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类发展史上的每一次灾害,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带给人们难以弥合的伤痛,也匆匆使人们去反思、自省和警觉。正因如此,纪念性建筑,总是一座城市中最触动人们内心的空间场所,传达对苦难的反思、人性的关怀,唤醒人类共同的历史影象。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是怀念与敬拜的日子。而疫情的笼罩,让今年的清明更增加了凄凉的感情。本日,让我们回顾国内外纪念性建筑——为了不能忘怀的影象,也为了来日诰日更加美好的未来。
0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
唤起对和平的神往与坚守
培植地点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建成韶光 1985年/1997年/2015年
紧张设计人 齐康、何镜堂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公民全民族灾害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设馆及国家公祭日主理地。建筑设计在保留“万人坑遗址”的根本上,以“生与去世”、“和平之舟”为主题,借助于园地、墙、树、坡道、雕塑以及空间的氛围、分外的序列,给参不雅观者一种历史灾害的显现。
02
建川博物馆·战俘馆
天下上唯一以战俘为主题的独立博物馆
培植地点 中国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建成韶光 2006年
紧张设计人 程泰宁、郑茂恩、胡洋
建川博物馆共有抗战、民俗、赤色年代等主题分馆30余座,战俘馆位于博物馆南端,是天下唯一以战俘为主题的独立博物馆。在设计“措辞”利用上,战俘馆秉承“无今无古、无中无外、能入能出、能放能收”的理念,利用自然山石在外力浸染下产生皱褶、绽裂,却仍旧保持方正锋锐的形态的精神表达,以隐喻战俘不屈的刚毅品质。
03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纪念抗震救灾、重修唐山的伟大壮举
培植地点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
建成韶光 2009年
紧张设计人 袁野、李久太、南旭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的设计充分表示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的追忆”这一宗旨。遗址公园通过极为简洁的设计手腕,营造出具有强烈纪念性的空间环境,虔诚记录了这场灾害和逝去的24万生命,以告慰去世难者,供后人凭吊与反思,也给生者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04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将灾害时候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
培植地点 中国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建成韶光 2013年
紧张设计人 蔡永洁、曹野等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以“自然、简朴、生态、科学”为设计理念,主体建筑名为“裂痕”,寓意 “将灾害时候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影象”。全体建筑造型与大地景不雅观融为一体,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紧张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相领悟,局部翘起露出地面,破土而出的视觉效果寓意着新生和希望。
05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设馆
忘怀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
培植地点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建成韶光 2015年
紧张设计人 何镜堂、倪阳、何炽立等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设馆这天军犯下细菌战、人体实验等反人类罪过的见证之地。建筑主体外墙和屋顶都选择了玄色的水洗石,渲染了压抑沉重的气氛,朴实无华但武断有力。周边建筑遗址的断壁残垣、寂静苍茫的砂石地、无边延伸的铁轨……陈设馆肃穆的设计措辞警觉来者,忘怀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
06
第一次天下大战华人劳工纪念馆
迟到百年的纪念,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培植地点 中国山东省威海市
建成韶光 2017年
紧张设计人 李立
第一次天下大战华人劳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在第一次天下大战期间向欧洲沙场派出的14万劳工而设立。建筑整体沉入面向大海的石崖,将指向大海的通道与主入口结合,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入口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结合自然采光组织参不雅观序列,流线紧凑合理。十字形的裂痕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所处的十字路口,时时提醒来此不雅观瞻的人们,不可忘怀百年之前为和平捐躯的英魂。
07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
反抗纳粹极权压制下的自由思想
培植地点 波兰克拉科夫
建成韶光 1947年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在保留集中营原址根本上,将新囚犯的登记处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建筑四周保留了密布的电网、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室、试验室和焚化场等,以真实展现当年的场景。博物馆旨在纪念在极度恶劣的困境下,为反抗纳粹极权压制下的自由思想,思念人类历史进程中极度意识形态引起的悲惨后果,具有警示意义。
08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
培植地点 德国柏林
建成韶光 2005年
紧张设计人 丹尼尔·里伯斯金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记录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生存生活史,包括德国纳粹伤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该纪念馆最具特色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地面由2711块高矮不等、刻有请愿书的水泥板铺成,远看像是一片被微风拂过的麦田,而走近则像是步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犹太人博物馆”充满了对悲痛与苦恼的反思,将作为一个民族悲惨命运的历史而永久封印。
09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
为了纪念在9·11事宜中失落去生命的人们
培植地点 美国纽约
建成韶光 2011年
紧张设计人 迈克尔·阿拉德、彼得·沃克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位于纽约“9·11”胆怯打击的发生地——世贸中央遗址,以纪念在9·11事宜中失落去生命的人们。建筑设计的初衷是尊重所有灾害中活下来的人,尊重所有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人,尊重所有在最阴郁时候给予支持的人。建筑师希望通过空间设计,“让我们再一次尊重生命,武断掩护自由的决心,引发我们结束仇恨,无知和偏执。”
10
法国凡尔登战役纪念馆
在战役废墟中崛起的新生
建成地点 法国凡尔登
建成韶光 2016年
紧张设计人 LE-CONTE / NOIROT
法国凡尔登战役纪念馆位于1916年第一次天下大战中毁坏性最大、韶光最长的凡尔登战役发生地,是探寻战役遗迹的主要出发点。现在,这座纪念馆和该地区的战役遗迹已经成为了一个不雅观光地。该项目培植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对影象的尊重,而人工栽种的森林也见证了凡尔登战役纪念馆的重生。
【本文配图来自干系出版物和网络,仅用于推广互换,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