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项目名称:璧山文化艺术中央
项目地点:重庆
委托机构:重庆绿岛新区管理委员会
用地面积:35348.84㎡
建筑面积:37736.51㎡
设计韶光:2010.09-2012.03
建成韶光:2016.12
区位图
作为重庆绿岛新区公共做事中央建筑群最主要的公共文化建筑,璧山文化艺术中央南临中心公园人工湖,西接市民广场公共绿地,景不雅观资源优胜,是全体区域最早启动的几个项目之一。
清乾隆《璧山县志·形势》载:“前人云四山如璧,又云山出白石,明润如玉,故名璧山。”文化艺术中央用一种抽象的建筑措辞再现关于“璧山”的描述,这种形体关系也是对周围山水环境要素的一种映射。我们希望这座公共建筑供应的是一个“地方”,而不仅仅是一栋建筑。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未平整的原始园地中有大小三个山丘,它们相对而立,中间的谷底向周围园地延伸,这种自然的空间关系成为了这次设计的出发点。这种“空”正是我们认为回应自然、城市、文化的最佳姿态。建筑体量允从原有谷地的趋势做切割,从一个实体中打开了连接园地周边几个主要公共空间的通路。西侧的自然景不雅观经由二层平台延伸至建筑内部,公共平台连接了三个体块,成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客厅。
切口
山谷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这种形体天生的逻辑也让建筑界面自然呈现出了内和外的差别。建筑主体的“外”表皮采取了灰色铝单板格栅结合玻璃幕墙,很好的办理了建筑东西晒的问题。整洁划一的金属板形成横向线条,让“外”表皮简洁、纯粹又当代,凸显了“内”的繁芜和多变。在内向的峡谷界面中,不同角度的三角面上玻璃、金属板、铝板网交替涌现,又被冰裂纹式的划分统一起来。全体“内”界面呈现一种晶体的质感,这种闪烁剔透的“繁芜”让这个“空”成为来往人群视觉的焦点。
“内” 界面的划分与设计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简洁、纯粹的“外”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繁芜、多变的“内”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内部的光影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我们将文化艺术中央复合多样功能空间梳理为三个部分:紧张空间,赞助空间以及交通脊。各个功能环绕公共平台组织,按原始山体的分布坐落于基座上。东侧为大剧院、西侧为会议中央,群艺馆和电视台等功能。不雅观众从平台层进入不同场馆,做事赞助功能则在平台下将几个体量连接在一起。
©TANGHUA ARCHITECT&ASSOCIATES
主持建筑师:汤桦
项目组:陈国文、邓芳、汪田浩 、周昱、段芸芸等
互助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建筑拍照:何震环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