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江洲湾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隔江对望,是江津区融入主城都邑区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
△ 项目区位图
本次方案聚焦江津的城市特性,坚持生态先导,以低强度高稠浊的开拓培植模式,培植绿色、低碳的江洲湾新城,探索未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城市因水而生,“两江四岸”是重庆的城市发展主轴,按照《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方案(2021-2035年)》,重庆主城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湾区(广阳岛)、历史人文湾区(渝中母城)、文化艺术湾区(九龙半岛)、智能创新湾区(礼嘉半岛)四大湾区。基于凹岸聚合的效应,依托江津独占的“富绿、富氧、富硒”康健基因,和江洲湾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特色,结合区位上风,江洲湾将联动科学城大康健家当,抢占重庆“两江四岸”第五大湾区,打造“长江康健湾·山水公园城”。构建山·水·城交融相生的无界公园城市,营造“三面环水、鼎山叠翠”的城市场景。
△ 重庆第五湾(长江康健湾)
因此,设计团队提出公园之城、康健之城、畅通之城、乐享之城、未来之城五项方案策略。
01
公园之城
江洲湾背山面江,高差200余米,有良好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识别现状八大地形特色,形成“三脊三谷·山江连城”的蓝绿生态构造,以三脊形成通山达江的生态廊道,以三谷构建组团内部公园绿地,打造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的全域公园体系。
△ 园地内八大地形特色
△ 全域公园体系图
02
康健之城
区域将构建“1+2+N”的家当功能体系,以大康健为家当引擎,引入体检中央、康复理疗中央等,以文旅和体育为特色家当,引入艺术中央、文化公园、运动场馆等;打造“研、业、展、养、游、健”六大功能板块,形成“6+N”康健生态圈。
△ “1+2+N”产品功能体系
△ “6+N”康健生态圈
以生态为底,家当筑魂,形成站前综合片区、中心活力湖湾、湖研创聚落、山麓运动社区、云顶文旅店区、梯田休闲社区、溪谷康养社区、望江调理社区八大发展单元。
△ 八大生态组连合构图
03
畅通之城
江州湾片区以TOD理念为支撑,站城一体化开拓,将四个轨道站点引入组团中央,打造成为市民的交通中央、生活中央、商业中央和公共做事中央。顺应地形布局内部道路,引入特色公交路线,构建社区完全街道空间。发挥山水地形特色,打造山江走廊,形成通山达江的山地步道体系,激活生态空间代价。
△ 道路交通系统图
△ TOD站城中央效果图
04
乐享之城
“以人为本”,是城市培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域将完善医疗、教诲、社区做事、文化体育等城市公共做事配套举动步伐,打造完全的15分钟生活圈。提出“共同缔造”的理念,联动街道、社区、与居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区做事典范,为整年纪段居民打造温馨、便捷、幸福的乐享之城。
△ 公共做事配套布局图
05
未来之城
江洲湾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最大限度尊重自然,顺应地形,构建出“城景共生、城野共趣”的山水新城。依托组团绿心,以EOD的开拓模式,形成了亲溪、临湖、不雅观水、望江等8个公园无界共享的城市组团空间。
△ 整体鸟瞰图
中心活力湖湾利用山脚下的洼地形成湖泊,城市和自然在此碰撞领悟形成两种岸线形式,结合TOD和城市商业商务中央,打造活力的滨水区域。
△ 中心活力湖湾效果图
滨湖研创聚落打造环湖生态公园,保护水库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一处低密的研发办公园区。设计顺应地形,形成山、谷、台三种空间模式。
△ 滨湖研创聚后进果图
项目充分尊重城市发展的客不雅观规律,实施分期开拓,制订可持续的开拓时序。未来,设计团队将连续完善功能家当策划,加强构建“长江康健湾”品牌,对其前瞻性和落地性进行双重论证。深化城市设计各分项内容,强化“山水公园城”的城市形象。以“城市设计”为全过程管控技能基底,采取伴随式方案做事,对片区的用地布局、公园绿地体系、道路交通、配套举动步伐、城市风貌等进行全过程技能管控。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重庆市江洲湾项目观点方案及城市设计
培植地点:重庆市江津区
设计韶光:2021年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互助单位: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重庆)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
项目总卖力人:许骏、周东东
方案团队:曹雲华、王川、周淼、张一麟、王正隆、彭振琦、刘懿、张颖莹
景不雅观团队:邹宇航、叶欣桐、彭喆、方子晨、景巧琳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同济设计TJ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