链接】
汤志平当选为梅州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7月11日下午,梅州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事情报告,选举产生了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汤志平当选为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蔡宇文、王映萍、余鹏春、曾浩仁、王文康、黄勤力、梁钢、黄瑾瑜当选为副主席,王映萍当选秘书长(兼)。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卜小红等77名梅州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王文康等37名梅州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梅州市侨联第八届领导班子 梅州市侨联供图
梅州:首批8个市级侨界文化互换基地名单
一、梅江区城北镇联辉楼
二、梅县区南口镇侨村落庄
三、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落
四、平远县平远中学校史馆
五、蕉岭县文福镇丘成桐院士祖居
六、大埔县百侯镇笙曹筱筑
七、丰顺县华侨纪念馆
八、五华县华城镇西区社区侨胞之家
来源 | 羊城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