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状的漫游路径 ©章鱼见筑

感谢 原作设计事情室对gooood的分享

绿之丘建筑设计 施工技术

2016年3月,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正风起云涌。
为了拉通滨江景不雅观带,向城市腹地打开滨水岸线,拟拆除位于宁国路码头附近的烟草仓库。
这是一座建成韶光在30年旁边,既缺少工艺代价,也不具备明显建筑特点的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板楼。
由于有方案道路穿越,加上其自身巨大的南北向体量横亘在城市与江岸之间,严重阻挡了滨江景不雅观视线,这座建筑的拆除彷佛毋庸置疑。

沿江“绿之丘”鸟瞰 ©章鱼见筑

总平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然而机会也蕴含在障碍之中:乍看之下造成阻挡的巨大南北向体量通过体量消减,能够转化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城市道路与建筑间看似不可调和的抵牾可以借用框架构造的特色得以办理。
在盘活工业建筑和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经由和城市方案部门和市政培植部门反复协商之后,决定保留该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集市政根本举动步伐、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做事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

东北角鸟瞰 ©章鱼见筑

顶视图©章鱼见筑

为了不影响方案滨江道路的走线,将烟草仓库中间三跨的高下两层打通,取消所有分隔墙,以知足市政道路的净高和净宽培植哀求,并借此机会在建筑底层设立公共交通站点,将建筑编织进区域交通网络。

长剖面图(功能利用划分)©原作设计事情室

为了削弱现状中的六层板楼体量对城市和滨江空间的逼仄感,分别将朝向江岸和城市一侧的建筑进行切角处理,从顶层开始以退台的办法在两个方向上降落压迫感,同时形成一种层层靠近江面和城市腹地的姿态。

被削切出来的建筑 ©章鱼见筑

滨水公共空间与城市腹地的联系 ©章鱼见筑

北侧大草坡 ©章鱼见筑

“漫游”之丘 ©章鱼见筑

有着强烈工业感的构造体系 ©章鱼见筑

利用现状中烟草仓库北侧方案绿地延伸城市一侧的退台,形成缓坡,接入城市,在坡上覆土栽种,培植公园,在坡下支配停车和其他根本做事举动步伐,让人能够在不知不觉间从城市溜达到江岸。
整座建筑的上半部分同样覆盖着绿植,通过悬挑的楼梯和坡地以及江岸连接,使得全体建筑犹如一座巨大的绿桥。

绿植-构造-拉索-盒子-路径©原作设计事情室

北面景不雅观大草坡©章鱼见筑

阶梯状的漫游路径 ©章鱼见筑

沿江梯级状景不雅观平台 ©章鱼见筑

环形游廊悬挑处 ©章鱼见筑

三层东北向不雅观景平台 ©章鱼见筑

五层钢构造环形游廊©章鱼见筑

其内部进行细分,形成“绿丘中的小房子”,用于公共配套做事用房,至此,将城市尺度、建筑尺度和家具尺度统一在一座建筑当中,形成了丰富的身体履历。
为了将天光引入内部,一改现状大板楼的幽暗,在建筑的中央、下穿城市道路的上方置入中庭,个中的双螺旋楼梯也起到了沟通各层的浸染。
整座建筑通过城市道路、坡道、楼梯、双螺旋中庭等多种交通空间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与城市和江岸进行连接。

聚落状的小房子©章鱼见筑

机动车道穿越建筑底层 ©章鱼见筑

二层中庭空间 ©章鱼见筑

二层展厅空间 ©章鱼见筑

中庭双螺旋楼梯 ©章鱼见筑

二层超过式交通 ©章鱼见筑

三层公共交通 ©章鱼见筑

三层廊道空间 ©章鱼见筑

柱面与顶面©章鱼见筑

一层办公空间 ©章鱼见筑

一层停车库 ©章鱼见筑

一层顶面 ©章鱼见筑

改造后的烟草仓库成为“绿之丘”,通过垂直划分道路与公共做事举动步伐用地,支配立体绿化等手段,打通了城市与滨江的阻隔,实现了一样平常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是对城市减量发展做出的最佳回应之一。

双螺旋楼梯 ©章鱼见筑

垂直绿化索网体 ©章鱼见筑

梯级状绿化平台 ©章鱼见筑

滨水空间夜景 ©章鱼见筑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二层平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三层平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顶层平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剖面图 ©原作设计事情室

大样图©原作设计事情室

项目名称: 绿之丘——上海杨浦区杨树浦路1500号改造

建筑事务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事情室

电邮联系办法: zmz3388@126.com

主创建筑师: 章明 张姿 秦曙

设计团队:陶妮娜、陈波、罗锐、李雪峰、孙嘉龙、李晶晶、羊青园、余点(演习生)、张奕晨(演习生)、朱承哲(演习生)

项目详细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1500号

项目完成年份: 2019

建筑面积: 1.75万㎡

拍照师: 章鱼见筑

拍照师网站: http://www.zyarch.cn

其他参与者 :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