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宋代的娼寮瓦舍平时都有哪些项目?又给后世留下了哪些创作源泉呢?
娼寮和瓦舍(瓦子)是宋代的特色演出园地,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娱乐项目。我们本日能想到的很多演出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比如:说唱、歌舞、杂剧、南戏、傀儡戏、器乐、百戏、相扑、驯兽、魔术、杂技、奕棋等。而且这些大的门类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小门类,就说唱而言,里面就包含小说、讲史、杂扮、吟叫等等。
比如说讲史,在宋代期间的瓦子里面,常常涌现的内容就包含三国演义的雏形,当时流传的故事就已经有了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以是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就有一个情节是在瓦舍听戏,听别人讲到关云长刮骨疗毒那一段大喊了一声:“正是这个好男子。”
在娼寮瓦舍里面也有后世的京剧雏形,不过宋代的剧大部分都来自于唐剧,所谓“戏班鼻祖”李隆基当年在唐宫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专业剧团,但是到了宋代这已经不再是皇家专属的艺术,大部分的市民都能欣赏,而且形式也加倍成熟,当时的剧团已经有了布景和专业的扮装,虽然比不上后来的京剧团的吹拉弹唱一应俱全但是也算是很不错的。
当时的北方杂剧很多都有唐传奇的影子,比如《三索梁州》《三入舍》、《三索债》等都是来源于唐传奇。可以说是唐传奇的改良版,由于我们知道唐传奇大部分都是短篇小说(200多字),内容表现张力确实堪忧,不过情节大部分是天马行空,舞台上很难展现,以是宋代的杂剧变得更加现实化,而且更贴近生活。这也成了元杂剧的创作源泉。后来的窦娥冤等杂剧很多都是来自于宋杂剧的演化。
宋代的市民文化的巨大发展让中国的措辞艺术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口语文言文开始大规模盛行,之前在唐以前,中国的官方“雅言”常常是各地所公认的唯一通用措辞,毕竟是官方认证的,而且相称长一段韶光之内不懂雅言是要被鄙视的。但是到了宋朝期间,由于口语文大量运用于娼寮瓦舍的唱戏和说书之中,以是口语成了全国通用,也为后来明清期间的口语大盛行打下了根本。毕竟文言文一旦繁芜起来,那可比天书还繁芜。
当时的娼寮瓦舍杂剧中还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传奇剧。比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便是当时最有名的传奇剧,而我们知道,这玩意终极的发展结果便是后世的经典——《西游记》,当时宋代的老百姓对付这个故事是耳熟能详,而且当时已经有了九九八十一难和孙悟空的雏形,可见我国的艺术从来都是一脉相承而到达顶峰,不是半路出家的。
在娼寮瓦舍里面,除了措辞艺术,还有杂技也非常多,比如舞枪弄剑这是传统项目,还有演出硬气功的,当时的硬气功演出还没有后世那么夸年夜,紧张是劈砖开石之类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真功夫,当然也有弄虚作假的。还有玩飞碟之类的演出也是非常的多,可以说这些民间艺人所创立的演出体系对付后世而言也是非常的有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驯兽也是非常主要的一项演出,当时宋代由于常常有外洋贸易,以是驯兽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演习鹦鹉的,常见的还有演习狗,演习熊的,乃至还有演习大象的。可以说我国的驯兽史也比天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来的更加的丰富,从宋代开始,我国的驯兽就已经有名天下,来到开封的外国人都叹为不雅观止,乃至有所谓的“蚂蚁斗阵”等已经失落传的驯兽技巧在当时的东亚和中亚有名。
在水浒传中有一项非常著名的演出让我们印象深刻——相扑。宋代相扑就像蹴鞠一样是全民运动,在《水浒传》中高俅被抓上梁山之后就曾经夸口自己的相扑技能天下无敌,结果燕青随便一下就撂倒了。燕青毫无疑问是全水浒第一相扑高手,到了东京打擂台,面对相扑高手各种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将对方放倒,令人大呼过瘾。
在实际的宋代相扑之中,规则与近代的日本相扑类似,都因此扑倒对方为紧张目的,如《梦梁录》卷二《角抵》曾经记载:“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拢一等伴侣,以图捺手之资。先对扫套子,然后以膂力者相交。”在宋代不仅男子相扑盛行,女子也是一样,女子相扑乃至比男子相扑更加的受欢迎。这和我们心目中宋代女性的守旧形象难免不免有点扞格难入。这正好也是宋代相扑的魅力所在,能够让大家打破传统界线尽情享受其魅力。
在宋代强大的瓦舍文化之下,自然而言也就有了另一种文化——明星文化。宋代的艺术家之中有不少的“明星”,他们就和本日的偶像派一样,涌现那便是万人空巷的场景。在我们的印象中李师师彷佛是一个纯挚的青楼女子,不过实在李师师出名是由于她强大的唱功,当时如果能够聘请李师师担当小唱,那么就可以取得轰动性效果。她可不是那种靠脸用饭的花瓶,实际上是个实力派,这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
再比如霍四究的说散分,尹常卖的五代史。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项目,不少人专程去听,《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70多位各行各业的精彩人才,他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不少人乃至横跨多个领域。当时娼寮瓦舍竞争非常激烈,除非是李师师这样得到皇家认可的演出艺术家,才能够有稳定富余的收入,其它人即便非常有名也得一直地串场打工,如果一旦技能低落,粉丝减少,他们乃至会成为“路歧人”,也便是无法进入瓦子里面演出,只能在路边进行演出,基本上和乞讨没有差异。
比拟本日,当时的演出艺术家们才是真正的演员,完备是靠本事混饭吃,用自己的费力汗水换来劳苦大众和普通市民在劳碌之中的一点快乐,自己的收入也相称的微薄,没有真材实料的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也造就了北宋艺人们的强大口碑,也让中华文化的艺术板块显得残酷夺目。这大概便是姜文口中所谓的“站着把钱挣了”吧。
文:天光破云
参考资料:
【1】吴国钦《瓦舍文化与中国戏剧的形成》
【2】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3】舒焚《北宋京瓦与京瓦艺人》
【4】乐文华《论两宋都城的做事市场》
【5】李华瑞《宋代酒的发卖简论》
笔墨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