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刁悍的U艇也是薄弱的,失落去了大海的掩护,回到港口停泊的它们就像花瓶一样易碎,任何攻击都足以让它们遭受重创。因此保护它们免受打击的潜艇洞库就成了二战中最大的混凝土建筑之一,也是全体欧洲最难摧毁的目标之一。
挪威特隆赫姆多拉1洞库外的潜艇
这些保护严密的巨型堡垒是U艇官兵舒适的家,每当巡逻返回时都会受到英雄般的礼遇,就像《从海底出击》中展示的那样——将军站在码头上亲自欢迎,乐队奏起凯歌,家人和妇女们用鲜花欢迎他们。他们在这里休整喘息,维修潜艇、补给装弹,然后开始下一轮战斗。
一战时敌军就从空中扔小炸弹打击潜艇,于是人们最早建筑了木质掩体保护它们。到二战时重型轰炸机可以携带数吨重的巨型炸弹,因此潜艇的保护水平也必须大幅提高。
可二战刚开始时德军没有顾得上建筑洞库,潜艇就直接停泊在码头上,很随意马虎被敌军空中力量打击。
1940年盘踞挪威和法国后,德国在北海和大泰西方向一下子得到了大量优秀港口。U型潜艇再也不用从北海那个狭窄的出口绕道,可以直接从法国比斯开湾沿岸进出大泰西,效率大大提高,连邓尼茨也将潜艇指挥部迁到了巴黎。
洞库群的位置
全体西欧只剩下英国这头犟牛还在抵抗,双方在不列颠上空展开了激烈空战。希特勒没捞到啥便宜,柏林还被英军首次空袭,让德国人在震荡之余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潜艇。
1940年起德军开始在汉堡、黑尔戈兰岛等地建造潜艇洞库,随后又在法国、挪威等地建造了更多,到战役结束时共建造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洞库群,包括:
德国:汉堡(艾尔伯II、芬克II),黑尔戈兰岛(诺德希III),不来梅(瓦伦丁、豪聂斯),基尔(基连、科兰德)等。
法国:波尔多、布雷斯特、拉帕里斯、圣纳泽尔,以及洛里昂(克诺曼I/II/III、斯考夫、大教堂2)等。
挪威:卑尔根(布鲁诺),特隆赫姆(多拉I)等。
法国洛里昂克诺曼III洞库俯瞰
这些巨型洞库群长100-400多米,宽20-100多米,高十几米,全部用厚厚的混凝土墙和顶盖包裹起来。墙体均匀厚度2-4米,顶盖厚3-5米,有些顶盖还有三层构造,中间是勾引冲击波的横梁,加起来总厚度达到7-8米!
就算盟军当时最刁悍的炸弹也毫无办法。
多层顶盖和横梁
这些巨型建筑仅混凝土就花费了400多万立方米,再加上大量钢筋、沙子和各种材料远远超出了海军的培植能力,因此紧张工程都是臭名昭著的“托特组织”完成的。
波尔多的洞库
它是纳粹德国专门从事军事建筑工程的半军事性政府机构,卖力人是弗里茨·托特。它在欧洲建筑了许多高速公路、铁路、大泰西壁垒等具有高度计策意义的工程,同时以极不人性的办法奴役了上百万战俘和劳工,造成大量职员去世亡,欠下了累累血债。
洞库内部设计非常繁芜,里面有完善的船坞、码头、维修工厂、配件仓库、燃料和发电机储备、办公、住宿、医疗、培训和防空系统,表面不远处还有单独加强的鱼雷仓库。
船坞有干、湿两种,抽水系统可以在3个小时内将水排干,顶部有重型起重机,整体高度可以将潜望镜艇吊起来修理。
干船坞
门口是半米到一米多厚的装甲钢门,可以完备封闭洞库或只留下水下航道。洞库表面是保护潜艇进出的船闸,再往外是防潜网和障碍物。
几千人守在这铜墙铁壁里无忧无虑,仇敌从空中、水面、水下哪个方向也攻不进来。事实上,他们也正是抵抗到末了一刻的人,有些洞库乃至在德国屈膝降服佩服后又挣扎了几天。
盟军当然知道这些堡垒得厉害,以是想尽办法摧毁它。计策大轰炸期间这些U艇举动步伐成为紧张目标之一,但实在太难了。
盟军常常出动上百架轰炸机来毁坏施工,炸毁地面设备和材料,但洞库却受损极小。普通炸弹落在顶盖上就像挠痒痒,就算能炸毁大坝的 “高脚杯”、“大满贯”炸弹也只能穿透一层顶盖,对洞库内部毁坏依然不大。
1941年-1945年间布雷斯特洞库遭受了80多次轰炸,光100多架飞机以上的大规模空袭就有11次之多,而洞库却没啥大事。波尔多的洞库被6吨多的“高脚杯”炸弹直接命中26次,也仅仅对顶盖造成些破坏。
1943年1-2月,洛里昂港口90%的建筑在轰炸中被毁,洞库也没什么破坏。只是苦了施工现场的劳工和周边的平民们,在铺天盖地的轰炸中伤亡惨重。
邓尼茨后来谈到洛里昂和圣纳泽尔的彻底毁灭时说:“这些城镇被炸得什么都没有了,连一只狗都没有留下——除了U型潜艇洞库。”
法国沿岸的洞库群
1945年3月盟军出动近千架次重型轰炸机空袭汉堡,投下3000多吨弹药险些将港口炸平,却拿汉堡洞库依然毫无办法。面对这些无解的家伙,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末了也只能寻求遏制而不是毁坏它们。
1945年汉堡的艾尔伯II号
不过也不须要和它们去世磕了,炸不掉狼穴,就干掉狼群吧。1943年往后随着一系列新型声呐、反潜飞机和驱逐舰大量利用,盟军在大泰西上编织了一张反潜大网。邓尼茨的狼群们无处可藏,困扰它们的已经不是如何击沉商船,而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了。
法国拉帕里斯的洞库
陆地上也节节胜利,诺曼底上岸后错愕的德军陆续从盘踞地撤离。一艘艘潜艇从法国洞库离开,然而再也没有回到这里。残余德军在洛里昂空荡荡的洞库里一贯顽抗到5月10日,也便是德国屈膝降服佩服后两天才向盟军缴械。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法国布雷斯特洞库群
统统都结束了!
这些吞噬了无数资源和生命的巨型建筑已经完成了义务,等待被废弃和拆解的命运。可惜拆解也不随意马虎,一些洞库被当作弹药销毁场狂轰滥炸,一些被夷为平地,一些洞库根本拆除不了,只能矗立在那里一贯保留到本日。
瓦伦丁的弘大洞库群被重新启用,战后变成了联邦德国的弹药库。挪威的一些洞库群也被政府征用,质量非常好。法国的洞库群基本无缺保留了下来,大部分成为本日的民用举动步伐和旅游景点。
它们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座警示碑,提醒人们不要忘却那些猖獗和悲惨的年代,永久守护和平谢绝战役!