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泰西楼概况

圆明园泰西楼全部景不雅观建于清朝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1745一1759年),前后历时十五年,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

西洋风建筑设计 材料设备

泰西楼”总平面有如一把丁字尺。
尺子头在西边,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90米,自南往北紧张建筑物有:线法桥、谐奇趣、蓄水楼、花园门、万花阵。
尺子身在东边,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70米,自西往东紧张建筑物有:养雀笼、方外不雅观、竹亭、海晏堂、大水法、不雅观水法、远浪不雅观、线法山西门、线法山、线法山东门、方河、线法画。

“泰西楼”建造之前并没有施工图纸,只是由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绘制图样,并有圆明园快意馆的中国画师沈源、孙枯等人参与建造。

02 紧张建筑

(1)谐奇趣

谐奇趣位于泰西楼景区的西端,是最早建成的一组泰西建筑。
由谐奇趣楼和楼前楼后的喷泉及西北侧的蓄水楼组成。
谐奇趣主体建筑三层,平面呈长方形。
两翼自山墙向南伸出弧形抄手游廊,游廊两端尽头为两层八角楼厅。
谐奇趣楼南为一大型海棠式喷泉池,楼北有一小型菊花式喷泉池。
喷水机关一齐喷水,甚为壮不雅观。

(2)远瀛不雅观

乾隆四十八年建成,远瀛不雅观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为一座五开间大殿,平面呈倒凹字形。
今远瀛不雅观残余主体建筑的石柱,用材为优质汉白玉,刻工精良,实属艺术珍品。

(3)大水法

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大水法是一处以喷泉为主体的园林景不雅观,主建筑为巨型石龛式,石龛中间有狮子头喷水瀑布。
前下方为椭圆形菊花式喷泉池,池中为“猎狗逐鹿”喷泉。
大水法的前方旁边,各有一座十三级的方形西式喷水塔。
本年夜水法的石龛和一些石构件仍立于原址。
由于泰西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泰西楼主体建筑以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洛可可风格为主导,在细部装饰、园林布局等方面领悟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美学不雅观念和建筑工艺与中国园林造景奥妙地领悟,在中外造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和示范浸染。

欢迎选择2022年清华建筑考研课程

开启整年备考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