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市保”单位类型丰富,有革命文物8处、近当代主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处、古文化遗址12处、古墓葬3处、古建筑4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
历史年代上起新石器时期及商周期间,下至明清期间和近当代,涉及历史街区保护、长江文明探源、赤色资源保护利用、万里茶道申遗等方面,折射长江文化魅力,镌刻武汉历史印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代价,是弥足宝贵的城市文脉。

武汉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长江滋养了武汉千年文脉,留下了浩瀚的文化遗产。
近代以来,武汉三度成为中国革命中心,辛亥革命首义之城、大革命期间“赤都”、抗战初期战时都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宜铸就这座英雄的城市。
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
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事情,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自1959年以来,市政府已公布了五批“市保”单位,这次序递次六批“市保”公布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8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21处,个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06处。

武汉当局文物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干系卖力人表示,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情。
我们将以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新的出发点,加强对英雄城市各种文物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长江文物的文化内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在续写中华文明城市史、人居史、文化史的过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六批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