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国各地铁路网不断完善,诸多老一代铁路站房已经无法知足当代化的出行需求,亟待改造提质。在新时期的站城领悟理念下,老站更新将是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1、大理 · 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
大理,地处云南省滇西交通要道,曾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主要中转站,被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如今,随着“一带一起”国家计策的深入推进,大理作为滇西的中央城市,是中国——东盟经贸互助的主要节点,将逐步成为面向亚洲的“中国名片”。
大理区位
耸立千年的崇圣寺三塔
大理的建筑文化残酷,历史悠久,古城古镇风貌保存无缺。崇圣寺三塔之最—“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期间,距今已有千余年。千寻塔为大理地区范例的密檐式砖石塔,通体白色,底方9.9米,凡16级。塔檐做层叠阶式纹样,檐口微微起翘,端庄典雅。大理老站立面便是以千寻塔的密檐为设计灵感。
白族民居六条约春形制
白族民居常见六条约春二进院的平面形制为“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以中间大天井为中央,四边辅以四个小天井,主屋和厢房都能拥有良好的自然透风和采光。白族喜用木雕且做花草样式,粉墙画壁则以山水字画为题,并常用六边形砖纹铺底。花园之中,六边形拱门也是习认为常。
白族民居六条约春平面形制
大理喜洲古镇
2、风花雪月的地景
风花雪月原指古代诗文中常常描写的自然景物,而大理拥有真实存在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背倚苍山,环抱洱海。玉泪不雅观苍之间,风光如诗如画,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风花雪月相映成趣。站房设计试图从风花雪月的意境出发,讲述大理故事。
3、在地化设计构思
大理站造型正是取意于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意境。苍山上,长年不化的积雪放大来看,每一片雪花的几何原型,近似于六边形。而通过对大理民居建筑、小品和山墙纹饰的剖析,研究创造六边形这种理性的几何图案广泛存在于大理本土建筑之中。
苍山云雾 洱海飞花
大理站造型取意于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意境
方案便以抽象的六边形伞形构造为基本单元,天花和柱子融为一体。在内,秩序的单元体连云成片构成站房的主体构造和完全的室内空间;在外,自然而然形成高低层叠、错落有致的建筑形象,如云似雾。天井升起的大型伞柱,冲破秩序,创造出自由而领悟的室内外空间以及极具标志性的外部形象。
侧不雅观为云:白色单元层层迭起,宛若苍山的玉带云
俯瞰成雪:六边单元紧密排列,是苍山不化的积雪
传承文脉 低碳设计
我国传统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不雅观,看重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引“自然的光、风、热和植物”入宅,大理白族民居亦是如此。大理站的空间设计中,我们领悟了“四合五天井”的空间格局,引景入站,塑造了开合有致的候车空间,如水流动,如云漂浮。
全体3层站房空间拥有5个天井,中间3个天井为候车区做事,形成品字形的候车区,互不滋扰又相互联系。两侧的2个天井则为办公区带来自然采光,同时又使候车区与铁路办公区自然过渡。两侧紧邻外幕墙的天井放置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并种以盆栽绿植,打造充满阳光和绿色的出行体验。
大理站的设计,秉承低碳设计的理念,研究借鉴大理本土化的被动式设计谋略,以期大理站在运营时少用乃至不用空调系统,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对大理站所在区域的气候参数剖析,得出了建筑设计时可采纳的最佳朝向、建筑整年的受风情形以及建筑本身的太阳辐射情形。
结合电动幕墙窗和高侧窗的开闭掌握,在不同时令有效勾引自然透风的气流利道,优化室内气流组织,提高自然透风的效率,营造舒适康健的室底细况。
琼林玉树 水月镜花
乘客行走于站房之中,挺立的伞柱从天井升起,犹如自然山林;层层叠叠的柱纹,唤起乘客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印象;内嵌的柱灯,则取义于大理常见的杜鹃花之形。
错落有致的院落空间,建筑细部的文化隐喻,舒适自然的候车环境,大理站的站房空间体验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在行走中讲述着大理的民居文化,白族特色。
城市影象 老站印象
罗西说“城市是人类生活的戏院。这个戏院不再是一个意向,它已经是现实。它接管事宜和感情。每一新事宜是包括了对过去的影象和未来影象的潜能。”火车站作为一个城市主要的标志建筑,承载了城市和居民的集体影象、个人影象和历史影象。
因此,大理站新站的设计延续了老站的比例和立面的构成办法。新站采取中高侧低的横向三段式构图,层线伸展且向上起卷,以强调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如云似雾。站房通体白色,亦如老站一样端庄典雅,以期在些许瞬间唤起大理市民关于老站的影象。
大理站老站
大理站观点方案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株式会社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团队:唐文胜、徐锋、张敦元、余朝玺、吕奎东、攸然、黄莉、王银焘、蔡雨杉
项目地点:大理市市区
站房面积:21000㎡
设计韶光:2022.01
公司地址:中南建筑设计院株式会社,武汉市中南二路10号,4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