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图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位于杜罗河河口,西侧临北大泰西有着很长的海岸线。
高低起伏的阵势让波尔图的城市肌理格外丰富,贴着瓷砖饰面的传统房屋则给城市情貌增长了许多色彩。
在先容当代建筑之前,首先来看一下波尔图的城市风貌:

圣本笃车站前的主干道

贝壳拉莫斯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牧师塔远眺

杜罗河岸边的传统房屋

城市里的老教堂和路易一世大桥为这里的建筑文化定下了古朴悠长的基调,多位普利策奖得主的作品则让这个城市一贯奏呈现代建筑的强音。
接下来将紧张以西扎作品为代表,摘取部分主要建筑整理先容。

1 波尔图建筑学院

Port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Álvaro Siza Vieira, 1986-1996

波尔图建筑学院就坐落在杜罗河岸边,沿山路上行便能逐渐看到标志性的几栋白屋子。
由于疫情缘故原由全体校园在八月空无一人,连带着建筑也有了些肃穆的觉得。
建筑单体的排布是依照山地高差来的,临河的几栋稍高,靠山的就相对低矮些,园地在有高差处都设置了白色栏杆,视觉上十分轻盈,连着缓坡与平台,和建筑主体形成联系。
建筑围合的中央是学生们的活动园地,烈日下立着几个孤零零的装置。
靠山的一壁阵势更高,大片的草地被白墙映衬的格外充满活气,坡地上的树木也成为装置中的景。

沿河边道路看向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内部

园地内看向河边

校园内装置

装置借景

2 卡洛斯·拉莫斯馆

Pavilhão Carlos Ramos

Álvaro Siza Vieira, 1986

在建筑学院的附近有一个体量稍小的白屋子,同样出自西扎之手,标志性的洞口与白色体块和绿荫相映成趣。
全体建筑单体自身围合出一个梯形庭院。

本建筑图源:FAUP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UPorto/

3 莱萨拍浮池

Leça Swimming Pools

Álvaro Siza Vieira, 1966

沿着杜罗河向西,便是北大泰西。
市区里鳞次栉比的房屋逐渐消逝,无边无涯的蓝开始霸占视野。
西扎在海洋沿岸有两个建筑,靠南的是拍浮池。
它的选址在礁石群中,由于去的时候正在修缮,以是就只能在护栏外远不雅观。
除了露天泳池,建筑部分还包含换衣室和咖啡厅,为了尊重海景,全体建筑以十分低矮的姿态隐蔽在沙滩上,导致我在与之相邻的道路上找了良久都没创造。

拍浮池现状

建成状态图源:https://www.archdaily.com/150272/ad-classics-leca-swimming-pools-alvaro-siza

4 茶肆

Casa de Chá da Boa Nova

Álvaro Siza Vieira, 1958-1963

连续向北前行就能看到西扎从前的作品。
这是一个与海边礁石融为一体的茶肆,建筑颜色与附近的小教堂和灯塔同等,形成延续的海边景不雅观。
面向城市的一侧由台阶勾引向上,地面与四周都是白色大理石,视野中的纯白在向上至最高点被蓝色海平面冲破,周围的礁石与植物让小小的茶肆变得亲切。
赤色坡屋顶让人想起当地传统建筑,木制构造和家具给建筑增长了些许温度。
面向大泰西一侧有一个室外平台,可以随时看到海浪拍碎在礁石上四散出雪一样的浪花。

停车场看向茶肆

茶肆入口

正门道路看向小教堂

教堂至高点看向茶肆

5 布萨住宅综合体

Bouça Housing Complex

Álvaro Siza Vieira, 1977-2007

回到市区,西扎设计的布萨住宅综合体就隐蔽在密密麻麻的传统住宅中,这个造价低廉的住宅区于上世纪80年代建造以办理当时的住房问题。
由于资金不足在后续的几十年才逐渐修补完全。
每两排长条型的住宅之间围合出一个庭院,住宅二层由走道连接外界。
混凝土外不雅观配上赤色扶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示出抽象画的美感,有当地居民坐在楼梯上闲聊,北侧围墙的洞口时时有地铁穿过,生活气息很浓。
除了这个建筑最常示人的一壁,它与周围传统民居相接的部分也十分有趣,适当的混凝土留白作为背景板给彩色瓷砖创造了充足的发挥空间,而几个浓郁的色块与周围建筑比较也并没有显得聒噪。

内院平台看向主入口

建筑单体局部

临街面局部

东内院

6 博阿维斯塔住宅综合体

Boavista Residential Complex

Álvaro Siza Vieira & Antonio Madureira,1991-1998

除了市区内这个相对出名的住宅区,在靠海一侧实在还有其余一个西扎参与设计的住宅建筑,原来操持建造四栋用于办公室和商业功能的建筑物由于经济缘故原由搁置。
该住宅楼的北面由四个波折的单元组成,从远处看,这些曲线险些产生了巴洛克式的效果。
与颇具动感的北立面相反,南部的立面具有严格的几何形状。
寝室的轮廓和楼梯间的垂直窗缝按有节奏的顺序排列。
全体建筑立面利用单色瓷砖和花岗岩并搭配钢和玻璃。

本建筑图源:https://ducciomalagamba.com

7 塞拉维斯博物馆

Museu Serralves

Álvaro Siza Vieira, 1996-1999

西扎的设计可以隐蔽在闹市,可以矗立于山海,也可以本身就化为艺术的一部分。
塞拉维斯博物馆便是这样,在市中央的大片绿地里,它像一个纯白的雕塑瞩目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与建筑朝圣者。
园地里延伸的线条变成白色长廊勾引人走进展览馆,展厅内部也大多都保留了空间的纯净与完全,隐蔽光源的体块被明暗勾勒出棱角,展品就放置在均匀柔和的光环境中。
在非紧张展览的区域总是会有标志性的洞口,把室外无尽的绿意引入室内。

室外走廊看向展览馆入口

展览馆中庭

展览馆中庭

展览空间

展览空间

室外空间

8 文化中央

Casa das Artes

Eduardo Souto de Moura,1981-1991

该项目是德莫拉从前竞赛作品,位于市中央新古典主义的花园中,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
建筑主体包含电影院,礼堂和展览馆,以及现有的花园。
该项目的所有功能都安置在两个大的平行花岗岩墙之间,以降落对环境的滋扰,同时建筑本身也成为了花园的边界。
建筑师对材料与布局的博识把控在这个项目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具有极简主义风格,并且非常看重细节,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密斯凡德罗的体系构造。

本建筑图源:http://www.archipicture.eu

9 剧院公寓楼

Block of flats in Rua do Teatro

Eduardo Souto de Moura,1992-1995

在市区内还有一个德莫拉设计的公寓楼也十分表示这种“密斯式”的风雅。
当波尔图市在18世纪扩展到中世纪边界以外时,郊区的庄园也被被城市化,并被方案为狭长的地段以适应地形,于是房屋也被设计成窄而长的形状。
该建筑遵照传统观点, 在主立面上覆盖瓷砖,山墙则用板岩,并在立面清晰的显示出钢构造骨架。
大面积的阳台被百叶窗遮盖,百叶窗的高度直接表示出楼层位置。

本建筑图源:https://myarchitecturalguide.wordpress.com

10 波尔图音乐厅

Casa da Música

OMA, 1999-2005

除了两位本地大师的作品,OMA的波尔图音乐厅也是不能错过的建筑,这个大型公建位于波尔图广场的一角,霸占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初见时以为音乐厅体量过大与周边民居比拟悬殊,走近才创造园地设计另有玄机,全体音乐厅广场从主干道至内侧设置了幅度越来越大的坡度,高低起伏的地面让人的视线随着移动也在不断变革,既跟波尔图有山有海的分外地形形成呼应也消解了巨大建筑直接坐落在平坦地面上的呆板。
到了傍晚,广场上人逐渐多了起来,不少年轻人在广场上就着阵势玩滑板,也有市民坐在延伸出来的大台阶上谈天。
从道路对岸看向广场,音乐厅发出的蓝色光芒和周围民居映出的点点暖光也创造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夜幕下的音乐厅

主干道看向音乐厅

入口台阶

咖啡厅

高低起伏的广场

11 波尔图邮汽船埠

Cruise Terminal of the Port of Leixões

Luís Pedro Silva Arquitecto, 2015

除了以上这些建筑,由路易斯·佩德罗·席尔瓦设计的邮汽船埠曾得到过“公共建筑”种别下的2017年年度建筑奖。
除了邮汽船埠,该建筑主体还包括波尔图大学的海洋科技园和海事研究中央(位于二楼和三楼的地下室)。
建筑远不雅观像海边的贝壳,外立面也用分外材料形成鳞片效果,与传统陶瓷面砖形成对照。

本建筑图源:https://www.archdaily.com/779868/porto-cruise-terminal-luis-pedro-silva-arquitecto

12 里斯本公园

Praça de Lisboa

Balonas & Menano, 2013

这是市中央的一个精良的景不雅观项目,虽然名字叫里斯本公园,但是却坐落在波尔图老城区的中央,被波尔图大学,罗莱书店和牧师塔等主要建筑环抱。
最初看到这个广场的时候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市民休闲公园,但当我从园内穿行并环抱不雅观察一周后,创造了这个场所营造的成功之处。
波尔图市地貌分外,街区之间高差很大,公园的栽种层是比地面高一两层的,这个抬高的绿地公园下方被掏空成一条尺度宜人的商业街,不管是上层的公园步道还是地面层的步辇儿街都对牧师塔进行了视线勾引。
全体园地由不雅观景视线分割出高下两条视线通廊,表示了对历史文物的尊重。

公园步道与牧师塔

公园绿地

栽种层与商铺

商业街北出入口

商业街与牧师塔

商业街南出入口

末端跟上"大众年夜众号旧闻链接,欢迎理解更多其他干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