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山风景区以文昌文化发祥地和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享誉海内外,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筑、古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不雅观50多处,文化秘闻极为深厚。据理解,该景区现存元、明、清古建筑23处建筑群,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是川北地区现今保存较好的一组构造颇具气势、体系较为完全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玄门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
日前,走进七曲山风景区翠云廊,只见满目青翠,天地同色,让人陶醉。密密麻麻地纯古柏,林郁郁葱葱,蔚为壮不雅观,绿树蓝天相映成趣。四季常绿,茂林参天,守护绿色的梓潼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聪慧与汗水!
七曲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城北9公里,古称“尼陈山”。主峰海拔861.5m。唐改名七曲寺,南宋又改名灵应祠,元改称文昌帝君庙,明清则改称太庙、大庙。自唐、宋两代天子将梓潼神追封为“王”的爵位后,地方政府即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开始,按王府格局续修七曲寺,建成后即敇庙名曰:“灵应祠”。又经历代维修扩建,全体建筑共占地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从而形成构造宏伟,体系完全的王宫建筑群。
据理解,七曲山风景区,今存元、明、清之殿宇亭台23处,以真庆宫之百尺楼、正殿、桂喷鼻香殿为中轴线,别的建筑物,则依山造势,顺其自然,向旁边延展。全体建筑集南北风貌于一体,既有如正殿、桂喷鼻香殿、天尊殿的雄伟持重的北方风格,又有如风洞楼、瘟主殿等建筑文雅奇秀的南方风采。这片古林深藏的洞天福地,因其建筑群错落有致,风格殊异,突显“林富其幽,山壮其势,水秀其姿,洞不雅观其邃”的特点,不少古今人士均称其是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寺院构筑方面的详细实践。
据先容,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日前公示省级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名列个中,入选“古建筑和遗址遗迹”保护名录。
七曲山大庙古建筑群奥妙利用地形,依山而造,不受中轴线平行的传统之束缚,表现出灵巧,自然之风格。寺院设计风雅,搬鳌坐脊,翘角凌空,层楼叠阁错落有致,宫不雅观嵯峨,构造谨严,雕梁画栋,风格殊异。既有北方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建筑,又有南方小巧玲珑的园林式建筑,较完全地展现由元到清各个期间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主要实例,显示出我国古代建造者巧夺天工的博识技艺。
逛大庙走翠云,蜀中美景尽在七曲山。
这是一座古寺院的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群,虽隐于深山,却名扬天下。
编后按:“深化文旅领悟,增强文化自傲。”进一步擦亮各地“风景独好”文旅名片。从2024年8月31日起,时期传媒新媒体中央在全网陆续推出《风景名胜》专栏,寻觅有不雅观赏、文化或科学代价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等人文景物,引发各地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旅家当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为游客当好风景名胜的“活舆图”。
笔墨整理:李崛 | 图片:苏东华
编发:央省媒体宣扬编辑:童铃
审核:黄河
出品:时期传媒新媒体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