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启新篇
1970年7月15日,为知足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须要,当时的第七机器工业部决定组建地面设备研究所——二院206所。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上级单位、二院的倔强领导下,在军方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干部职工接续奋斗,从当初条件简陋、根本薄弱、靠吃“返销粮”的困难起航,历经初创奠基、改革振兴、全面发展、转型升级四大发展阶段,206所逐步发展为覆盖“四大体系、九个系列”导弹武器系统的地、舰、潜、空、天基装备总体所。
高歌年夜进,雕琢前行。206所从最初只有117名员工发展到现在1600多名员工;从单一任务研制发展到多项任务研制、生产并举;从跟踪仿制发展到研发和自主创新驱动;从单一军品研制发展到军品、民品协同发展;从单一海内市场发展到海内、国际两个市场兼顾;从以军为主发展到肩负“做事国家计策、做事国防培植、做事国计民生”顶梁之责。
目前,206所用于研发制造的总面积打破30万平方米,拥有占地千亩的国家级技能验证明验场和2个省部级专业技能中央、3个集团级前沿技能平台、30余个海内一流试验室。该以是北京本部为中央,构建保定分部生产保障中央、山东航天威能新能源家当基地、南京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推动家当上风布局,先后成立洛阳、成都、深圳、西安(筹)等多个协同研发中央,成功构建“1+3+N”内涵式多维实体布局。如今,不断超越的206所已拥有雄厚的企业技能实力,并且核心能力突出、发展动能强劲。
科技强军担首责
秉承“国家利益高于统统”的核心代价不雅观,虔诚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义务,50年来,206所快速发展为国防装备培植的主要力量,从奋力开拓三大装备研制任务,壮大为以发射和发射掌握为核心技能的高科技、创新型航天装备企业,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紧张目标,形成“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跨领域、多型号并举、折衷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作为国家认定的重点保军单位及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专业组副组长单位,206所拥有以发射系统总体、发射、发射掌握、液压传动与掌握、伺服掌握、电源及电力电子、装填转载与运输七大技能为核心的海内领先专业技能体系。该所构建以多条高水平专业生产线为支撑,以“三类制造”为牵引的地面设备、弹上舵机及空间机电前辈生产制造体系,圆满完成数十个型号的预研、研制、批产及保障等科研生产任务,为各军兵种紧张用户供应了浩瀚地(舰)面作战、保障以及弹上舵机等产品。 206所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能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其他各种成果奖140余项,多项技能创举补充领域空缺,牵引装备培植升级换代。该所研制生产的10余型装备先后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仪式,庆祝天下反法西斯战役胜利70周年,庆祝建军90周年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6次阅兵仪式。
民品创业获佳绩
为相应“面向经济培植,大力开拓民用家当,加速航天技能成果转化”的号召,206所从1988年实施军民品分线管理,1993年迈出民用家当“一次创业”步伐。该所先后开拓了胶囊机、压片机、充填机和垃圾转运站等七大类40多种民用产品,民用家当上规模、出效益,得到了丰硕的技能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秉承“大防务、大安全”的理念,206以是“三创新”为抓手,积极推进民用家当“二次创业”,在反无人机装备体系、消防接济体系、智能传感器体系、环境康健产品体系和新能源汽车体系取得打破。
该所成功研发中国首枚“民用导弹”——“天网”低慢小拦截系统。此外,还研制理解决天下高层楼宇灭火难题的投弹式高层建筑干粉消防车、“航天卫士”空气凝胶、环视全景智能监控系统、新能源“三电”等为代表的民用产品,补充多项海内空缺。多项产品得到国防科技发明奖、中国十大原创技能奖、中国专利精良奖、国家发明创新奖等名誉。借助独到的技能上风,206所圆满完成了以国庆阅兵、杭州G20峰会、中非互助论坛北京峰会、南京青奥会、广州亚运会等为代表的重大活动安保防护事情。
创新驱动迎未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50年来,创新始终是206所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该所环绕装备发展需求和中长期发展方案,以技能发展路线图为原本搭建专业体系;依托CBB平台培植,聚焦地面、空中、水中三大装备培植领域,推进核心技能关键产品落地,加快通用平台培植。
近年来,206所善用政策举措,打造创新特区,持续加强根本性、前瞻性、颠覆性的技能拓展与产品研发,以微系统、人体性能增强等前沿技能为抓手,加快打破核心关键技能、加快成果转化、造就发展新动能,抢占计策性新领域布局,成功研发多领域、多模态微系统运用、多用场脑控外骨骼及守护失落能群体、重塑“神经之枢”的康复机器人。206所承担载人航天环控生保关键子系统研制任务,创新开展货色返回舱关键子系统、空间卫星平台姿控飞轮、高比冲微电推进系统等空间项目研究,瞄准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任务及商业航天精准发力,以创新驱动前沿科技探索,累计得到国际专利21项、国家专利900余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近千项。 206所创新打造“原点创客”家当孵化平台,开释创新活力,深耕“双创”沃土,赋能“双创”主体,孵化项目发展,试行“知本”运作,探索容许授权等“一品一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平台青年创客获点赞,其成果斩获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精良奖、中国国防邮电职工协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该创客创立的中心企业首个双创项目小微公司——南京航天极创,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百佳案例”。
管理改革助升级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火车头”。50年来,从建所之初“国家派任务、上级给用度”模式到履行深化改革、变轨转型,拥抱市场、直面竞争,206所积极破冰系统编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编制,逐步从单一的科研型研究所发展成为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当代企业。
一贯以来,该所着眼计策发展,深化全面绩效管理,着力夯实项目管控能力根本;全面改革组织机构,强化核心能力培植、市场开拓、家当发展,借助社会上风家当资源,加大创新成果变现力度;稳定树立质量便是生命的任务意识,聚焦“佳构工程”培植,推进系统性、根本性的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并持续完善工艺管理体系,强化工艺的技能保障浸染和生产主导浸染。
近年来,206所内强根本,外拓市场,一以贯之抓军品竞争成功、抓民品家当落地、抓创新成果转化、抓根本能力提升,并培植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利用新思路、新技能、新手段,206所造就发展新家当、新模式、新业态,管理改革成果丰硕,累计得到10项国家级、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奖项,荣获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第三届中国航天质量奖,历年业务收入屡创新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集团公司同类企业前列,发展质量与经济规模同步增长,代价创造能力持续增强。
人才强企葆长青
奋进的旗帜鼓舞人,伟大的奇迹磨砺人。高本色的人才军队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宝贵财富,206所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军队培植,大力履行人才强企计策,构建可提升员工代价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源开拓与管理体系,探索航天人才培养和管理新模式,利用承担重大工程、重大自主创新项目、重点型号项目的实践过程,加快学习型、创新型、能力型、增值型领军人才的培养。
从多渠道引进高本色人才,优化任职资格和考察评价体系,实现岗位有序“上、下、进、退”,建立基于实际绩效的“7M”薪酬勉励机制,从岗位历练、创新实践等方面履行人才军队培植工程,206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本色优、技能精的人才军队。
206所现有员工军队中,研究员及高等工程师407人,博士及硕士612人。该所是国家教委认定的兵器发射理论与技能专业的硕士学位付与点和博士培养点;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分外津贴的专家9人,集团级、院级专家37人次;拥有总师1人、副总师20人。9位专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7位专家荣获一等奖。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项的专家565人次;拥有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9人,特级技师2人,高等技师14人,科研生产军队学历层次高、技能实力踏实、创新能力突出、工程履历丰富。
五十载栉风沐雨,铸造神弓佑中华。五十载矢志不渝,共圆强国强军梦。站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关键的机遇期和窗口期,206所干部职工接过老一辈航天人的奋进旗帜,迎难而上、直面寻衅,在危急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忘初心、牢记义务,肚量胸襟强国之志、履行强军首责,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铸造护国神弓、放飞和平神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 苏立群 赵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