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饭店

培植中的金陵饭店二期

金陵饭铺老楼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40年风雨兼程,金陵饭店背后的故事

1979年3月,金陵饭店破土动工,这是新加坡华商陶欣伯在家乡南京建造的一家涉外旅游饭店。
整座大楼由当时远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英资建筑与工程事务所喷鼻香港巴马丹拿集团卖力设计(又称英国公和洋行)。
自此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培植进程。

图为金陵饭店奠基仪式

图为培植中的金陵饭店

1983年10月4日南京金陵饭店举行开业盛典,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饭店共37层110米高,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高楼”。
周鹏图出任南京金陵饭店首任总经理。

南京金陵饭店首任总经理周鹏图

1985年2月2日,是金陵饭店迅速发展的迁移转变点。
邓小平第二次来南京察看下榻金陵饭店期间,周鹏图提出了政策、客源交通、人才培养等问题。
邓小平随即答应给予一个“小特区的政策”、增加了直通航班,3个月便开通港宁包机。

天价投资,层层把关,造诣传奇经典之作

金陵饭店资金方面,陶欣伯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帮助中方向喷鼻香港汇丰银行借贷4000万美元,由中国银行公证。
同时自己又拿出800万美元。
这座酒店相称于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投资总额。

在饭店建造上,陶欣伯处处都坚持高规格严哀求。
新街口地面建筑随意马虎造,但各种管道举动步伐不完备,他请了老差错木下一设计。
现场经理都是西方人,收工后要四处巡查一遍。
他哀求花大钱建造机电系统,建当时最好的排污池塘,还购买最好的自动洗衣设备。

金陵饭店为什么是37层高?陶欣伯曾阐明说,在建造金陵饭店之初,他们打算建造500个房间,每间造价5万多美元。
但是当时政府限定每间房造价不超过4万美元。
设计师重新打算,提出建造800个房间,37层的操持,而全体大楼的机电设备则按照原来500间的规模设计,以是终极金陵饭店便是37层。

富熟年代感的金陵饭店

“高大上”的代名词,充满神秘色彩,普通市民 “ 望店兴叹 ”

当年的金陵饭店对很多普通的南京市民来说,颇具几分神秘色彩:无论是90美元一晚的价格、 “ 衣冠不整恕不接待 ” 的标识,还是只利用外币兑换券的规定,都让多数市民 “ 望店兴叹 ” 。

那时,市民唯一参不雅观金陵饭店的路子便是买票游璇宫。
璇宫位于饭店36层,乘高速电梯,从底部直达36层顶部只需短短29秒。
全体璇宫以1小时转一圈的速率缓慢旋转,坐在餐厅里可以俯瞰南京城全貌。
饭店为此推出了开放政策 —— 每天高下午各开放两场,门票3元,后来涨到5元,门票含橘子汁或咖啡一杯。

1984年的金陵饭店璇宫入场券

金陵饭店建成后,不仅成为南京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饭店试业务第六天就接待了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并对菜肴进行了中西合璧的创新。
光阴如梭,近40年间至今金陵饭店已接待了多国政要,成为海内“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