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至文末查看

无锡耘林康复医院是耘林生命公寓配套的康复医院,引进荷兰的设计理念和模式,是一家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为一体的二级康复医院。
医院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床位110张。
医院内部环境温馨舒适,空间设计冲破了传统康复医院平淡乏味的印象,处处散发着积极向上的丰富色彩与精细的自然与艺术氛围。

无锡康复病院简介建筑设计讲授 常用设备

建筑外不雅观

总体方案理念

设计并非是天马行空生搬硬造,好的设计该当是基于项目的定位与特色。

在医院设计中,设计团队引入荷兰生命公寓的设计理念,以“快乐养老”为核心,主见“YES”文化、用进废退、泛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以科学合理的宏不雅观流程,整合医院的功能分区,强化耘林康复医院的特色,环绕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老年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创伤康复、疼痛康复、产后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以及本社区全科门急诊与社区老年人体检集中设置与布局,并强调医院功能的灵巧性与适应性,培植真正以人为本的康复医院。

门急诊及医技检讨

耘林康复医院共5层,包含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以医疗功能为单位划分楼层分区,干系功能集中支配,做事半径更合理,看重资源共享。

标准层平面方案

一层大厅区域结合一站式做事中央以及便民做事和休闲水吧区,为患者供应各种做事。
门诊设置在大楼一层南翼,在知足康复医院日常门诊功能的同时,兼顾全科门诊及社区老年人体检的须要。

候诊区按二次候诊形式展开,空间宽敞、通亮。
急诊的出入口于西南角,形成独立稳定诊区,24小时开放就诊,并便于夜间的利用与管理。
不雅观察室为独立单元,与门诊共享利用和管理。

在一层西南侧,门诊、急诊、病房楼的交汇处设置了医技检讨室,个中紧张的放射、影像、考验、功能检讨等科室方便门急诊、病房患者共享。
考虑到医患分流的原则,医护职员的事情生活区设置在一层东面的尽端,独立成区。

一层大厅

01 康复治疗区

康复治疗区独立设置在一层的北翼,康复项目有中医康复室、高频室、言语治疗室(ST)、认知治疗室、蜡疗室、康复评定室、理疗室以及一间空间宽敞的康复大厅,里面安排了物理(PT)和作业治疗(OT)以及ADL日常生活情境仿照演习区。

康复治疗区

02 病房照顾护士单元

大楼2层、3层、4层共设置了3个照顾护士单元,个中标准照顾护士单元41床,总计床位数110床。
环绕中央公共电梯厅设置了患者及家属安歇区;两侧分设医护事情区与生活区;病区两翼设置为病房,个中双人间18间,单人间4间,VIP套间1间;污物端位于东南角,确定流畅的“洁进污出”的流线,为住院患者以及医护职员供应了优胜的照顾护士和活动空间。

建筑及室内设计的特色

建筑整体轮廓呈W型,形成走廊靠窗的布局,建筑内部有充分的自然采光。
建筑一侧附近湖水,周边绿化丰富,并设有多个屋顶花园,让患者觉得自己并不是被困于医院中,而是待在有繁花绿树、日光沐浴的心灵疗愈之所。

室内设计结合环境特点,强调与自然领悟的流动性,用丰富的色彩搭配愉悦的艺术与文化氛围,让康复医院的患者感想熏染到身心灵的疗愈,帮助减缓病痛,尽快规复康健。
木色与曲线的造型贯穿于空间中,是所有空间的色彩基调,展现出了和谐统一的气质。

步入一层大厅,温和舒适的木色硬伪装背景、灵动的造型曲线、色彩层次丰富的地面拼花,加之意见意义的雕塑与自然元素的装饰,用艺术与文化的温馨氛围开启对耘林康复医院的第一印象。

在大厅入口处的角落、康复演习室的隔壁,有一个具有社交属性的咖啡厅。
木纹地面,舒适的木质座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空间氛围开敞通亮而生活化,期待的家属、康复演习的患者、社区的朋友都可以在这里谈天、阅读、安歇,弥漫在空气中的咖啡喷鼻香气让人感到轻松而温暖。

一层咖啡厅

康复治疗区的天井在原有建筑设计中并不存在,经由室内设计后,重新打开楼板,设计了采光天井。
康复安歇大厅作为患者日常勾留韶光较多的区域之一,有着舒适的座椅、有助于康复的自然光芒,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空间。

多彩的装饰配着阳光和淡淡咖啡喷鼻香味,这统统让人仿佛身处世外桃源,可以让患者从病痛和现实中跳脱出来,看着墙上的艺术画,欣赏着艺术雕塑,内心得到安宁,心情由此愉悦爽朗。

康复大厅

在全体项目中,设计团队结合不同空间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图像化的标识系统。
图像比笔墨更加有利于患者不雅观察与理解,增加识别的便捷性,同时也增长了空间的意见意义性。

标识设计(门诊走廊)

项目在设计中始终强调功能的实用与装饰美的平衡,只管即便让自然光芒进入人频繁活动的区域里。
在2~4层病房层靠近电梯及病房的位置,设计了集成式护士站,考虑到可以正常站立的患者和轮椅患者的不同需求,柜台设计成了高低矮台,同时也设计了轮椅的收纳、患者安歇期待等功能区域,简洁柔和的造型差异于传统护士站,更加都雅。

间接照明灯带散发出温暖的觉得,也起到位置导向的浸染。
在标识措辞的说话上,改用“做事站”来代替“护士站”的称呼,这种去医院化的称谓可以让患者的心情更加放松。

护士站

临近护士站的区域是患者互换、娱乐、安歇的共享大厅,自然光从落地窗引入室内,温暖的木饰、优质的家具与艺术装饰共同营造了舒适与温暖的大家庭氛围。

共享大厅

主题共享大厅

主题共享大厅-中庭景不雅观

再往里走,进入病房走廊。
病房门边的地面设计了不同的色彩,搭配墙面上的艺术装饰,不仅可以强调区域的导向浸染,也冲破了传统走廊单调的氛围。
沿窗的区域设计了卡座,可以坐在这里暖洋洋地沐浴着阳光跟朋友谈天,这样的光阴会让人产生幸福感,乐于敞愉快扉,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大有益处。

病房层走廊

病房层靠窗走廊

在进行医院设计时,一贯倡导空间的环境要让患者觉得像家一样,这一点对付病房空间来说格外主要。
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设计团队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病房的设计中表现了出来。

病房是患者勾留韶光最长的空间,无障碍举动步伐的完善显得尤为主要。
比如:

在寝室入口区域预留了可供轮椅患者360度回转的空间;

衣柜内上部设置挂衣杆,下部设置抽屉和层板,储物功能充分考虑患者取物的便捷性;

选用高床头柜,便于患者起身时随意马虎借力;

进门处开关高度1100毫米,床头柜开关高度900毫米;

病房卫生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安全性,洗漱台下方拥有足够的空间,避免膝盖和脚碰撞;

设有能存放两个卷纸的手纸盒,便于提醒患者及时补充手纸;

马桶、淋浴房设置扶手和报警、淋浴房设置浴椅;

花洒采取恒温水龙头等谅解入微的功能细节设计。

病房空间的色调与利用的材料简洁而文雅,天花材料用的是石膏板、地面选用木纹PVC地板、空间的根本色调连续延续木色,通报温馨的生理感想熏染。
光环境设计采取间接照明搭配无眩光直接照明的办法,实现了充足的自然采光透风。

病房的家具有多种形态:布艺卡座、皮质沙发、木头桌几,以其简约的造型与整体环境的氛围相呼应。
艺术在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浸染,让设计得以完全表示,由此,空间颇具传染力,终极呈现的是犹如家一样平常的病房空间。

单人病房

双人病房

空间让人的疗愈程度与设计带来的安全感紧密干系。
康复空间中多为行动未便利的患者,设计团队通过简洁、易达的交通导向与流线,以及在地面、走廊、扶手、举动步伐等方面做了完善的无障碍设计,给患者生理和生理上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人待在熟习的地方会有安全感,在入住医院后,陌生的环境每每会让人感到不适。
康复患者又因疾病造成身体上的不便,生理每每比较薄弱,从而可能发生沉默、不愿与人来往沟通,乃至想要逃离的悲观感情。

怀旧博物馆

因此,室内设计中还该当照顾到患者的生理及社会需求的安全感,供应相应的社交场所,有着正常的人际交往,并尽可能多地打仗自然,阳光、艺术等这些让人安心快乐、积极向上的元素,创造温馨舒适,感想熏染更多安全感的疗愈康复环境。

来 源:《医养环境设计》杂志,2019年第7期

原文作者:钟丽冰 陈宇坤(优信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原文编辑:侯立萍

欲知更多关于康复医院培植发展方面的内容,欢迎9月19日-9月21日齐聚深圳,共赴“第21届全国医院培植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培植、装备及管理展览会”。

END

热搜内容

深度宣布

手 术 室

海内案例

国外案例

医建风向标

医家之言

大咖分享

青年医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