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院论研第一人。
赋形造体更凝神。

“天桥”“儿艺”真情寄,水木学堂挚爱醇。

剧场理论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汲中外,汇古今。
自强自傲宇寰尊。

乾坤大美融生命,万筑呈辉中原魂。

(《鹧鸪天》—张飙)

本日是李道增院士(1930年1月19日—2020年3月19日)的诞辰纪念日。
他是中国当代戏院理论研究与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
他提出了“新制宜主义的建筑学”理念。
主持设计了清华大学建校百周年纪念性建筑——新清华学堂、校史馆、蒙民伟音乐厅,以及中国儿童艺术戏院、北京天桥戏院、台州艺术中央等主要文化建筑工程。
他长达150万字的巨著《西方戏剧戏院史》,是海内首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对环境行为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开设环境行为学、西方戏院发展史等创新课程,并为我国执业建筑师制度与专业学位制度的国际化作出卓越贡献。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生平坚持,建筑师得像裁缝一样,讲究“相机行事”,神居于形。
他说:“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是最根本的。
”“中国的新一代的目标,该当是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天下。
”“中国人该当有自己的建筑哲学。
要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表示民族的自傲、自强、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