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丝织厂旧址照片
厚生丝织厂旧址倾斜拍照模型
建筑是一座城市“石头的史诗”,满载着城市历史,承载着人们的影象。
然而,岁月的流转中,历史建筑也在不断埋没。
曾经,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存活着无数的历史建筑,如詹姆斯·乔伊斯所说,“如果都柏林城毁灭,人们可以根据《尤利西斯》重修一座千篇一律的城市。”
曾经,如梁思成一样平常,一幅幅精细的建筑手稿,惊艳了光阴,留存了一座城市世代相传的底气和活力。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笔墨记载史、近1800年的建城史。
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秘闻,留下不少宝贵建筑。嘉兴历史建筑家底丰硕,若何保护并让建筑“活起来”,是禾城文化复兴和城市蝶变的题中应有之义。
01 那些凝固的建筑音符
嘉兴秀州中学校舍(北斋)照片
嘉兴秀州中学校舍(北斋)倾斜拍照模型
每个城市都保留着一些独特的历史建筑,这些都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影象。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华认为保护城市的影象,须要从记录城市的历史建筑开始,“这些建筑都是有故事的。”
百年名校秀州中学,坐落在环城河边,是嘉兴历史上第一所中学。它有着深厚的人文秘闻,先后培养出陈省身、程开甲、李政道、周廷儒、顾功叙等十余位院士。
北斋是秀州中学早期办学(秀州书院)的紧张建筑,始建于1912年。中国著名教诲家顾惠人在担当秀州中学校永劫,就居住在“北斋”。这栋略带泰西风格的民国初期建筑为砖木构造,东西走向,坐北朝南,中间走廊,三层坡顶共七开间,东西总长约21米,进深约9.9米,建筑面积约663平方米。
程开甲刚进秀中时,常常到北斋拜访,接管的除了精神食粮,还有物质食粮——顾惠人会亲自下厨,宴请学生。这让在异域求学的程开甲也能感想熏染家庭般的烟火气。
当时学校晚上熄灯后,程开甲就坐在楼梯口的廊道灯下看书到深夜。一次顾惠人巡查学生宿舍,见到程开甲便关爱地说:“你作业很好,还开夜车,要把稳身体啊!
”让程开甲感到非常温暖。
如今,北斋作为学校办公场所仍在利用。2019年1月,北斋被公布为嘉兴市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对研究嘉兴近代教诲史和建筑文化具有较高的代价。
田丰粮仓照片
田丰粮仓倾斜拍照模型
嘉兴历史建筑有多少家底?
谈及此,陈华说,“在嘉兴,历史建筑分布的韶光线是比较长的,类型也较多,这跟嘉兴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有一种类型,像梅湾街这一块有大量的私邸,现在叫名人故居。由于大运河的水利之便,又催生了嘉兴很多民族工业的出身和发展,这是另一种类型。”
嘉兴这次测绘建档的历史建筑共540处,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种类丰富,有民居、粮仓、礼堂、茧库、古桥、堡垒、校舍、古井、河埠头等。
江浙交界、大运河边,一座极具特色的砖赤色的建筑,坐北朝南。这是王江泾镇长虹村落内现存一处保存无缺、建筑工艺分外的粮仓,被列入嘉兴市区第四批历史建筑,它便是田丰粮仓,房顶半弧形的拱梁骨架是用水泥一次现浇而成,具有改革开放前后国营粮库的时期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代价。
据传,王江泾镇的陶家是东晋赫赫有名的陶渊明后裔,在元朝期间,陶渊明的一支就已经在王江泾隐居。壮盛时,陶家有佣人一百余,田地八千多亩,富甲一方。
田丰粮仓所在区域以前是陶家的地皮。陶家在历史风雨中没落,陶家大院废弃后,拆除下来的砖木用于粮仓的培植。田丰粮仓曾经历失火,但是内部构造依然完全,现存的两幢建筑建于1980年前后。
千余年来,嘉兴因运河而兴,大运河对嘉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浸染。
遥想当年,大运河上白帆片片,纤道上号子声声,桥上行人,桥下背纤,舟行画里,人在镜中。曾经,无数肩背纤绳的劳动人民,在这条纤道上步履困难地拉着船只行进,古代嘉兴的繁荣,有着这些纤夫们在古老纤道上的付出。
百步桥,位于嘉兴市区杉青闸路最北面,重修于上世纪70年代。百步桥跟一样平常桥梁不同,桥身很矮,桥坡特殊平。大运河上的纤道,听说唐朝时就有了,刚开始是泥路,到了宋元明清期间,尤其是到了清朝,纤道基本上都是石板路,平时由官府掌管,专门给运送皇粮的船队利用。清朝灭亡后,纤道也逐步消逝。难得保留下来的纤道痕迹,下沉的下沉,毁掉的毁掉。
如今,在嘉兴大运河两岸,还有两处古纤道遗迹,个中一处便是市区的百步桥,它对研究运河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代价。
溜达嘉兴古城、古镇、古村落,市民、游客常常会创造一些建筑挂牌“历史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实际上是有差异的。
嘉兴市培植局科技设计处王志强说:“文物建筑保护归文物主管部门管理,历史建筑保护是归培植主管部门管理。文物建筑从保护等级上来说哀求更高,但历史建筑如果达到一定哀求,可以升级为文物建筑保护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人文影象。
历史建筑保护的新潮流 02
刘公塔倾斜拍照模型
刘公塔照片
建筑是可触摸的城市历史,它们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嘉兴的历史建筑从数量上来说,在全省可能不是最多的,但嘉兴名人特殊多,文化秘闻深厚,以是留下来的名人故居特殊多。从建筑本身来说,嘉兴的桥梁特殊多,这也是嘉兴作为江南水乡的一种特色,这里的桥梁都不是很长,但特殊精细,上面的刻字和花纹都很风雅。”嘉兴市方案设计院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院根本测绘所所长陈振防说。
如何保护历史建筑?
嘉兴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落保护专家库成员、浙江恒欣建筑设计株式会社总经理雷兆斌说:“历史建筑的数字化测绘建档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展示了历史建筑整体与局部的构造、造型与细节,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历史建筑测绘的原始数据。测绘建档事情有利于摸清历史建筑家底,是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事情的条件和根本。嘉兴的数字化测绘建档技能在全省乃至全首都是领先的,可以说是高精度、高完全度地呈现了历史建筑的文化代价和风貌特色。”
打开了嘉兴市历史建筑信息平台,可以看到嘉兴市历史建筑的分布状况,点击个中一处历史建筑,可360度旋转,效果立体、真实、灵动,可谓身临其境。“我们之后会将二维码支配在历史建筑处,市民、游客通过扫码就能理解到历史建筑的基本先容、背后故事与整体构造。”陈振防说。
秀洲区王江泾镇的刘公塔秘闻深厚,布局风雅,颇具特色。
刘公塔总高43.8米,八面七层,仿宋形制,砖混构造,每一层内部都为空筒式楼阁,塔内墙设旋梯168级,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此塔为纪念元代将军刘承忠而建,刘将军曾官任指挥使,忠直刚猛,骁勇善战,素有猛将之誉。元代末年,刘将军守江淮,灭蝗灾,为民立大功。后来元朝灭亡,刘将军不愿向叛逆师屈膝降服佩服,自沉于河。他在民间有保佑农业风调雨顺、驱逐敌寇保境安民的象征。
“刘公塔的细部纹理是很繁芜的,须要一个一个勾勒出来,而且有八个面,要担保对称,这个事情量就非常大。如果按一毫米一个坐标点来算,用三维激光扫描技能,一秒就可以扫描100万个坐标点,大大提高了事情效率与精度。”陈振防说着,点开了刘公塔三维模型——飞檐斗拱,巍峨宏丽,气势非凡,不愧为浙北水乡古镇第一塔。
金庸旧居倾斜拍照模型
金庸旧居照片
嘉兴自古以来文脉壮盛,名人辈出。金庸旧居位于海宁市袁花镇,坐北朝南,总面积近1100平方米,四个厅堂,厅堂均五开间,间带厢房,各有墙门与天井,为晚清民居风格建筑。1998年因年久失落修,由海宁市公民政府拨款修缮。金庸曾回顾老宅,“我小时候在一个大家庭中终年夜。我曾祖父有两个儿子,我祖父是大儿子,住在一座大宅子的东半部,我叔祖父住在大宅子的西半部。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天子给我先人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
名人旧居随着岁月消磨或者其他外力成分,可能会涌现失落修、毁坏等情形。对金庸旧居的测绘,陈振防及团队投入了不少韶光和精力,“对历史建筑负责保护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待名人、对待历史的一种慎重敬畏的态度”。
陈华认为,“将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不仅可以保护历史建筑的真实性,还能促进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秘闻,发掘历史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代价,意义深远。”
03 老建筑抖擞新代价
秦山核电会堂倾斜拍照模型
秦山核电会堂照片
如果将历史建筑比作珍珠,那么全体嘉禾大地便镶满了一串串残酷的珍珠项链。
海盐是千年古县、江南水乡、滨海新城,这次测绘建档的历史建筑共50处,可谓类型丰富,既有白塔山航标灯塔、核电会堂等独具特色的建筑,也有文溪坞农耕馆、祝耀华民居等表示耕读传家气质的建筑,还有始于明清的一批河埠头、桥梁、石碑、寺院等带有水乡风貌的建筑。
“以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核电会堂来说,它是这一批测绘建档的历史建筑中面积最大的,全体建筑面积有4689平方米,加上又在县城区,除了用于开展核电系统大会之外,一定期间还承担了海盐县大会场所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代价。”海盐县住建局镇村落培植管理做事中央主任黄群卫说。
相对付文保点测绘,历史建筑的测绘覆盖要更广。黄群卫提出文保点侧重于保护,历史建筑更在于活化利用。“我们要沉下去,不仅是城里、镇里,村落里也要挖掘推进,然后只管即便通过村落志、族谱、村落民口述等路子搜集与历史建筑有关的故事,将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与传统村落保护、村落庄振兴同步结合,做好活化利用的文章。”
嘉兴市国土空间方案研究有限公司承接了海盐县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事情,该公司方案三所所长史琴燕说:“测绘建档事情在矢量上对历史建筑进行了保存、归档,一旦往后历史建筑发生破损、毁坏的情形,我们可以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规复。实际上,在我们的测绘过程中,已经创造有些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落修等缘故原由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个别历史建筑的图文记载也不足翔实,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与活化利用刻不容缓。”
中和街47号民宅倾斜拍照模型
中和街47号民宅照片
厚生丝厂的蝶变诠释着历史建筑的无限可能。
嘉兴自古便是全国丝绸生产发达地区之一,素有“丝绸之府”之美称。清末民初,嘉兴机器缫丝厂发达发展,到1936年已有“厚生”“纬成鹤记”“福兴”“秀纶”等12家丝厂,缫丝机达276台。之后受抗日战役影响,丝厂买卖锐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蚕茧交易实施了统购统销,从此厚生丝厂退出历史舞台。
1964年初,塘汇中学搬到厚生丝厂去办学。1985年,塘汇中学设嘉兴城乡培植分校。1996年,嘉兴城乡培植分校改名为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厚生丝厂留下的三幢建筑是嘉兴市历史建筑,在岁月洗礼下一度成为危房。好在学校近年来加大保护力度,对建筑本体进行修缮加固,如今厚生丝厂涅槃重生,被授予了新的功能,定名为鲁班园,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步入园内,可见建筑、亭台、雕像、绿化自成一体,包括古建文化展示馆、木作工坊、大师事情室在内的建筑集中在鲁班园西南角,取名“厚生园”,既是凸显学校“明德厚生、笃学强技”的办学理念,也结合了厚生丝厂原址名称。
在活化利用中抖擞新生的历史建筑,又何止厚生丝厂。
嘉兴市区中和街47号民宅为民国期间传统民居,坐北朝南,砖木构造,两层四开间,临街有石库门,建筑占地约167平方米,建筑质量较好,保存完全。该建筑自公布为嘉兴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一贯处于空置状态。2020年初,嘉兴市启动少年路片区整治更新事情,为知足周边市民阅读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嘉城集团与市图书馆互助,对中和街47号民宅进行整体修缮,使之以城市书屋的形象亮相。
净水砖墙,石库门风格,牌匾“蒲院”悬在门上,走近修缮后的中和街47号民宅,仿若走近一段旧光阴。宅内分为图书借阅做事区、阅读自习区和咖啡饮品区,市民来此可以沉浸在书喷鼻香与咖啡喷鼻香中,闹中取静,别有一番慢生活的情调。
有的历史建筑在蝶变后乃至成为网红打卡地。田丰粮仓便是个中范例代表。
栉风沐雨,粮仓依旧。如今的田丰粮仓所在区域正致力成为“运河陶仓空想村落”,那是一个集运河文创、艺术体验、度假旅居、亲子研学为一体的复合型村落庄艺术生活社区,已举办过运河国潮生活节、非遗文化论坛、“新陈代谢”艺术展、荷下生活季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堪称王江泾镇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工业遗存厚生丝厂、百年名校秀州中学、蝶变为城市书屋的中和街47号民宅、网红打卡地田丰粮仓、运河古纤道上的百步桥……一处处历史建筑在数字化测绘中留下了画像,因技能庇护而臻于永恒,也在活化利用中抖擞新生,再也不怕雨打风吹去。
2021年7月30日《嘉兴日报·江南周末》宣布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