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临珠江碧波,承接云山水脉,公民街果菜西社区处于广州千年轴线上,是传统中轴线(近代)与滨江的交汇区域,也是广州最具传统风情的地区之一。
社区拥有绵延的滨水岸线,自然景不雅观资源丰富。
海珠广场、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上分布着大量文物、历史建筑与人文景不雅观,承载着浓厚的老广州情怀。
2019年,通过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工程,历史建筑在活化后更添活力,全体街区面貌焕然一新。

改进社区人居环境,让城市留下影象

文物摆设馆建筑设计 施工管理

踱步在果菜西社区内,听凭舒爽的江风拂面,再举头看着面前颇具特色的建筑,好似走进了流动的博物馆。
果菜西社区自2019年开始,持续深入开展边幅示范社区创建事情。
通过大力整治社区“六乱”征象,严禁新起违法培植和清拆历史违建,完善井盖举动步伐等公共配套,提升园林绿化培植等办法,用“绣花功夫”改进社区人居环境,让城市留下影象,让人们记住乡愁。

果菜西社区的路面重新进行了铺设;整饰了楼宇外立面、改换了居民大楼的防盗门,增设了治安亭、绿化带、指示牌、消防储池塘;在社区增设体育举动步伐和无障碍通道,为旧居民楼安装了扶手,为老年居民供应便利;为大楼加装消防三件套设备,改换果菜西金融社区楼道灯,改换楼道公告栏;整修小区路面、楼道,加强绿化以及开展小区排污改造工程……经由整治和培植,果菜西社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好转,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现在龙庆街道路不再坑坑洼洼,骑车方便多了。
”街坊刘师长西席表示,如今社区还改换了新的社区健身器材、单车棚,这些都让居民沾恩。

果菜西社区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来源:信息时报)

老旧城区“华美转身”,让人们记住乡愁

2019年的国庆前夕,海珠广场经由升级改造后华美变身。
在本次改造中,海珠广场强化了市民驻留参不雅观的功能,昔日广州解放纪念像环岛无法步辇儿进入,改造后将部分车行道改造为步辇儿区域,使原来割裂的纪念像与缤缤广场进行空间串联,让市民可以走近纪念像环岛,近间隔驻留欣赏,在广州解放纪念像下留影。

果菜西社区依托传统中轴线升级改造的契机,迎来了全新面貌:社区周边的传统骑楼风貌街区得到“修旧如旧”,整饰建筑立面2.8万平方米,5处历史文物建筑得到修复,以往穿空的乱线整理入地下,社区环境得到提升。

2019年改造开放的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也是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一个缩影。
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舍“永安堂”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首层临街为骑楼建筑形式;顶层为钟楼,方形四面设有时钟,大楼外墙抹水洗石米,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雄浑简练。
在活化利用过程中,越秀区立足永安堂现有条件,坚持“修旧如旧”,为老建筑增加了少年儿童图书馆、抗战木刻陈设馆等新功能,既传承了永安堂历史文脉,又发展了新的建筑内涵。

位于长堤大马路268号的中国(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作为海内第一家以民间金融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在改造后利用实物、历史图片、场景再现、互动游戏等多种手段,展现广州长堤民间金融街的培植进程。

位于长堤大马路的中国(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
(来源:信息时报)

增强居民归属感,营造和谐共建良好氛围

果菜西社区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旨在让他们产生对家园的归属感。
比如在微改造事情中,成立由街道、居委、楼长以及工程设计公司组成的微改造培植临时小组。
通过拜访理解居民的微改造需求,把居民见地逐一记录,并与干系卖力人沟通。
培植过程中,街道社区则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改造方案,让居民更放心。
家住长堤大马路230号的袁婆婆表示,由于大楼比较老旧,原来的楼顶还有一点漏水,而后乘着微改造的东风,社区对辖内的楼宇天面进行了修缮改造。
“以前下雨天排水也欠亨顺,改造后住得更舒畅更放心了,景象好的时候还能把被子拿到楼顶晾晒。

果菜西社区党委在公民街党工委果辅导下,在日常事情中看重结对共建、多元共治、资源共享。
比如积极发动在职党员、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参与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等做事活动。
同时,果菜西社区党委还与属地各机团单位联系密切、契合度高,因此在日常事情中,辖内机团单位会主动联系社区党委参与志愿做事,发挥党建同盟上风。

(作者单位: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