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王昀

Future Talk 2018·新建筑

王昀建筑设计作品讲授片 施工工艺

无需报名,直接参与

扫码进入直播现场

E6 · 本土一间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创园2号楼金鱼池地下一层

E6 · Bentu One Building No.2, 77 Cultural Park, Gallery Backstreet No.77,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UpcomingEvents

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城市风貌,同时也是一种时期精神。

20世纪初,面对工业化时期的到来,新技能、新思潮的涌动,1920年起,柯布西耶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揭橥论文,提倡建筑的改造,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
这些论文搜集为《走向新建筑》一书于1923年初版。
柯布西耶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的宣言。
机器美学的审美导向险些影响了全体20世纪的城市情貌。

二战后,经由70年代的能源危急,许多人认为当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与当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式建筑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折衷,毁坏了原有的建筑环境。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繁芜性和抵牾性》一书,全面鞭笞了当代主义建筑的一系列理念。
80年代,受德里达解构哲学影响,1988年英国泰特美术馆和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主义建筑展览,掀开理解构主义的序幕。
盖里、库哈斯、屈米、扎哈、蓝天组、李伯斯金等解构主义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跳涌当代建筑的约束,从音乐、电影等多角度创造了建筑的新的建构办法和审美标准,创造了符合当代审美的“新建筑”,这种影响一贯持续到本日。

21世纪,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立时要迈出了自己的前20年,本日的生活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太空技能、环境危急、政治构造转变等影响,一个新的世纪的构造和秩序仿佛又在进行一次新的重组。
建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和真实的生活载体,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机遇和寻衅?未来的80年,我们又将须要什么样的新建筑呢?2018年未来论坛约请王辉和王昀两位老师对话分享他们对新建筑的理解。
欢迎朋友们到临互换。

Person Profile

王 辉

URBANUS都邑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资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学报》等专业期刊编委。

1999年王辉与刘晓都、孟岩共同创立URBANUS都邑实践,已发展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积极参与了珠三角、京津唐长三角的主要城市培植和方案决策,其诸多建成作品已成为城市生活新地标,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好评。

王辉既是海内当下有名的实践建筑师,也是一位思考型学者——曾担当国内外主要设计奖项的评委和推举人,也曾应邀在美国英国、俄国、加拿大瑞士等国际有名学府和建筑师学会出席学术演讲。
他的关注点紧扣中国城市问题,致力于建筑学领域的探索,是一位勤于思而敏于行的时期建筑师。

王 昀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央常务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天下聚落文化研究所主任;

方体空间事情室主持建筑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建筑师》《华中建筑》《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缤纷》杂志顾问。

紧张研究方向:设计与聚落文化研究重点关注建筑的利用者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关注利用者的生活办法及利用哀求与建筑平面、空间构成以及建筑整体聚合状态之间的联系。

王昀以建筑师的态度强调在建筑设计中人为主体的宗旨,主见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操持性与逻辑性。

FutureTalk/未来论坛

FutureTalk 是一个青年建筑师、设计师、拍照师和艺术家等创意人的凑集群体。
由职业建筑拍照人夏至和建筑师孙大勇联合发起于2014年。
旨在搭建一个青年创意人分享专业履历和从业心得的沟通互换平台。
持续组织了2015非建筑、2016她建筑和2017改建筑。
坚持每年一次的原则,为建筑师、艺术家和创意人等供应互换分享的平台。

往 期 可 追

关 于 我 们

BENTU本土创造与URBANUS都邑实践联合启动的实验性非经营空间项目。
我们期待艺术设计领域新锐思想的碰撞,欢迎人文学术的磋商、科技行业的创新实践。
在不同思想的激荡与蘖生中,穿越空间属性的「无」,天生哲学层面的「有」。

Follow Us

微信/微博/豆瓣/@E6本土一间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FutureTalk」,搜索「FutureTalk」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