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南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即日起,我们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期”栏目里,推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诣性系列宣布,全方位展示全区奋力谱写新时期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本日我们推送《70年辉煌造诣之南郑住房和城乡培植篇》。
南郑住房和城乡培植篇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倔强领导下,南郑历局党委、政府贯彻以为公民中央的理念,持续抓好城乡方案体例,持续推进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持续改进群众住房条件,持续加强城市公共举动步伐管理,经由艰巨创业和踏实事情,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公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进,实现了安居乐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根本。
方案引领浸染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南郑百废待兴,城乡面貌贫穷掉队。1949年12月6日解放后,县城设在今汉台区铺镇。1961年规复南郑县建制后县城设在周家坪,原为屯子集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日渐繁荣。尤其是改革开放往后,历届政府把城乡方案培植摆在了突出主要位置,1981年对县城进行了全面方案,大规模改造旧街道,1985年、1992年先后修编了城镇方案,1998年按照汉中撤地设市哀求,体例了以汉中大市为中央的城市方案,大河坎正式成为汉中市中央城区的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城乡方案遵照方案先行、适度超前、统筹发展的原则,先后又体例完成了南郑县城乡一体化方案、南郑县城市计策发展方案、县城掌握性详细方案、县城绿地系统方案、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方案、大河坎城乡统筹示范区发展计策方案、圣水片区发展计策方案等重点方案,初步形成了全域覆盖、衔接紧密、科学系统的方案体系,方案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浸染逐步增强。2014年我县被确定为“三规合一”省级试点县,2015年被确定为创建新型城镇化省级示范县,2017年9月,南郑正式撤县设区。目前,南郑城区由汉山街道办、大河坎镇、梁山镇组成“一城三区”城市构架,建成区总面积达到25.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26.5万人。
城镇道路培植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城周家坪的街道是一条长200米、宽4米的泥土街道,至1987年共有大小街道(巷)14条、总长6.56公里。改革开放往后根本举动步伐加速培植,1989年建成了南大街双向四车道路面。1996年前后,新建了公民南路、自强路、培植路、改造了北大街法律路、科技巷。2005年开始,筹资1800万元,对县城紧张道路及附属举动步伐首次履行大规模改造,完成了大街小巷共计5.44万平方米沥青面层浇筑,刷新道路标志标线,敷设沿线弱电通信管线,新增路灯160盏,全面改造了县城道路的通畅能力和景不雅观形象。2007年后又开工培植了高标准的北一起、幸福路、汉南大道,结合棚户区改造新建了让水大道、周家坪路、海棠路、街坊路等城市主干道,形成内环交通,发展空间不断拉大。
大河坎镇培植居全县首位。1958年后,县内3条干线公路以此为出发点,大河坎成为交通枢纽,逐渐形成4条街道,80年代后集镇内先后建起了数十幢楼房,1985年时建成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公共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1986年在此设立工业开拓区,1992年7月更名南郑县经济技能开拓区,1995年3月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拓区,副县级建制,方案面积15平方公里。1998年该镇被纳入汉中市中央城区方案培植管理范围,方案面积7平方公里(不含开拓区)。2001年后开工培植了天汉大道迎宾路段、江南西路,2005年后又相继建成江南东路、圣水路、汉桂路、东昌路、艺苑南路、天汉大道南段、龙岗路西段、江南西路西段等新街道,路网基本形成四横八纵格局。目前全区城镇道路总里程约11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1.9平方米。街道的绿化、路灯、管网等举动步伐较为完善,群众出行通畅便捷。
公共根本举动步伐逐步完善
供水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饮水以敞口浅水井和池塘水为主,部分单位自建大略单纯水塔。1969年县城用探井改造成日供水300吨的深井1个,建成一座50吨供水塔。1984年景立南郑县自来水公司,日供水9500吨;2000年又新建了大河坎水厂,日供水量达3万吨;2016年统一划归陕西省水务集团,成立南郑供水公司,实施公司化运营。至2018年底,全区共完成50公里输配水管网铺设及配水厂全部工程,水质检测增加至24项,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供气方面,80年代城区居民紧张利用液化石油气(煤气),以个体站点供气为主。2009年开始大力推进“气化南郑”培植,引进城区天然气供应项目,建成了天然气门站及CNG汽车加气站,2011年12月实现了县城天然气通气点火,部分居民及企业用户开始利用管道天然气,日均匀供宇量8000立方米,共有通气用户6500余户,汽车加气约300辆次/日。
人居环境得到极大优化
垃圾和污水管理举动步伐方面,80年代城区垃圾紧张堆积在阳春镇濂水河边的一个露天垃圾场,随着垃圾量逐渐增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5月在城关镇邹家湾村落开工培植标准化的垃圾填埋场,2008年6月建成投用,2017年又扩建了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累计投资6100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约90吨。2006年6月,按照国务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 “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丹江水源水质保护环保哀求,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在我县胡家营镇筹建汉中市江南污水处理厂,2009年完成立项及前期事情,2012年9月全面建成投用,日处理污水1.4万立方米,实现了COD、BOD5、NH3-N的减少,按设计标准达标排放。同时,通过市场运作办法,先后建成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和8个集镇垃圾填埋场,走在了全市前列。
园林绿化和休闲举动步伐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内险些没有任何公共园林、绿地和广场,1968年往后县城街道栽植了法国梧桐等乔木,1984年在县城北大街建成街心花园,种有桂花、玫瑰、万年青等花木,1987年开始在县城街道两旁新栽法国梧桐、国槐等树木,1995年扩建了县城民乐园,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逐步得到美化。1999年10月建成了大河坎桥南广场,2005年建成了江南西路绿化景不雅观休闲带,2011年建成了县城水上公园,2013年建成大河坎滨江文化公园,2016年又精心打造了汉山文化广场和大汉山景区。
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内房舍均为土木构造平房,屋顶多数为小青瓦,还有大量草房。1978年往后,广大群众办理了温饱问题,开始改进居住条件,砖、石、水泥、钢筋等建材成为紧张建房材料;进入90年代,屯子群众开始建筑二层以上砖木构造楼房,人均居住面积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住房紧张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委托县房地产开拓公司为机关单位、部门代建公有住房,以实物分配形式办理干部职工住房问题。1997年开始涌现规模化房地产开拓,紧张由县房地产开拓公司卖力,为机关单位、部门代建商品住宅。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和住房需求增加,一批私营建筑企业加入房地产开拓行列,2006年后培植规模扩大,形成房地家当的商品化开拓。2010年,全县房地产开拓公司达37家,个中艺苑、大华房地产开拓公司建成了“诗、情、话、艺”园、雪梨澳乡和“玉兔、银镰、玉磐”等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居住区。2012年往后,相继引进广州恒大、陕西泽伟、汉中恒泰等10余家房地产开拓公司来县投资,相继建成恒大城、汉府国风、蜀汉美郡、汉江明珠、田园牧歌、幸福嘉苑、西湖御都等一批佳构商住小区。
自2011年开始,为有效办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投入,先后建成了北苑居、城市花园、阳光新居等保障房小区,共培植保障性住房和履行棚户区改造13449套,总面积约107.05万平方米,全县享受保障性住房9221户、23052人,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让居者有其屋”的城市住房供给需求目标基本实现。同时,2016年往后逐步加大县城开拓培植力度,顺应国家政策导向,高出发点谋划并启动了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青年路区域棚户区、东北片区棚户区等三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切实改进了城区4万多名群众的居住环境。
建筑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内建筑行业没有统一组织,各种工匠单独或结伙承揽工程,50-60年代涌现建筑互助社、包工队等集体性子组织。1972年,县内建立了首个建筑工程队,有工人266人,固定资产9.17万元,1978年改为县建筑公司,从属县培植局,1987年升为三级建筑企业。与此同时,全县相继呈现出江南建筑公司、周家坪镇建筑公司等一批建筑公司和50多个村落庄建筑队。2008年3月南郑县建筑工程公司改制组建为汉中市圣元建筑工程有限任务公司,原周家坪镇建筑公司等一批国有、企业建筑企业也相继改制、重组。随着县内房地家当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资质等级不断提升。至2019年,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达39家,全区建筑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带动3万余群众就业。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少城市管理事情内容,紧张由基层政府代管。随着城镇人口增长和工商经济的发展,农贸市场、街巷卫生等须要专人管理,逐步设立专门机构。1978年后,我县城建部门和爱国卫生涯动委员会共同卖力街市卫生事情,1984年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站,卖力城区紧张街道的清洁卫生、绿化事情,1985年县城购置了洒水车在紧张街道洒水降尘,1988年景立了县市政园林工程管理处,卖力城市照明、园林绿化、道路管网等掩护事情。1991年又成立了市容监察队,2007年8月整合后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司法大队,下设两个中队,分别卖力县城和大河坎城市市容监察、户外广告管理和违法培植监察司法事情。2005年往后,我县通过履行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城市、精良旅游城市等“联创”事情,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各种创建活动,整治了马路市场、倚门做生意、占道经营等征象,加强城市路面、路灯、绿化、管网等举动步伐的日常掩护管理,城市人居环境大幅度改进,2013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2017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
70年来,南郑城乡培植管理事情所取得的巨大造诣,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在中、省、市的倔强领导下,南郑公民必将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年夜胆欢迎提高道路上的统统寻衅,全面加快南郑城乡培植高质量发展步伐,为推进“三市”目标、培植“三地强区”,同步构建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出更加辉煌绚丽的历史新篇章!
来源:南郑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