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当代主义日渐衰落的时候,后当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开始盛行。
后当代主义源于当代主义但又背叛当代主义。
作为当代主义的大师,密斯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理论,在本日也极为盛行。

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却有其余一名建筑师大话”Less is bore(少即呆板),反对当代主义的理性,强调设计的多元素化,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他便是罗伯特·文丘里—后当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

后现代设计主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当代主义的建筑“大略优于繁芜,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耐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构造优于盲从时尚。

后当代主义的建筑则主见以装饰手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
提倡知足生理需求,而不是仅仅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央。
设计上的后当代主义大量采取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中处理,以冲破国际主义风格多年来的垄断。
在浩瀚的后当代主义设计思潮中,高技派和、解构主义都成为寻衅当代主义设计的演绎内容。

后当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一贯延续到本日,色彩大胆、装饰华美、不同文化背景的古怪建筑在环球各地不断呈现。
这些建筑究竟有多“古怪”,一起来看看吧。

01

eins

金子塔住宅

阿姆斯特丹,荷兰-Soeters van Eldonk Architecten-2006

三角形的马尔坎蒂半岛(Marcanti peninsula)是阿姆斯特丹西部工业/商业地带的一个分支,这里曾被用作仓库和马戏团。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它被Sier van Rhijn发展成一个拥有300个低层住宅的城市方案。
20年后,该地区建成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住宅区、一所学校和一个位于地下停车场上方的公共广场。
55米高的金字塔形式的建筑灵感来自半岛的形状,其外立面结合了多种类型的砖。

02

zwei

Ordnance展馆

坎布里亚郡,英国-Studio Mutt-2018

具有标志性和功能性的功能舆图具有符号,颜色和设计细节,这些是英国文化遗产中熟习的部分。
Mutt事务所的设计借鉴了历史上人与自然在文化和身体上的互动研究。

03

drei

工业城市壁画

纽约,美国- Camille Walala-2018

卡米尔·瓦拉拉在人行横道、夜总会内部以及遍布天下各地的多彩迷宫上留下了她独特的艺术印记。
受到孟菲斯运动的符号和形状、南非恩德贝勒部落的色彩文化和舞台艺术大师维克多·凡撒里的幻觉的启示,瓦拉拉将她的迷幻个性加入了克利夫兰银行、伦敦广场和巴黎百货商店。

04

vier

Médiathèque

维勒班,法国-Mario Botta-1988

05

fünf

M2大楼

东京,日本-Kengo Kuma-1991

位于八环路旁的M2是马自达的汽车展厅。
这是一个由不同尺度的建筑元素组成的大杂烩,还有一壁玻璃幕墙,上面是常日用来容纳交通噪音的面板。
构造是钢筋混凝土,但却有砌体构造的错觉。
在这堆东西的正中心是一根巨大的柱子,上面有一个略短的竖井。
在内部,标志性的柱子实在是一个带有玻璃电梯井的中庭。

“我想成为电子时期的皮拉内西”是当时建筑师的一个想法。
幕墙和高速公路樊篱代表了功能主义和当代主义,以及后当代主义的古典主题。
结合这种自由浮动的拼贴,旨在表达一种新的后工业时期的事情场所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06

sechs

机器人大楼

曼谷,泰国-Sumet Jumsai-1986

这座大楼的设计者名叫书梅.朱姆塞。
听说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儿子的机器人玩具。
杰拉先容说,实际上书梅的设计理念还有着文化上的深意。
美国人谈机器人色变,由于在他们心里总担心机器人会终极夺去人类的饭碗,乃至统治人类;而在泰国人的心目中,机器人则是亲切而友好的,它们是人类的助手,就像这个外表淳厚可爱的机器人大楼一样。

书梅在设计机器人大楼时曾表示,机器人大楼更应表示以人为本的理念,于是,这座大楼的餐厅不像别的办公楼那样被设计在地下,而是在景不雅观非常好的高层。
大楼的地基2.5米厚的底座不用震耳欲聋的柴油动力,而因此电为主,避免扰民。

07

sieben

Zaandam酒店

阿姆斯特丹,荷兰-WAM Architecten-2010

由苏特斯–范尔东克建筑事务所设计,命名为“Inverdan”的市区重修操持,包含了历史街道布局的复原,运河的重新开通,以及中央区的认同感重塑。
建筑利用木材和埃特尼特纤维水泥覆面材料建造;互异的开窗布局、突出的悬挑、屋檐和底部优雅的白色勾勒线条,令建筑极富表现力。

08

acht

Chiat/Day大楼

洛杉矶,美国-Frank Gehry and Claes Oldenburg-1991

这个Chiat/Day/Mojo公司总部,盖里设计了一个望远镜作为入口。
这个后当代风格的建筑以其不屈常的风格和殽杂的材料而有名。
十年后,谷歌宣告他们将租赁这座房屋作为办公场所的扩大区域,这个望远镜现在则作为他们威尼斯办公室的入口。

09

neun

Ting 1

Örnsköldsvik,瑞典-Wingårdh Arkitektkontor-2013

10

zehn

Wolfartsweier幼儿园

卡鲁,德国-Tomi Ungerer and Ayla Suzan Yöndel-2002

位于德国Wolfartsweier,由艺术家Tomi Ungerer设计。
其灵感来源于他最喜好的动物——猫。
猫嘴是门,肚子是换衣室、教室、厨房与餐厅,头部是娱乐场,尾巴是紧急逃生通道,头顶上还有草坪以模拟猫的皮毛。

11

elf

车库博物馆

迈阿密,美国-Jurgen Mayer H, Workac, Clavel Arquitectos, Nicolas Buffe, and K/R-2018

该项目集结了来自天下各地的设计师,Riley从超现实主义游戏中汲取灵感。
Exquisite Corpse. Cadavre Exquis是风靡全法国的游戏,个中有着诸多由设计师精心设计而成的画面场景,他们在设计时并没有相互参考,然后图像就由这些看上去并不匹配的部分组成,共同形成了有趣的构图组合。

在Riley的辅导下,每位参与建筑师都有着个人卖力的部分,他们的设计思路完备自由。
终极的设计成果组合起来,便是Exquisite Corpse游戏的建筑版。

12

zwölf

埃塞克斯的小屋

埃塞克斯,英国-FAT and Grayson Perry-2015

这个由英国作家阿兰德·伯顿创建的项目始于2010年,每个项目都会约请一位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与建筑师互助完成。
“埃塞克斯小屋”便是由英国著名艺术家格里森·佩里与建筑师查尔斯·赫尔兰得联合设计完成。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格里森·佩里是特纳奖的得到者和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院长。
他喜好穿上女装涌现在世人面前。
因此,在设计埃塞克斯小屋的时候,格里森·佩里为这座小屋想象了一个虚拟的主人——朱莉·卡泊。
据格里森先容,朱莉是埃塞克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离过两次婚,有两个孩子,后来去过印度之后,终极成为一名社会事情者,但是却又在61岁的时候过早的去世掉了。

13

dreizehn

法蒂玛圣母教堂

Giova,瑞士-Mario Campi and Franco Pessina-1989

14

vierzehn

产品展馆

迈阿密,美国-SITE, James Wines-1979

James wines认为这些建筑是对艺术和建筑之间界线的探索,从无处不在的和熟习的大型商店原型的出发点出发,供应了更大的自由来模糊界线。
SITE的作品常常遭到强烈的负面批评,尤其是休斯顿的Indeterminate Facade完成之后,主流建筑媒体认为建筑中没有诙谐的地方,但是Lewises一家不顾批评的回应,连续支持作品。
另一方面,wine的朋友和同时期的人——尤其是艺术界的人——倾慕他创作作品的自由,他们在探索腐烂、忽略和人为成分的过程中,如此明显地批驳了美国消费文化的随意性,而这正是他的客户得到商业成功的源泉。

15

fünfzehn

中国码头

伦敦,英国-CZWG Architects-1988

该建筑于1982年至1983年设计建造。
奥妙地将历史与后当代设计相结合,色彩鲜艳,充满意见意义性。
面向河流的立面将巨大的宝塔形中央与能干的赤色拱形钢窗相结合。
东立面的高垂直开口参考了附近维多利亚时期仓库的建筑遗产,而在后面,起伏的设计参考了高大圆柱状的谷仓的形状。
既保持了住宅的私密性,又可以享受风景。

当代主义设计是时期的产物,带有一定的时期烙印。
它所奉行的“功能决定形式”、“少即多”(less is more)的原则早已深入民气。
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办法,而且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不雅观念和审美意识,对时期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

看了一些后当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我们再来看看当代主义的建筑吧!

01

one

流水别墅

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赖特-1935

这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日本著名的悬臂式建筑。
该住宅与自然景不雅观完美结合,是考夫曼一家的周末度假胜地。
考夫曼称这栋屋子为“七桶楼”,指的是漏水的屋顶。
此外,由于缺少适当的加固,悬挑露台开始脱落。
这座屋子几经翻新,于2002年被改建为博物馆。

02

two

玻璃屋

美国-菲利普·约翰逊-1949

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玻璃屋被称为天下上最美且功能最少的屋子。
约翰逊更没有预测到与其是居住这里更多的会成为一个展示的舞台,乃至成为一种象征。
玻璃屋是对称并且坚固地坐落在地面上的,四分之一英寸厚的玻璃墙全部由玄色钢柱支撑。
内部空间被低矮的胡桃木橱柜与砖砌圆柱体划分,圆柱体内为浴室和卫生间。
砖砌的圆柱体和地板经由抛光处理,泛出深奥深厚的紫色。

03

three

萨伏伊别墅

法国-勒·柯布西耶-1931

这所屋子是在巴黎郊区的普瓦西镇,作为萨伏伊家族的隐居地而建造的。
其独特的设计表示了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的“新建筑五点”,代表了当代建筑理念的根本,而且是国际主义建筑中最著名的一件作品。

04

four

古根海姆博物馆

美国-赖特-1959

这座圆锥形的博物馆包括许多主要的画廊和艺术收藏品。
螺旋设计的室内带你进行一个无尽的旅程,肃清空间之间的所有障碍。
在当代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僵硬的几何形状是赖特描述的,他说:“这些几何形状暗示了人类的某些思想、感情和情绪——例如:圆形、无穷大;三角形,构造统一;螺旋,有机的进步;广场,完全性。
“赖特把古根海姆博物馆视为‘精神圣殿’。

05

five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德国-密斯·凡·德罗-1968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当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所建,美术馆本身是一件钢与玻璃的雕塑,里面的陈设品有从印象派到德国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乃至亨利·摩尔等人的大型雕塑。
在它的对面,柏林爱乐音乐厅金黄色的墙面和弯曲和造型有如乐海中的扬起的风帆。

对付当代主义建筑和后当代主义建筑,你更钟意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