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为主要的公共建筑,其建筑设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示一个城市品质的高度和厚度。
为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佳构教诲”校园环境,建立学校设计新标准,2018年10月30日,罗湖启动“为来日诰日设计——罗湖区首届校园设计创意竞赛”,甄选3所学校开展设计创意竞赛:桂园中学、翠园中学东晓校区、东昌小学,并约请环球精良的建筑师设计团队、海内有名建筑高校等建筑行业专家团队为辖区三所中小学校的校园设计。
截至2018年11月16日,共收到250家设计机构报名,通过资格审核的为161家。

评审统共分两轮,经由多位境内外建筑设计行业一线“大咖”、有名高校建筑设计领域专祖传授等组成专家评委会的评比,第一轮的海选从25多家机构里优选出方案筛选出末了入围的15家,第二轮是双周发布会现场开展的方案评审会,对15家机构评比出每所学校终极方案一二三等奖。
从现场获悉,校园设计竞赛方案在1月4号-7号进行公示三天,公示环节结束后,将于罗湖商务中央45楼会议室举行颁奖仪式。
1月5日-1月17日,竞赛方案模型的展览也将在罗湖美术馆F展厅展出。

普罗忆象建筑设计 常用设备

为什么选择这三座学校

发布会现场,罗湖前期办办公室副主任刘军先容道,罗湖通过对全区共59所公办责任制中、小学校现状的摸底调查,从建筑年限、学位缺口和改造效益三个方面剖析,综合评判选择了深圳市东昌小学、翠园中学东晓校区、桂园中学三所学校进行校园设计创意竞赛,这三所学校均存在建筑迂腐,环境品质低,学区学位紧张,供需抵牾突出,亟需改造的特点。
通过实地踏勘创造,这三所学校用地空间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通过设计改造后均能有效增加建筑面积,改造效益高。

首届竞赛模型凭什么吸引度高

优厚奖金+“无门槛”让本次创意竞赛活动报名情形是盛况空前: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20万元,三等奖10万元,共吸引了国内外250多家设计机构报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竞赛用威信坐镇,评审委员阵容强大,威信度高,约请了建筑设计界顶尖的威信专家参加评审,个中入围评审9位,方案评审专家7位,对参赛作品进行2轮评审,入围评审+方案评审。

这次竞赛为什么受众度广

罗湖首届校园竞赛充分相应了出了区委、区政府“找短板、补欠账、惠民生”行动操持,从知足学位需求和提升校园品质出发,结合了城区内中、小学校园培植及设计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让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与教诲界、市民大众开展深度互动,积极磋商集约地皮条件下新学校建筑空间和校园环境的创新提升,以带动罗湖区设计创新氛围,建立罗湖区学校设计的新标准,提高学校整体设计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神往的幸福感、安全感。

引领国际潮流的冠军设计

现场,冠军设计机构们纷纭展示了具有“深圳特色”、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校园建筑设计模型,带领不雅观众领略不同的校园的风采。

桂圆中学:高密度尺度合宜的校园

小空间,大视野。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为桂圆中学设计的方案特点为在高密度条件下,打造尺度合宜的校园。
形成复合化共享夹层:将北侧综合楼放倒,形成可达性较强的复合化共享夹层,连接上层传授教化楼和下层大体量公共功能体快。
形成组团型传授教化模块:将传授教化楼长条体量打散形成组团型传授教化模块,创造宜人尺度的室外交往和互动空间。

桂圆中学组一等奖方案作品

“对付改建来说,悉地在这个方案中做的比较节制。
本来园地不大情形下,没有想着以小中见大做一个具构的场所空间,而是比较看重单元感。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评价道,方案能够给人带来场所领域感,不会有被管束的空间压迫感。
建筑总体干净、平朴,捉住了学校设计的支点,方案高票得到了第一。

翠园中学东晓校区:自然中的绿色校园

翠园中学东晓校区组一等奖方案作品

你见过绿色屋顶的校园吗?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将衍变成大自然中校园。
“对翠园中学东晓校区的改造,将新与旧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领悟的效果。
”普罗忆象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常可接管采访说道,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出发,校园改造不应将旧的有代价的东西所摒弃,而是讲究有代价的创新,在对该校区周围都是绿植的条件下,大量植入绿色的园林绿植空间,让校园屋顶成为有绿化的屋顶,对操场设计上,通过透风的风雨操场加上立体“活动园地基座”,为打造一个立体运动场,将传授教化办公建筑架空廊道挖洞处理。
在新建传授教化空间安排上,由原有风雨操场改造,增加学位,并与活动区分离,新建多层综合楼以知足大量午休及传授教化赞助用房的需求,让校园成为一个学习的森林,一个共享的舞台,一个立体的乐园。

东昌小学:市井生活中的校园

东昌小学组一等奖方案作品

东昌小学周边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园地的限定成分多,校园内和校园外的抵牾突出。
深圳汤桦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建筑师郑昕先容道,对东昌小学的校园方案特点做到学校和社区的领悟,打造市井生活中的校园。
为创造一个连续开放、有厚度的界面,将中庭、庭院、运动场等校内公共空间沿边界散落支配,形成校园生活的核心,公共空间开放连续,充分激活全体校园。
各功能用房聚拢在共享空间周围,增加师生互换机会,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让市井生活与校园彼此交融,也让校园变得高大上的同时不失落接地气。
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