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

更是有着浩瀚历史悠久的历史建筑

马鞍山古建筑设计定制厂 常见问题

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

什么是历史建筑呢?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落保护条例》,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公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代价,能够反响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目前我市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

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但仍有部分遗落在城市角落里

为进一步把这些历史建筑找出来,保下来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展现城市风貌

让城市留下影象

让人们记住乡愁

市城乡方案局开展了历史建筑普查事情

经初步评估

具备评定历史建筑条件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共计有23处

现广泛搜聚见地,请您参与投票

评比出您心中的马鞍山历史建筑

【评比规则】

评比韶光

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投票办法

关注“马鞍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答“历史建筑”,点进链接参与

或者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马鞍山历史建筑线索征集

如果您创造身边有类似历史建筑,可以填写评比页面末了一栏的征集表单,参与到活动中来。

届时,马鞍山市城乡方案局将派出干系专家,前往勘察考量该建筑是否符合哀求,大概由于您的一个线索,一栋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

邮箱:masghjbgs@mas.gov.cn

电话:0555-8887032

进入这次“我心中的历史建筑”

市区历史建筑普查成果公示评比的

马鞍山历史建筑有哪些呢?

先来一睹为快吧!

马鞍山·历史建筑——“亭”

清风亭

位于采石风景名胜区太白楼东侧约100米,两层砖木构造。
明正统五年(1440)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周忱命采石广济寺僧修惠,将清风亭建于太白楼旁,周忱书题“清风”之额,历史事宜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纪念、教诲等历史文化意义。

怀谢亭

六角重檐亭,坐落采石翠螺山南麓半山腰,1979年,采石公园在李白衣冠冢前的“施庆亭”遗址上重修怀谢亭,取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中“空忆谢将军”之意而命名,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代价。

然犀亭

位于采石翠螺山南麓,约建于清初,现存之亭为光绪十三年(1887)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重修。
亭内石碑镌刻“然犀亭”三字,为李成谋所书。
然犀亭采取石柱托飞翘亭顶,仿木额枋,砖、石、木组合构造,反响当时的建筑工程技能和科技水平。

马鞍山·历史建筑——“古民居”

徐氏古民居

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百峰行政村落百峰自然村落, 建于清代,原前后两进、中为天井,现提高仅存前踏步石,作前院利用。
是马鞍市内极少数保存完较好的民初清古建筑之一,是研究江皖南徽州建筑技法与江淮之间建筑技法领悟的实物例证。

郑氏古民居

位于丹阳镇董塘行政村落西桥自然村落,建于清代,该民居呈“口“字”形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应为民国中晚期建筑遗存,是研究当地传统古民居建筑技法的实物例证。

马鞍山·历史建筑——“祠”

三公祠

位于太白楼东侧,我市现存唯一生祠,建于清光绪1887~1892,为清代将领彭玉麟、杨岳斌、李成谋专祠,现作为李白纪念馆利用。
建筑主体构造晚清特色较明显,既具有徽派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又具有江淮地区的技艺特点,文化内涵丰富、技艺博识。
对研究晚晴较大规模名人祠堂构造布局、风格特点具有主要参考代价。

费家祠堂

位于博望镇培植行政村落费村落自然村落,建于清代,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
平面布局为前后两进,前祠门后寝堂,反响我市一定期间的建筑设计风格,具有范例性。
费氏宗祠承载了费氏家族的演进和兴衰史,对研究当地祠堂文化传统、宗族演化历史课题等都具有主要代价。

陈氏祠堂

位于博望镇长盛行政村落前石陈自然村落,建于清代,同治二年后重修。
其选址布局具有范例的风水观点,墙体砌筑采取一顺一丁的技法,且山墙设砖制博风,祠门前檐口设抽屉砖和砖制霸王拳,反响祠堂自身的建筑设计风格。

陶氏宗祠

位于新市镇临川行政村落陶氏自然村落,始建于清代,清光绪年间重修,现寝堂为原建筑本体。
寝堂木雕构件雕刻精美,技能博识,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代价。
木构架建筑形制,为研究皖南建筑技法与江淮之间建筑技法领悟的实物例证。

夏氏宗祠

位于新市镇澄心行政村落夏村落自然村落,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对研究马鞍山地区清代建筑史、艺术史、构造特色具有主要代价。

马鞍山·历史建筑——“桥”

绍司桥

位于新市镇叶家桥行政村落车家甸自然村落,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之前,现为民国二十二年(1932)年按原样重修。
该桥曾是江苏溧水至当涂官道上主要桥梁,起着重要的交通通畅功能,是宝贵的历史建筑遗存,对研究地方乃至安徽的交通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丁家桥

位于丹阳镇薛镇行政村落丁家桥自然村落东侧,始建于明代,1962年损毁于山洪, 1964年修复。
单孔石拱桥,具有很好的原真性,是研究古桥梁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浮石桥

位于博望镇丁李行政村落尹家自然村落,始建于清代。
该桥横跨五里河之上,在力学利用方面,是研究古桥梁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还有很多,等你来创造!

除此之外

在马鞍山还有始建于南宋年间的桥、

大家都熟知的第一座电影院

——马鞍山市工人电影院

建于1968年的马鞍山市公民会堂

... ...

这些建筑铭刻着历史的痕迹

见证城市的发展脉络

有的历史建筑很幸运的能被留存至今

有的则泯没在城市的培植中

以是,为了能保护这些历史建筑

更好地延续马鞍山的历史文脉

展现城市风貌

快来参与“我心中的历史建筑”

市区历史建筑普查成果公示评比吧!

创造和保护您身边的历史建筑

点击

阅读原文

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