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绘画、建筑,各种艺术同根同源。以冰墩墩为题眼,面对当下这个充满变数的天下,它身上反响的东办法的精神和能量可以为当代人居起到哪些平衡、调节与领悟的浸染?
清康熙十八年(1679),《芥子园画谱》以清初绅士李渔私宅之名刊印初集,成为流传三百余年的中国绘画教科书。
梁思成提过“中而新”是上品、“西而新”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是下品之下的设计理念。【1】GLA回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艺术,在保留东方人居的“神”和中式美学的“形”的根本上进行创新,以《芥子园画谱》为坐标,在多个低密项目的实践中,初探“GLA创新中式工谱”。
△衢州凤栖云庐
Part
02
师古法
芥子园中古人总结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洗手不干法
由描摹到创造,学习古人工法,造心中之所象。
举一反三法
学习共性,因时制宜,因时适变。
追根溯源法
通识技法原型,知其然且知其以是然。
Part
03
习工谱
洗手不干法:<当传统花窗遇见落地窗>
考虑当代生活对付阳光的需求,设计在屋身上化繁为简。于虚,从传统花窗窗格中提炼,抽象出大玻璃与古典线条的组合逻辑;于实,在墙头柱头处,采取更具当代感的连续线条,这一分解于墙檐、梁枋的古典装饰形式,在延续传统立面构成的同时更显简约、幽美。
工谱展示:
工法
洗手不干法
材料设备
传统花窗、装饰构件
催化剂
阳光与简约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高通透性的居住体验
△衢州凤栖云庐
为寻求轻逸灵动的效果,云栖桃花源与凤栖云庐的屋面采取和瓦替代小青瓦,师其意不泥其迹,回应写意江南;湖州大唐项目则采取金属弧形屋面,勾勒出江南人字坡顶的重重韵律。
工谱展示:
工法
洗手不干法
材料设备
小青瓦
催化剂
轻逸与灵动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自由活泼的屋面状态
△衢州凤栖云庐
△湖州大唐
举一反三法 :<当黑白灰遇见橙黄橘绿【2】>
讲到江南建筑的色彩,“黑白灰”彷佛成为了标准答案。除了黑白灰,江南故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般的多彩。在立面选材上,几个项目在屋身和檐口均采取了大量的暖色调材料,给予住户更温暖的建筑基调。
工谱展示:
工法
举一反三法
材料设备
白墙、黛瓦、江南色彩
催化剂
人居温度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温暖的建筑基调
△衢州凤栖云庐
文人造园,紧张讲究“自成天然之趣”,也即“山村落之趣”;【3】云栖桃花源弯曲有度的园林景不雅观与二层合院的形态尺度相得益彰,“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4】
工谱展示:
工法
举一反三法
材料设备
二层合院、景不雅观
催化剂
空间秩序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宅园一体,曲径通幽
△宁波云栖桃花源(地铁上盖)
追根溯源法:<当礼制遇见纯粹灵动>
中国传统建筑,多重规制,层层礼序。云栖桃花源延续歇山的形式,用更自由的手腕拆解其礼序与规制,整合组团屋面形态,呈现自由灵动的序列,以期实现江南屋顶精细舒卷的进化姿态。
工谱展示:
工法
追根溯源法
材料设备
歇山、组团屋面
催化剂
自由与序列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精细舒卷的自由态屋面
云栖桃花源檐下构造内收,水平线条层层叠退,是对斗拱风雅却不繁复的再现;以EPS线条代替传统中式的木枋,使屋顶与墙体脱开,构成建筑整体轻盈、伸展的线条体系。
凤栖云庐在三层合院的立面比例下,强化檐口的比重,片状的、深远的三重飘檐重构“如翚(hui)斯飞”【5】的古典气质;檐口之下,五重跌落呼应斗拱斜撑,远不雅观有形,近看精细,“飞檐不尽,与古为新”。湖州大唐项目则采取了斜面的处理,异曲同工。
工谱展示:
工法
追根溯源法
材料设备
飞檐、斗拱、木枋
催化剂
元素重塑
工艺流程
工艺成果
轻盈细腻的屋檐体系
△湖州大唐
△衢州凤栖云庐
Part
04
“物外之物,象外之象”
什么样的作品最值“情”?
寄托了人们“期待”的作品最随意马虎让人生情。
对冰墩墩而言,它具有很强的文化代价,成为了天下公民支持冬奥会的情绪寄托。对南方人而言,江南民居的院落生活便是骨子里最为神往的情。南方的庭院与寓所承载了传统中国家庭的绝大部分生活,某种意义上,庭院生活即中国生活。
三个项目从相地、造园、营建三方面,以新的创意和当代的技能与历史回望,继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达了中国文人的审美志趣,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大胆抽象与创新。在传承与创新之下,设计呈现出不同时态的建筑胜景与诗意画卷,构建传统与未来的鲜活交融之态。
建筑设计:GLA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