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文化活动中央

社区文化活动中央同时兼为林曦明当代剪纸艺术馆、社区志愿做事中央、未成年人活动中央、学雷锋志愿做事站点、青年活动中央等,是一处凑集多种功能的复合型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是社区公共做事中央,也是附近居民业余生活的活动园地。
中央原来的布局无法知足需求,再加之长期漏水,要更新大修。
Wutopia Lab卖力这次外立面设计

上海枫林建筑设计 设计原则

改造后的文化活动中央

中央所在的南北向的双峰路两侧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培植的工房。
街道面对的是连续的围墙和居民楼的山墙。
偶尔有些商铺。
街道尺度宜人,行道树长得很好。
走在双峰路有时会恍惚,韶光有些粘滞,仿佛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某条街道,从长白到曲阳,都有点像。

没有影象我们就不存在了

我之以是选择枫林街道的社区方案师,是由于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由于家人生病,我每周都有三次要来到这里。
一个陌生的街道由此在某个方面变得非常熟习并塑造了我的影象。

改造前平面图

改造后平面图

我的一个影象是从东安路到中山医院边上的药房买药那段不算长但不友善的路,幸亏一段骑楼为我供应了遮荫和喘口气的地方。

枫林街道是医院和医学院的密集聚拢区域,有痛楚,绝望但更有的是希望。
枫林街道有着密集的建成于7080年代的公房小区,有着大量的老龄人口,居民有着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属地化。
但这些社区也显得老龄化,建筑以及街道的表情安静但有些暗淡,活力彷佛在退散。

设计便是我保留的影象

我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央设计成我的影象的具象化表达。
以是要消解堡垒一样平常的厚重的立面,创造一个类似骑楼的柱廊作为灰空间为路人供应喘息的去处。

改造过程

我决定采取一种在上海濒临消亡的传统工艺剁斧石作为立面的装饰面作法。
将掺入白石子的水泥砂浆﹐抹在建筑物表面﹐硬化后斩凿,形成有纹路的石面样式。
工人一人一天才能剁出约一平米。
这仿佛治病,须要的耐心以及持久。
很长的韶光里看不到效果,但溘然有一天卸下安全网,精细的饰面展现出来后,这统统都是值得的。

外立面细部

我在剁斧石立面上和地面上嵌入了统共50块边长分别为15CM、12CM、8CM三种不同尺寸的金属枫叶。
彷佛是为了呼应枫林街道的枫叶标志,但更多是纪念正是枫叶似火的时令,家人的病开始好转,这是希望。

柱廊空间

柱廊后面的景象边界为全通透的玻璃立面,改进内部采光的同时,柱廊空间由于通亮,其公共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消解了街道的粘滞感想熏染。
枫叶的橘色成为拱券的镶边。
喇叭口的拱券是为了避免拱廊看上去像一片纸。
末了,这充满希望的橘色拱券为双峰路展露了一个透明的微笑。
洞悉生活所有原形,依然热爱生活。

外立面

城市微空间复兴是一次影象重组

外立面夜景

由于紧邻菜市场,社区文化中央门口是许多居民每天买菜的必经之路,改造过程中周围热心居民一贯讯问项目的进展,非常期待着活动中央的重新启用,期待新的公共生活的开启。
更新后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央成为双峰路的一个高潮,一个重新抖擞活力的场所。
城市微空间的意义不仅仅在创造一个好看的场景,而是对个人和居民的影象做一次提炼和重组,影象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成为我们生命的终极定义。
枫林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央立面更新便是一次影象的再定义。

立面图

轴侧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徐汇区枫林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央立面更新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师:俞挺,闵而尼

项目建筑师:赵晓玲

设计咨询:其余建筑事情室

建筑拍照:CreatAR Images

业主单位:徐汇区枫林路街道

建筑面积:77.8㎡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

设计韶光:2019.03至2019.05

施工韶光:2019.06至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