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平地拔起,孤峰独秀,具有天然八卦之形。

正门台阶

孤山八卦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公元前977年,周昭王南征途经汉江,风高浪急,船只沉没溺水而亡,两侍女延娟、延娱亦随水而逝。
其后,孤山上圣迹频显,后世谓之“汉水女神”。

周穆王年间,当地百姓于此立庙敬拜,后来成为历代唯一官祭汉水女神之所,史称“汉庙堆”。

东汉末年,玄门系师张鲁在汉中传教,大量建筑天师堂,遂将此处改建为孤山天师堂,增祀太上老君、三官大帝等玄门殿堂,一贯到清代道光初年皆为玄门圣迹之所。

但道光七年往后被其他宗教霸占。

如今,根据政府文物部门的考证认定,将此处确定为玄门圣地。
但是,时序演化,沧海桑田,这里已是房屋凋敝,破败不堪。

2015年初,汉台区委、区政府在专项管理佛玄门乱建寺院事情中,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汉中市委、市政府的哀求,依据孤山天师堂深厚的玄门文化秘闻和已经具有的建筑规模,决定将孤山天师堂交由汉台区玄门协会代管。

2016年,汉台区玄门协会正式上报申请将孤山天师堂依法登记开放,经由区、市、省宗教部门逐级审批,于2017年7月正式批准预备设立为玄门活动场所。

在干系部门审批赞许后,汉中市玄门协会不辞劳苦化缘于十方善信,筹集善款在旧址上进行修复,历经六年韶光,才得以规复成为今日所见的庄严道场。

如今的孤山天师堂以太极为心,四象为辅,以八卦方位确定其紧张建筑位置,形成以太极为中央、八卦卦象为整体构型的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群。

孤山天师堂砖雕

在屋舍园地培植上,充分地利用了自然阵势的高差,突出地展现了建筑群自身的巍峨高大、气势恢宏和庄严肃穆。
还凭借两江交汇、前后山相间的极佳风水布局和周围自然环境的清幽,孕育出了宜游、宜居的清新舒适之感。

在道场文化营造上,一共设置了灵官殿、天师殿、慈航殿、斗姥殿、月老殿、财神殿、文昌殿、药王殿、真武殿、圣母殿、娘娘殿、吕祖殿、邱祖殿、三官殿、三清殿、玉皇殿、东华殿、王母殿等十八个殿堂。
还通过大量的碑刻、雕塑、图画、笔墨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玄门知识,营造出了浓郁的玄门文化活动氛围。

孤山天师堂所在的汉中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前描述汉中的“天汉”一词就驰名中外。

这里有以龙岗文化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以梁山为首的新石器文化,更有自夏至周的褒国文化和延绵不断的两汉三国文化文物遗存。

西汉三遗址中的古汉台是汉高祖刘邦封为汉王时的驻跸之地(汉王宫殿),拜将坛是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地方,饮马池相传是刘邦所属军队养马饮马的遗址。

褒斜栈道是古代汉中连接关中和川蜀的紧张通道,史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其关键工程石门隧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被专家誉为“天下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

汉魏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宝贝,其书法风格古朴遒劲、洒脱通脱,为历代书法家所仰慕、习摹和推崇。

下属留坝县有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是敬拜汉初三杰之首留侯张良的祠堂,也是著名的玄门洞天之一。
城固县有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和东汉三朝太尉能言善辩不畏权势被称为“北斗喉舌”的诤臣李固的墓祠。
勉县有玄门系师张鲁城遗址、张鲁女儿墓、三国古沙场定军山、古阳平关、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马超墓祠、诸葛亮读书台、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武侯墓、天下第一武侯祠等。

还有出自汉中的“千金一笑”“倾国倾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一人得道,一人得道”等针言故事和传说,这些针言故事和传说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个历史厚重、文化遗存丰富、玄门文化繁荣发展的地方,孤山天师堂一定会成为玄门的著名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