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的青海湖湖面倒映着白云,一条笔直的公路从北向南延伸到山脚下,远处的羊群点缀着初冬的景致。沿着这条公路行驶,忽然一排排精细的方块小屋映入眼帘。沿着木栈道走进去,一个精神的年轻男子迎了上来。
“扎西德勒!
”
他是在这片草原上终年夜的藏族小伙儿,也是“文迦牧场”的卖力人。文迦牧场是草原牧民文化体验式旅游景区,它坐落在青海湖畔,间隔青海省会西宁市100公里。由于分外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象,形成了多山多水的生态景不雅观,席卷了草原、沙漠、圣湖三大美景。
走进文迦牧场,成片的草原小木屋和藏式帐篷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七彩的经幡随风飘扬,当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藏式涂鸦让这里在庄严中,也表露出一些网红气质。三年前的文迦牧场不过是一片荒漠的草原,而力杰群培也不过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力杰群培是土生土长的海峰村落人,小的时候就在这片山头放牛。他是从穷苦村落走出来的大学生,2017年他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利用在大学里学到的旅游管理知识,回到家乡与同学次成一起创业。
起初,他们只是借牧民的帐篷做一些团建项目,规模很小。但用户反馈却很好,他们就顺应着游客的需求开始增加烧烤、露营、骑马等项目。这些亲近大自然的项目广受欢迎,随着客流量的增大,客人对住宿的哀求也更高了。“这里春秋季的昼夜温差很大,沐浴、卫生间等举动步伐须要完备,取暖和也成为刚需”力杰群培说。于是他们在草原上建起了独栋木屋,设置了地暖、空调和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这些小木屋的设计很特殊,像一个一个的小方块,而两面的墙壁和屋顶都是通透的玻璃。“这是我们的网红星空房。文迦牧场没有任何光污染,透过每个房间屋顶上的天窗,可以看到银河系”力杰群培说。除了380间这样的特色星空房之外,文迦牧场还配备了黑牦牛帐篷体验区、餐饮中央、文创中央、藏式家纺接待中央、篝火台、马场、车场、唐卡展厅、藏族商铺等板块,是个基于传统却不束缚于传统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3年了,看到文迦牧场越来越好,我更加肯定自己当时做的决定。父母起初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希望我毕业之后能去考公务员,有个稳定的事情,而我的选择正好是最冒险的。”从初期的贷款创业,到朋友的帮忙,再到后期海晏县政府及海北州政府的资金支持,文迦牧场也从开始的20间星空房、80顶帐篷,发展到本日的规模。在旅游旺季,文迦牧场每天可接待50多个旅游团,日游客量达3000多人次。
守望草原,守望草原上的每一个人
文迦牧场建成已经3年,是个真正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明星企业,是当地人的骄傲。但力杰群培从来没有忘却过生活在这片地皮上的人。“文迦在藏语中是守望的意思。我希望它守望这片草原的同时也能守望这里的每一个人。我便是从这片穷苦区走出来的,以是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我们和县上的脱贫攻坚办一起,想了很多对策”走在文迦牧场的木栈道上,力杰群培讲述着他的远大抱负。
文迦牧场现在由海北文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力杰群培就积极为周边农牧民,尤其是穷苦户创造就业岗位。以前,海峰村落是远近有名的穷苦村落,紧张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广种薄收”,畜牧业是粗放式的,比较传统的散养形式,收益十分低。
力杰群培首先接管附近居民作为餐厅、客房做事员、项目区做事员、停车场管理、环卫、安保等,260个岗位中,当地就业职员为100名,他们经由培训后持证上岗,均匀人为每月3150元旁边。而2019年文迦牧场设立起骑马、草原摩托车等娱乐项目,接管了当地20户农牧户后,每家配发两匹马、两辆摩托车,将项目营收的50%进行分成,均匀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旁边。此外,景区物料如藏羊肉、牦牛肉、酸奶等,也都从当地农牧户家采购后,再进行品牌包装出售。文迦牧场的草地也不是征收,而因此每亩200元的价格,以20年为租期,从牧民手中租来的。
在作为旅游景点开拓的过程中,力杰群培格外看重草场的生态保护。文迦牧场所在地区为冬季牧场,降水多,草场质量很好。为了打造可持续性、康健性的生态文旅家当链,利用这一韶光差,夏天发展旅游业,冬天延续畜牧业,极大地保护了原有园地的经济利用代价。且所有的建筑都是离地式,不采取钢筋和混凝土等重人为料,而采取悬空搭建的轻钢构造,对草原没有任何毁坏。屋子架起来不会受潮,也能保护草场。“我们是生态的受益者,更是生态的保护者”,从力杰群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这地皮爱得深奥深厚。
:袁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