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火神山医院已正式在历史留名,

可我们对它的理解,

火神山病院简介建筑设计讲授纸 设计原则

大多限于些许图片和视频中大致的轮廓。

因此,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更详细的认识它,

让大家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所“超级医院”,设计背后的门道!

一、传染病医院设计的分外性

传染病医院建立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的,作为一家传染病医院,须要重点知足防疫和治疗两个功能。
其设计重心在于知足利用需求的区域划分、避免交叉传染的流线组织,以及利于康复的室内外环境营造。

传染病医院基本流程图 来源:《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0849-2014》

1、设计原则

与一样平常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有所不同,传染病医院设计的原则是,在病原、宿主、环境这三个方面割断传染链,掌握传染源。

2、平面布局

传染病医院要明确功能分区,明确各部门洁污分区与分流。

平面布局上,医疗区要明确划分出三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或半污染区、污染区;

流线上要明确划分出三种流线:清洁路线、半污染路线、污染路线。

特殊要重视医疗区内患者活动区域,与医务事情职员事情区域的相对划分,减少清洁与污染人流、物流的相互传染机率。

3、设计难点

传染病医院设计紧张存在几个难点:

一是局限污染区,就地消毒;

二是掌握中间区,少受污染;

三是保护清洁区,不受污染。

此外,设计上要考虑患者就诊的医疗环境,同时也要考虑:长期在此事情的医护职员的环境空间,只管即便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生态的室内外环境。

二、17年前小汤山是如何设计的?

传染病医院作为医院中哀求最严格的的类型,我们从小汤山医院设计中,也能体会到医院建筑设计,与一样平常建筑设计的明显不同。

1、小汤山医院总平面支配

小汤山医院以生活区、限定区、隔离区三大区域,明确划分利用功能,洁污分区明确。

生活区紧张为事情职员的生活举动步伐,远离隔离区;

限定区为医院的紧张配套举动步伐区,如药房、中央供应室、养活站、厨房及洗衣房等,就近做事紧张的诊疗隔离区;

隔离区为紧张的诊疗处和病人收治处,为本次工程的重中之重。

结合北京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熏风的情形,三大区的布局办法相对合理,顺应主导风向,能最大减少污区对清洁区的影响。

▲ 小汤山医院平面图

2、设计细节灵巧性

小汤山医院由于工程的分外性,设计施工周期非常短,从设计到交付仅用时7天。
在建筑设计上,设计师尽可能地采取了模数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办法。

设计中以一个标准病区(约40~50床),作为标准模块,在实际的专业合营过程中,根据医院的规模、及详细利用哀求进行排列组合,使得繁芜的医院建筑,在功能上能够最大化考虑灵巧性和可变性。

▲ 当年的小汤山医院模型

3、建筑间距哀求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有独立规范哀求。
隔离区在建筑布局上,将这些举动步伐均考虑独立设置在外,既减小对主体建筑的滋扰,又担保了这些举动步伐流线的独立性。

小汤山医院在总体方案中,考虑各个区与各区内建筑物之间的必要间隔,例如限定区与隔离区担保30m以上间隔;隔离区内各排病房之间建议采取20m间距;但小汤山医院培植年代较早,同时由于工程情形紧急、用地限定,病房间各排终极采取了12m间隔。

▲2003年5月14日 小汤山医院病区内的非典患者 王建民 摄

三、火神山医院设计有何特点?

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哀求中建三局、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四家培植公司,按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区武汉职工调理院附近,培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治疗点,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

1、火神山医院选址有讲究

火神山医院在培植之前,它是武汉职工调理院北侧的一块空地,阔别武汉市区;且与汉江、武昌、洪山、三大高人口密集区形成四边形,基本上可以实现1小时车程,能担保物资运送。

北侧虽有商品房,但其尚未交付,属于非人群密集区域,且与商品房间距远大于传染病医院规范规定。

▲ 火神山医院效果图

最为主要的是,该处以前就已经有污水处理厂等净化举动步伐,为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净化排放供应条件。

为了容纳更多的床位,也要与水系保持合理间隔,以是,在多方面考量之下,火神山医院选择L型构造,还有,武汉市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从效果图来看,医院三面环水(东、西、南),因此医院产生的污染对城市影响很小。

2、整体功能分区明确

从图纸,以及色彩分区图中,我们可知晓,火神山医院整体功能分区包括:重症监护ICU、负压病房楼、医技部(各技能科室)等。
个中的负压病房楼分为一号楼和二号楼,一号住院楼为单层,共8栋;二号住院楼为两层,共4栋。
火神山医院的病房总数,包括ICU病房在内,一共863个。

至于医疗单元的间距,空想间隔该当做到20米,但本次项目出于容纳更多床位的考量,只有15米,大于小汤山医院的12米。

3、“ 三区两通道”的平面布局

传染病医院平面布局的基本哀求是“ 三区两通道”,三区是指: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建筑平面采取鱼骨状形式,在分区划分时考虑到医务职员要有自己的清洁事情区和对应的连续通道。

目前平面支配上正中间的一条轴便是清洁区、通道和事情区,中轴两侧的支配都是病房单元。

在清洁区与病房单元之间是半污染区,病房单元中的病房为污染区,即医护职员和病房打仗的过渡段,医护职员的很多事情都在半污染区里来完成。

病人的通道是在每个照顾护士单元的外侧,因此病人通道,与医护职员的通道是各自独立的,由此担保医护职员不被传染。

4、为什么要利用“负压病房”?

上文中提到的“负压病房”,即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的病房。
这样的话,从空气的流利来讲,就只能是表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

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透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
这种病房最适宜抢救,类似非典这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人。

5、其它设计的小细节

火神山医院的病房,与医护走廊之间设有通报窗,一种可双侧开启的中空布局,两侧不可同时开启,一样平常药物及三餐的配送均可通过通报窗完成,避免交叉传染。

火神山培植速率虽快,但是其细节的处理,无一不表示着设计的温度与力量。

“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

虽然我们不肯望它再被利用。

——小汤山医院的设计者、医疗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

无论是17年前小汤山的建立,

还是17年后火神山的出身,

都离不开全国有名设计师黄锡璆的一份功。

1941年出生的黄锡璆如今已年近八旬,17年前他带领的中元医疗团队临危受命,在7天内完成“小汤山”医院设计培植任务。

17年后他再次找出当年的图纸,结合当年的履历,提出了相应的修正见地。

从壮志青年到有成中年,

再到如今的白发老人,

贰心心念念的便是:

为中国人建造自己的当代化医院

改进中国人的就医环境!

在黄锡璆的背后,

还有着无数位昼夜奋战的一线设计者们,

共同诠释了一句经典名言: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年夜胆的人保护的很好!

灾害来临,我们依赖的是无数默默付出的英雄!

向无数的幕后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